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说罢,他一手扯住击鼓人,一手高举御笔帛书,当真直直入宫。
  宫门前闹了这么一出大戏,后头百姓也有,官员也有。见孝王入宫,这些本应该上朝的官员也赶忙跟着进去,到底心中是怎么想法,还得是在朝堂上见分晓。
  孝王知道,太子定然已经知道此事,想必应该是无措的。可到了勤政殿,一抬首,看见了坐在太子位上的那人,他仍旧是心中一凉,对太子产生了畏惧。除却当年的德王靠着母家,尚能和太子呛声两句,他们这些剩下的王爷……几乎是看着太子的盛名和威名长大,对这个兄长是一种骨子里溢出来的畏惧。
  此时见他,仍旧是云淡风轻,好像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中。
  孝王由怖生恨,看着朝臣们依次到了,这才对着沉默不语的太子发难:“殿下,此人在宫外鸣冤,说东府血脉存疑。我自知事关江山社稷,这才闯进宫门,还想问问殿下的意思。”
  太子静静的看着他,过了片刻竟然笑了:“说本宫血脉存疑啊……不如这位苦主,先倒倒苦水罢了。”
  孝王心中狐疑,却也让那人开始伸冤。此人果然准备充分,只说当初李家小姐进宫,虽然是中宫之位,却迟迟不得陛下疼爱,反而让纯贵妃先一步诞下德王。李家为巩固位子,更是为了日后所图,就让皇后出计留下皇帝。可即便如此,皇后仍旧未能怀孕,再想留下皇帝,就怕要暴露计谋。因此李家出了主意,找一奸夫扮作内侍入宫与皇后苟合,这才有了太子。而这私事,一瞒就是这么多年。
  而当初李家寻觅奸夫,就是借了此人母亲之手,他母亲后来被主家灭口,只为掩人耳目、封锁消息。他原先也以为母亲死亡是为意外,可就在前些日子,家中耕地,居然从地里翻出一个木盒,木盒中就是当年母亲留下的证据!
  孝王越听越得意,抢过证据一看,哈哈大笑:“果然是皇后笔迹!”
  此言一出,当即满朝哗然。朝臣们自有太子一党,也有中立一党,更有图谋之人。但无论是谁,都会因为天家血脉的问题而变得犹豫。若太子当真不是陛下的儿子,那未来……
  孝王想到了给他出主意的卞旭辉,自觉这一手的确厉害,血脉之事,现在皇帝病重,皇后身死,以前的老人几乎都不在了。光凭着一张嘴,如何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太子就在旁人心里成了不正统的代表。往后还能有几个人忠心于他?
  更何况,据卞旭辉所言,京郊东大营因为某个人的缘故,布防等等机密全部被掌握清楚。卞旭辉借用手段,已经打通其中关窍。自己手中帛书尚在,还怕号令不了东大营么?到时候一声令下围了上京,就是那章丰也得对着自己俯首称臣!
  他这么一想,又看了一眼旁出的良王和恭王,脸上闪过一丝不满来。
  只是这两位到底起了点作用,实在可恶,也不知道是不是包藏祸心?想起这两位日常的荒唐模样,孝王心中一叹,觉得自己小瞧了他这两个弟弟。
  转念再算一算时辰,东大营八成已经有所行动。孝王不禁笑了一声,仿佛已经把太子拉下马来,自己成为东府之主了。
  可就在这时,恭王忽然上前一步道:“太子殿下!孝王包藏祸心,此事皆由他主导,专程是为污蔑殿下而来!殿下,我这里有证据!”
  什么???!
  孝王听了这么一句话,顿时不可思议的看着恭王,发现他还当真取出一些书信来。
  眼见着事情发展越发诡异不可收拾,上首的太子竟然仍旧不变神色,只对恭王道:“呈上来。”
  恭王立刻拱手奉上,太子简简单单瞧了,扔下其中一封到了孝王脚下,说道:“你自己瞧瞧。”
  孝王脑中早已乱了,怎么和说好的不同呢?!这两个人不都在这里给自己效忠了么?只说拉下太子后,重用他们即可。怎么现如今恭王就把信件递给了太子?!他下意识的捡起那信件,才看了一眼,就差点喷出一口血来。
  上头根本就是卞旭辉与自己来往的信息,这东西他都藏起来,绝无可能给第二个人看到……除非,除非……
  恭王忽然冲他一笑:“除非,是卞大人亲自给的。皇兄也不必着急,这不过是拓本,本王这里还有原件。”
  原来,神思大乱之下,孝王居然把想着的话统统说了出来。
  卞旭辉,为什么?为什么?!他实在想不通,更是早就在乎不了周围朝臣的反应了。
  至于良王,他年纪最小,和恭王关系向来不错,恐怕最初就是站在恭王这一边的!
  孝王情绪有些崩溃,又哭又笑,对着恭王张牙舞爪就要冲过去。可他冲到一半,忽然生生顿住,继而狂笑起来:“什么证据不证据!有陛下御笔在此,本王才是正统!”
  说罢,他将那封帛书“呼”的拉展,要将其中文字全部念出来。
  猛地一道人影闪在他眼前,孝王下意识往后一退,却觉得一阵刻骨铭心的痛楚袭来,让他根本拿不住帛书。帛书才一落地,就被人踢起来抓在了手上。而孝王后知后觉从晃眼中回过神,这才发现自己双手居然被人砍断了!
  他脸色煞白,痛苦的尖叫出声。
  朝臣们被这一幕吓呆了,也琢磨不出到底是怎么才能让事态变幻到这个地步。而那个砍断孝王双手的人,正是太子身边的大太监,李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