第347章

  看同一场的人都在讨论电影有多好看,一出影厅,外面的落地窗透出被灯光点亮的湛蓝的天,让人觉得明亮的吓人。
  到停车场上了车,他们没有立刻走。
  佟知隽摘了口罩,一边喋喋不休地聊情节一边竖起八字眉,将哭不哭的样子。
  段骁恩自己早已经哭过不知道多少遍了,现在情绪还算稳定,连连安慰佟知隽。
  “我真的好喜欢赵渔眠把木棉花放在曲和美的尸体旁那一幕啊真的太感动了,还有张秀芬从容赴死那个镜头,我感觉我永远忘不掉了。”只有在这种时刻佟知隽才会发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匮乏。
  那些见之难忘的、触之刺痛的、谈之落泪的,便可谓刻骨铭心。
  这会儿除了看了点映的视频博主和媒体之外,最早一批影迷应该也看完了,佟知隽平静下来之后,坐在副驾驶刷微博,看观后感。
  微博广场上基本上都在说“太好哭了”,暂时还没有很长的影评,想来是还在组织语言。
  快到家时,佟知隽终于刷到一条长微博。
  @思沁放映室:
  看完《不见硝烟》,我缓了好久才回过神。这种题材最怕降智或者无聊,但是完全没有,我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我被电影牵着情绪的感觉。
  很明显是这是一部情绪和人物大于剧情的电影,这不是批评啊,这其实是编剧风格成熟的体现。剧情其实不复杂,但是体现出的传承内核和高度团结的精神最让人动容。
  编剧太擅长用微不足道的台词戳到人了,演员传达得也好,我觉得这部电影商业但不完全商业,一查,果真其中一位编剧的作品大多是文艺片。挺好的,虽然往日写文艺片多,但是功底在的,市场上也需要一些非爽片,情绪价值也是很重要的,更何况不是只有层层反转才能叫震撼,直击人心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
  卧底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孤独会迷茫会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但是万幸,他们都做到了。
  意气风发者变得成熟,彷徨茫然者变得坚定,坚守本心者无畏死亡。
  张秀芬其实出场也就那么一段,高光时刻集中在那几分钟里,前面她看起来越像是一个普通的便衣军人,到后面她对龚怒涛的保护就越是让人感动——她和其他人并无不同,就像是如果换做其他人遇到龚怒涛也会选择保护,第一层的传承是暗线,是不那么引人注目的。
  但是到了龚怒涛之于赵渔眠,又不一样了。
  …………
  佟知隽看完长达几千字的内容,博主把所有主要角色都分析了一边,还附加了很多他没注意到的镜头语言,可以说是普通影迷中相对专业且客观的了。
  这会儿《不见硝烟》热度飞速增长,看到思沁放映室这条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竟然上了热搜。
  本来剧组宣发就会在首映这天买热搜,结果由于电影质量太好,自带自来水安利,竟然超额完成kpi,流量山呼海啸着涌过来。
  佟知隽眼看着段骁恩微博的粉丝飞速增长,从一百万跳到两百多万,甚至每次一刷新,数字都会继续上涨,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直观的回报。
  虽然这天是工作日,但是显然佟知隽没有什么工作的心思。
  本来剧组没有包零点首映的场,请大家一起看,为的就是大家能先好好睡觉,但是这时候哪里有人睡得着?
  所有相关的群里都在庆祝《不见硝烟》开门红,才上院线就口碑爆棚,凌晨热闹得像是过年。
  暑期档的几部电影,本来《不见硝烟》就被太多人关注,有人巴不得它扑,也有人觉得它要爆,好在它对得起人们的期待。
  在家补完觉,佟知隽请阅微员工分批包场看电影,经过这一整天,电影的热度已经攀上了一个高峰。
  由于一天就爆,热搜从头到尾挂了十几条相关话题,接下来几天的排片也非常可观。
  毕竟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好,所以即使热搜多,反感的人却不多。
  骤增的流量让段骁恩也忙了起来,接下来几天接了好几个采访。
  佟知隽午休的时候,看了段骁恩最新的采访视频。
  记者把关于赵渔眠的问题问了一遍之后,换了个角度:“那么正如大家分析的,张秀芬其实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所有便衣民兵,你是如何看待呢?”
  “正是如此,或者说,包括龚怒涛和赵渔眠,也只是同一个团体里的不同符号。如果一定要说传承的究竟是什么,那便是哪怕我不知你姓名,亦不知你身份,但我们在为同一件事而努力。”
  段骁恩这次的采访是没有背稿的,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他本人对剧本的理解。
  十几分钟的采访一经播出,评论区就已经有不少控评了,但是最终还是被认真看了采访的人夺回前排。
  只不过有一条评论画风清奇——
  @是舔包达人:他为什么不喜欢说“对”?很多明星采访不都喜欢说“对”吗?我以为这是当明星必须会的技能呢[doge]
  很多人回复,跟着一起哈哈大笑,实际上佟知隽清楚,单纯是因为段骁恩的语言逻辑在线。
  采访嘛,要的就是临场反应,如果一个明星又要顾及人设,又要思考问题,嘴上又需要快点回答时,很容易说得驴唇不对马嘴,所以就会把语言说得很碎,夹杂一些“对”,以掩盖短暂的反应迟钝,或者干脆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所以说“对”,给自己的回答增加一点信念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