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6节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6节

  李善财不通文墨,打理不了整个书房,但口舌还算伶俐,又与县里大小书店有过往来,让他负责对外业务再合适不过。
  许胜去了,不消片刻,就带着李善财回到席上。李善财面带赧然,讪笑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胜替怀安做人情道:“东家一片惜才之心,嘱咐我千万要把你留下,你可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东家。”
  李善财从小在许家做工,从学徒做到掌柜,做事兢兢业业,没立过功,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还供着个半大孩子在读书,生怕丢了营生,让一家老小和西北风去。于是对着怀安千恩万谢,险些跪在地上磕一个。
  “哎哎哎,折寿折寿!”怀安忙将他扶起来:“这么多人看着呢,李掌柜快入席吧,你不坐,大家都不敢动筷子呢。”
  众人随之附和,席上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起先大家还有些拘束,直到工匠们吃多了酒开始放飞自我,敞开前襟,露出胸脯,踩在凳子上,划拳掷骰子开黄腔。许胜见势不妙,忙对怀安说:“小东家,回吧。”
  怀安也觉得该走了,少儿不宜呀。虽然以自己上辈子的年龄,该懂的大约都懂了,可总要顾及身边的赵盼才是。
  李善财也站起身来,交代大伙儿继续,陪着许胜一起,送怀安和赵盼出门。
  “这里就交给两位了,这几天辛苦一点,尽快招到刻板师傅,把雕版做出来,我们再来看。”怀安道。
  许胜连连点头。
  新官上任,许李二位掌柜连着一个月几乎住在书坊,盯着师傅和伙计们干活儿。终于赶在月底将《图说千字文》的雕版刻好,通知怀安来验收。
  怀安特意穿上自己唯一的一身长衫,问老爹:“爹,我看上去是不是老成了很多?”
  沈聿瞄一眼,忍笑道:“是。”
  怀安得意的背着小手,大摇大摆的去前院,喊着长兴出门了。他们要去县衙接上赵盼,一起去书坊。
  赵知县听说是印书,又亲眼见到了探花郎绘制的《图说千字文》,觉得参与其中对赵盼的学业有利,便放他出门了。他只是讲原则,又不是冥顽不讲道理。
  像后世的出版物需要三审三校一样,古代的校对只会更麻烦,坊间出版的小说常有错字漏字的情况,书坊推出的第一本图书,又是儿童读物,怀安必须亲自校对才放心。
  其实他对自己仍不太放心,好在有赵盼。赵盼继承了其父的严谨认真,检查校阅方面比自己靠谱的多。
  案台上的雕版摞得老高,两人刚比案台高一头,抬头仰望着雕版堆成的小山,默默吞了口唾沫。
  前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却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时至今日,坊间仍然以雕版印刷术为主,一页一页的排版、雕刻、印刷。
  赵盼不像怀安那样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更强一些,只是小小的发了一会儿呆,就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先等等!”
  怀安想起什么似的跑到桌案后,铺纸研墨,让赵盼提一个匾额。
  欲行其事,先正其名,新店开业,取名可是很重要的步骤。
  赵盼急忙忙的摆手道:“我一个小孩子,又不是书法名家,哪能替人提匾啊!”
  “要的就是小孩子的效果!”怀安连拉带拽将好友薅到书桌前:“要不是我这笔字实在有碍观瞻,就自己上了!”
  赵盼一脸无奈,赶鸭子上架的拿起了笔:“写什么?”
  怀安想了想,道:“蒲公英童书馆。”
  赵盼横握着那支快赶上他手腕粗的毛笔,按照怀安的要求,使出吃奶的力气,在宣纸上写下这六个字——蒲公英童书馆。
  稚拙的笔迹竟颇显几分童趣可爱。
  赵盼挂起毛笔,歪着脑袋审视自己的字,不解的问:“为什么是童书馆?”
  “因为我要打造一间专门印刷蒙书的书坊。”怀安道:“我们小孩儿自己的书坊。”
  赵盼面带振奋,觉得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十分荣幸。
  “可是,”他又问,“为什么是蒲公英呢?”
  怀安一脸认真的解释:“希望我们刻印的书像蒲公英一样,随着风飘呀飘呀,落在每一个孩子的书桌上。”
  赵盼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一脸憧憬和向往,他们在做一件多么美好且有意义的事啊。
  却见好友乌黑的眸子闪着异常的光:“这样,我们就可以赚很多很多的……小钱钱!”
  “啪!”是三观碎裂的声音。
  赵盼脑子里关于父亲的教诲——什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统统受到了巨大冲击。
  第20章
  工作量太大,两人商量好分工合作。
  怀安功底不够扎实,主要负责检查排版和图画,然后传给赵盼,逐行检查是否有别字漏字,忙了一天,只看了不到三成。
  回县衙的马车上,赵盼盘算着:“我可以跟我爹商量,每天申时散学,来书坊一个时辰,你可以吗?”
  怀安点头:“可以!”
  两人一拍即合,约定好每日申时正到书坊来,酉时回家。
  他们眼下在做的事,并不知道结果如何,因此怀安还未向赵盼提过分成的事,赵盼却不计报酬的付出时间精力,这份专属于小孩子的纯粹和热忱,让怀安特别感动。
  其实仔细想想,也未必只有小孩子有这份纯粹,赵知县也是这样的人,他是怀安两辈子见过的人里,最正义无私的,怀安不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爱民如子的好官生活的如此清贫拮据。
  人再好,也不是套在神龛里享受香火供奉的佛,他还有老母妻子,儿子还要读书娶妻,女儿还要攒嫁妆……
  怀安知道自己的想法特别庸俗,可是他原本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俗人,只会以俗人的方式帮助朋友。
  时间一天天过去,印刷工作按部就班的慢慢推动。
  赵盼做事认真,每看到有出错的地方,都会指出来并销毁掉,让刻板师傅重做。
  这是一份十分费神的工作,怀安还好些,他只看图画和排版,赵盼那边,没几日便出了状况。
  因为雕版上的文字是反过来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四到七岁的儿童正处于空间方位认知逐渐完善的过程,看的镜像字太多,极易出现混乱。于是赵盼在家练字的时候,出现了左右颠倒的情况。
  赵淳治学严厉,哪里能允许儿子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忍了一次两次没说话,第三次终于忍不下去,提着戒尺将赵盼的右手打成了水晶猪蹄。
  怀安当时就在一旁,吓得双下巴都出来了。
  赵盼既疼又委屈,眼泪吧嗒吧嗒的落,还不敢哭出声音。
  但听赵淳训斥道:“哭得早了!你到了科场上也这样写字,卷子都不必送到考官面前,在外帘就会被直接剔除,到那时你再来跟我哭,我担保不再打你。”
  怀安听着都替好友委屈。如果在后世,有人薅着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喊:你距离高考还有三千多天啦,怎么还犯这种粗心的错误?!
  全世界都会觉得这个家长不太正常。
  可是科举制度之下,像沈怀铭那样举重若轻的神童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读书人都是从小被逼着发奋苦读,因为科举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小桥,皓首穷经也无法取得功名的老童生比比皆是。
  也正因如此,范进中举之后,才会喜极而疯。
  其实范进的故事还有后续,中举之后,范进继续勤学苦读,一举考中进士,选为御史,留任京城,后因政绩卓著一路升迁,最终官拜四品。四品官什么概念呢?放在后世,已经是正厅级以上的级别了。
  所以在时下,科举是寒门学子唯一一条打破阶级壁垒的途径,也是读书人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最佳途径。
  正在神游,忽然听赵伯伯喊了他一声。
  怀安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你也不要干看着。”赵淳板着脸道:“引以为戒。”
  怀安点头如捣蒜:我很乖,别打我,而且……我还写不出这么复杂的字。
  做人嘛,菜一点也没什么不好。比如他现在还在练“大、小、人、天、火”这类简单的字,多是对称结构,怎么写也写不成反的。
  赵淳点点头,负着手出去了,只留下哭成泪人的赵盼给怀安去哄。
  “傻孩子呀!”怀安学着大人模样,叹了口气道:“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赵伯伯,是因为看雕版看多了的缘故。”
  赵盼摇头,甩出几颗泪花:“万一他不让我再去书坊,怎么办?我以后写字时小心一点就好了。”
  怀安:……
  赵盼是真心觉得创办这个童书馆特别有意义,其实就算他说出实情,赵淳不一定反对。知县有教化一方百姓的职责,赵淳又重视学风,民间刻印发行高质量的蒙书,恰恰证明了安江县地灵人杰,文运昌盛。
  可是赵盼还小,哪里懂得这些,唯恐父亲一怒之下将他关在家里读书,他就做不成这件事了。
  怀安安抚好了赵盼,天色将晚,拒绝了赵老太太和赵婶婶的热情留饭,便要回家了。走到院子里遇见从前衙回来的赵伯伯,恭恭敬敬的道了一声告辞,窜的比兔子还快。
  带起一阵风,将赵知县的袍角都掀了起来,他无奈摇头:“这孩子……”
  怀安离开后,赵盼觉得父亲当着好友的面打他,丢了面子,躲在屋里不肯出去。
  赵淳亲自到厢房去,“笃笃”敲了两下门,沉声道:“吃饭。”
  赵盼一边赌着气,一边又片刻不敢耽搁,开门去堂屋吃饭。
  ……
  怀安终于领教了雕版印刷的效率——真是慢的令人发指!两位掌柜轮番催着刻板师傅修改雕版,紧赶慢赶,终于在月底见到了样书。
  怀安拿到样书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套活字印刷工具,纯铜的,印的又快又好!”
  沈聿十分惊讶:“你还知道活字印刷呢?”
  怀安忙托词道:“工匠们聊天时我听了一耳朵。”
  沈聿对妻子道:“看来由着他折腾,还有意外的长进。”
  许听澜正在看样书,说是书,其实是一本卡纸做成的小册子,只有巴掌那么大,用木质活扣装订,封面“图说千字文”五个字是赵盼的笔迹,稚拙可爱的正楷。
  与普通书本不同之处不止于大小,还有可以拆开的活钉。拆开后就是一沓卡纸,可以分别背诵。
  “还真不错呢!”许听澜夸赞道。
  “是吧是吧!”怀安来了精神,铺开一张宣纸,像个小狗腿子一样给老爹递笔:“您帮我写一条腰封,就盖您的私章。”
  沈聿显然不明白“腰封”是什么东西。
  看着儿子热诚的目光,又不忍拒绝,疑惑地问:“可是作一篇序?”
  怀安摇头:“不是,是一条细长的纸,包在书中间的位置,买回去可以当做书签。”
  后世的图书出版,几乎是“无书不腰”,请名人写推荐词,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变相广告。虽然遭到不少读者口诛笔伐,却依然“长盛不衰”,足以说明它的有效性。
  “推荐词我都想好了,您就写:关注幼儿启蒙教育,别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沈聿:……
  幸而他理解能力强,很快明白了怀安的意思,并高度概括,做出如下总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怀安显然不甚满意,不过求人办事嘛,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于是千恩万谢的拿着字去了前院,命长兴送去书坊,并按娘亲的提议,先印五千本,定价三钱,往各大书店铺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