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1627崛起南海> 526.第526章 武器换人口

526.第526章 武器换人口

  当然吐槽归吐槽,董烟云也很明白海汉提出的这个新建议有多大的份量。
  自从跟海汉人达成合作关系之后,许心素就极为看重从海汉引进的各种先进武器,并且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扩大购买数量和种类。只是这种努力一直都被海汉有意识地进行了压制,让许心素空有银子也难以得偿心愿。
  早两年双方刚刚开始合作的时候,许心素就有好几次差人装了现银运到胜利港去买军火,但每次都是被海汉以产能不足给回绝掉。多来上几次之后,以许心素的精明,自然就看出来其中的门道——海汉人并不是产能不足,而是有意识在进行控制。特别是弹药补给品和各种武器配件方面,海汉的管控极其严格,许心素麾下的炮兵部队的弹药储量,甚至长期都维持在一个在他看起十分危险的水平上,如果“十八芝”对其驻地发动不惜伤亡的攻击,那么这支部队顶多能维持两三天的守势就会宣告弹尽粮绝。
  当然“十八芝”并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可以用来进行不计成本的牺牲,发起攻击的部队只要伤亡率超过一定比例就会难以避免地发生溃败,而要让许心素的部队耗完弹药,那就真得拿数以千计的性命去填才行,郑芝龙可承受不起这样的伤亡率,因此被“十八芝”打到弹尽粮绝的这种可能性基本也只是理论上存在而已。
  但在许心素看来,没有充足的弹药,不,是没有掌握制造海汉武器和弹药的技术之前,都很难谈得上有多少安全感。尽管许心素也请了不少匠人,花了不少的时间秘密研究采购回来的原装正品,但并没有能完成逆向开发,工匠们摸索着做出来的试验品,也跟原版有着较大的差距。
  海汉出品的步枪,相同的型号就能做到口径一致,子弹和零部件完全通用,而许心素找工匠做的仿制品却难以达到这样的精巧程度。尽管在有效射程上的射击精度并不输给海汉步枪太多,但许心素也明白,这种需要工匠耗费多日才能打造出来的步枪,根本就没法大规模地量产,而且造价早就超出了从海汉人手里购买的价格。退一万步说,即便能实现量产,但不能让子弹和零部件通用,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威力也远远不及海汉步枪。
  火炮就更不用说了,传统火炮的铸造技术注定其成品率远不及海汉,而其成本相比采购价格,也就没什么优势可言了,而且在火炮精度和性能上,也与海汉火炮有着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在靶场上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但到了战场上,炮弹弹着点差了那么一两丈,结果就完全不同了。郑芝龙手底下的炮兵,在这两年的征战中大部分都死在了漳泉两州的海岸上,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火炮的对轰中处于下风,最后被海汉火炮一一点名。
  还有一个工匠们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就是海汉的独门火药。不管枪药还是炮药,海汉原装的火药威力就是要比工匠们仿造的更大,而这体现在作战当中,就是武器有效射程的增加。同等装药量,原装与山寨货的射程差距非常明显,火枪差了约莫五分之一,而火炮的射程则是达到了惊人的四分之一,这在战场上已经足以影响到一场战役的胜败了。
  而火炮上还有一个工匠们无法攻克的技术障碍,那就是拉发式点火管。这个利用简单化学原理制成的发火装置极大地方便了炮兵的操作,并且使得击发成功率也大大地上升。在一些较为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炮兵也无需再担心引火绳的受潮问题了。
  这玩意儿一开始的时候,是搭配炮弹一比五出售的,也就是说要买五发原装炮弹,才能得到一发拉火管,然而那实心铁弹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许心素自己的铁匠也能造,对他而言这买卖就是伸着脖子让海汉人宰,自然心里是不舒服的。又过了许久之后,海汉才开放了点火管的单独购买,但价格高不说,而且还限量供应——毫无疑问这又是海汉人有意为之的手段。
  如果说能找到跟海汉人技术水平差不多的另一家军火商,许心素大概早就不会继续受这个气了。然而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他们所能提供的武器在综合性能上都与海汉人的军火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其供货量还不如海汉这边。所以最后转来转去,许心素还是只能从海汉这里购入军火,并且其麾下部队也因此对海汉军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
  而除了枪炮之外,海汉的战船也是许心素极为感兴趣的购买目标之一。从他手下派往胜利港进修的军官几乎都见过海汉建造的新式战船,这种火炮布置类似于西式战船,但船型又更接近传统中式的船只,不但火力强大,而且在海上的机动性极好,远胜传统的福船广船。留学的军官大多都会有一两次乘坐这种新船出海执行巡逻任务的机会,在有过亲身体验之后,当他们回到福建便纷纷建议许心素设法购入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战船。
  然而海汉人再一次冷漠地拒绝了许心素的使者,哪怕摆在海汉人面前的银子已经堆成小山,许心素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获得购买这种战船的许可。而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舰队,也是许心素一直以来无法突破福建海峡,攻打“十八芝”在台湾岛上老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定马力科不是在开玩笑唬弄自己,董烟云试探着问道:“二八式步枪可否购买?”
  “可以。”马力科立刻点了点头应道。
  “那二八乙型火炮呢?”
  “也没问题。”
  董烟云连忙追问道:“购买数量可有限制?”
  “数量不限!但是……”马力科话锋一转道:“这些原本不在交易清单当中的武器,只能通过人口换购的方式来获得。”
  董烟云迟疑道:“那马主任的意思……这些武器是不能直接拿银子买的?”
  “你这么理解也没有错。”马力科点点头道:“我们出售这些武器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银子,也有可能是活生生的人。我相信不管是银子还是人口,对许大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董烟云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问道:“那贵方的战船……”
  “想买?”马力科意味深长地看了董烟云一眼。
  董烟云听马力科的口气似乎有松动的意思,立刻连连点头道:“只要贵方肯开价,什么都好商量!”
  “战船是非卖品……”马力科故意要逗一逗董烟云,看到他脸色阴沉下去,才又接着说道:“……不过可以用其他的物品来换,董老板,你懂的!”
  “懂懂懂!”董烟云要是这时候还听不懂马力科在说什么,那就真的是蠢货了。
  人口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董烟云作为合格的幕僚,多少也是知道的。不过他更清楚自己的老板许心素绝对会认为海汉的战船在现阶段比人口重要,只要能换回威力强大的海汉战船,些许人口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董烟云也没有立刻就盲目地感到高兴,要落实这件事情,除了海汉人的配合之外,还得有一名知情者,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许心素了。事关福建境内的人口动向,董烟云也不敢直接拍板,必须要设法再向许心素请示才行。
  “马主任这里可有细则,在下这便带着消息赶回福建去,请许大人定夺!”董烟云决定一下,便立刻要向马力科表示告辞了。
  “细则当然是有的。”马力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一份文件:“告诉许老板,等人到了,我们就马上组织交货。”
  “事不宜迟,那在下这便出发了。”董烟云显得相当的急切,在拿到马力科提供的文件之后,几乎是以小跑的速度离开了这间屋子。
  董烟云前脚走,何夕后脚就从内屋出来了:“比我想象中更顺利,我本以为这次没那么容易套路到了。”
  “毕竟许心素对我们的武器是刚需,我们不供给他,他还能上哪儿买去?”马力科得意洋洋地说道:“不管我们要人口还是给银子,董烟云都会赞同这桩交易,他很清楚他的老板有多在乎我们的武器装备。”
  “接下来就等消息吧!”何夕点点头道:“我看这事八成能行。”
  董烟云并不是说笑,他离开驻广办之后连城中的宅院都没回,便直奔珠江边的码头,搭乘了他所专用的一艘快船返回泉州。不过尽管是快船,要完成广州到泉州的这段航程,最快也还是得五六天的时间。因此马力科收到从福建传回来的回复,最短也得等到十天半个月之后了。至于说真正开始付诸实施,只怕要等到1631年的到来了。
  同样亟待解决的并不止人口需求这一个问题,在完成了对海南岛北部的实际占领之后,如何逐步实现对当地的统治,并且屏蔽掉来自大明的干扰,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海汉走得最正确的一步棋,就是在占领各处城池之后,直接连根拔掉了当地的官府机构。七品以上官员,只要不肯老实合作的,一律装船送往黑土港执行劳动改造。靠着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法,占领北部地区的民团陆续将七百多人送上了前往安南小煤窑的海船。
  在解除了当地的官府机构之后,海汉临时管理委员会就在各个地方应运而生了。每个县有县委会,州有州委会,府城有统管海南岛北部地区的琼北管委会,金字塔状的权力机构很快就重新搭建起来。
  当然海汉目前还仍然是打着代管的旗号,贴在各处城门上的安民告示上,也还是盖着大明官府的印章,只不过后面多加上了海汉某某地区临时管委会的落款。如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海汉人无权共享大明官府的权力,那么很快就能享受到免费移民海外的待遇了。
  在此期间也不是没有人试图用武力来对海汉人强行施加统治进行反抗,但目前海汉民团的主力都集中驻扎在琼北的新占领区,足足一个团的机动兵力,就算是把以前的卫所军集合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至于那些试图用长矛猎刀之类的冷兵器来对抗正规军队的地主武装,就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民团陆军的练手对象。
  “开炮!”随着一声令下,四门小炮在田野中依次鸣响,旋即在数十丈开外的一段墙头上激起一片沙土。
  正在澄迈县攻打某处地主庄园的是民团陆军一团一营四连,以及一营直属的炮兵连,团部直属的骑兵连。虽然用三个兵种来攻打这个小庄园实在有些小题大做,但指挥官并没有急着下令步兵立即进攻,而是让炮兵作为主要火力输出,步兵掩护炮兵,骑兵在外围作为机动力量,将这场小小的攻坚战当作是攻城战在进行演练。
  “你们看,我们假设对面的那一溜墙就是城墙,那么在射程所及,我们就必须用火力对墙头进行压制,不给守军露头反击的机会……”于铁柱对着跟在自己后面的一群新兵侃侃而谈。他在燎原计划之后凭借着累积的战功已经被提升为连长,并且接到了上级指派他带一批新兵的命令。
  以往新近加入民团的壮丁,基本都是安排在固定的驻训地进行军训,最快也得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正式服役,而且并不会立刻就安排到第一线的战场上。不过这批新兵的情况有一点特殊,他们不但是刚刚进入民团服役就被派到第一线,而且还安排了于铁柱这样的军官带着他们熟悉战地环境,并对作战状况进行实地讲解。
  能够有这样的特殊待遇,这群人的身份自然也是有些不同寻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