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366章 天龙八步

第366章 天龙八步

  第三六六章天龙八步
  “对,就是青霉素,盘尼西林。”
  望着一惊一乍的林啸,俞济凡淡淡一笑,揶揄道。
  “提前……三百年?”
  林啸伸出三个手指比划着,将信将疑道,“真的能搞出来?”
  “不信?跟我走,我给你看实锤,”
  俞济凡撇撇嘴,“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不会不知道吧,后世的有些技术,需要很强的工业能力,这个时代的确做不到,但有些技术,却只需捅破一层窗户纸……”
  “对,对,对,”
  没等俞济凡说完,林啸开心得直搓手,连说三个对,然后大手一挥,嚷道,“走,看看去。”
  俞济凡说的自然有道理,林啸也懂。
  比如黑火药,来自后世的周工,只是简简单单的按后世通行的最佳配方改进了一下,就将爆炸威力提高了五成以上,根本与工业硬实力无关。
  再比如,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生胶有什么用,南美的一些孩子,常常将一团生胶当球踢着玩。
  可林啸他们知道,只需简单处理一下,这些橡胶就可以做成各种密封圈,甚至可以做成战士急需的胶鞋、大车用的胶皮轮胎等等,这也基本不用什么高难技术,纯粹是眼界和见识问题……
  当然,诸如蒸汽机、内燃机之类的工业之花,就得拼硬实力了,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
  林啸对青霉素如此兴奋,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他眼里,这可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商机,是俞济凡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馅饼。
  要知道,即便抛开提前几百年问世这个梗,在原有的历史上,青霉素可是曾经比黄金还要珍贵得多的东西……
  青霉素,作为第一种抗生素,它的发现,的确是人类医药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因为,在此之前,在极为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而且副作用又小的药物。
  当时,即便像肺结核之类的病症,都属于不治之症,如果有人不幸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更令人叹息的是,在一战中,大批伤员因简单的伤口感染而被截肢或丧失生命。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大批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然而,老天往往喜欢和人类开个玩笑,在这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无心过失而幸运的发现了青霉素。
  某一天,弗莱明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一种病菌——葡萄球菌。
  但是,由于培养皿的盖子没有盖好,从窗口飘了进来一颗青霉孢子,恰好落到了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
  结果,弗莱明惊讶地发现,青霉孢子周围的葡萄球菌,神奇的消失了。
  佛莱明当即断定,青霉会产生某种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因此,他决心进一步研究,这才发明了神奇的抗菌药物——“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青霉素的培养倒是不难,但分离与提纯的难度却很大,所以,此后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
  又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人类才终于掌握了提纯青霉素的方法,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并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此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大大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好不夸张的说,正是青霉素的发现,才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后来,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许多病症。
  但是,由于天然青霉素的产量很低,所以,这种英文名叫“盘尼西林”的药物,曾经非常非常昂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达官贵族才能用得到、用得起。
  当然,时间到了林啸他们穿越过来的二十一世纪,半合成青霉素取代了天然青霉素,早就成为一种广谱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且生产成本极其低廉。
  ……
  来到俞济凡的房间,林啸发现,这间小型实验室,简直就是杂物间,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坛坛罐罐。
  俞济凡没有说大话,他不但给林啸看了装在一个小瓶子里的成品,还饶有兴致地现场讲解了培养和分离青霉素的大致步骤。
  “提取青霉素的工序,其实很简单,只需八步。”
  俞济凡将林啸领到一个大桌子前,说道,“看好了,天龙八步,正式开始……”
  “噗……”
  林啸差点一口喷,天龙八部?和八步有毛的关系?
  “首先,这是一个馒头,已经发霉了,”
  俞济凡可不管林啸什么反应,他从一个装满馒头的小箩筐中拿起一个已经发霉变青的,又指着旁边一个碗说道,“这是米汁混合番薯煮成的汤汁,是细菌的培养液……”
  “第二步,将青霉刮下来,移植过去,”
  俞济凡边操作边讲解,便于林啸看懂,“这一步后就是等待培养,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第三步,将培养液过滤,”
  俞济凡拿起桌上一个小瓦罐,用一张油纸封住瓦罐的顶部,在油纸上剪了个小孔,随后拿起一个漏斗,在漏斗里放了一团医用棉花,拿起另一个装有事先培养过的培养液的小碗,慢慢倒进了漏斗,嘴里不停解释道,“这是满了七天的……再倒入菜籽油,搅拌……”
  “下一步,把油脂舀掉,”
  俞济凡拿起一个小勺子,慢慢将瓦罐中的液体舀出,“不要上面的油,只要水。”
  “等一下,这是?”
  这一步林啸没看懂,本着虚心好学的精神,他紧急叫停,问了个白痴问题,“既然不要油,那刚才……倒进去干嘛?”
  “这是,要将培养液中的不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都去除呀。”
  “哦哦,懂了,继续……”
  林啸脸色微红,摆摆手道。
  “看好了,第五步,加入木炭粉,搅匀,直到变成糊状……是不是很简单?”
  俞济凡一边搅拌,一边笑着揶揄道。
  “嗯嗯,还行,能看懂。”
  林啸脸皮一厚,自嘲道。
  “第六步最重要,也是成本最高的,”
  俞济凡说着,将那团黑色浆糊倒进一块崭新的白色棉布,又将棉布覆在一个大碗上,随后从旁边桌上摆成一溜的玻璃瓶中拿起一个,从中倒出一点点水,慢慢冲洗着棉布中的浆糊,“棉布要煮过……这是蒸馏水……”
  说完,又拿起一个,冲洗,“这是加了醋的水……”
  又拿起一个,冲洗,“这是海草汁水……”
  “等等,”
  林啸皱着眉又叫停了,“蒸馏水怎么弄?”
  “还能怎么弄?土法上马,锅盖上滴下来的,”
  俞济凡苦笑道,“我让老曹给做了几口大铁锅,专门用来烧水,锅盖是倾斜的,当然也是铁的……这样就能得到大量蒸馏水了,是不是很简单?”
  “嗯嗯,”
  至此,林啸一点都不脸红了,反而腹诽道,“这算什么高成本?”
  (提问:自近代始,湖南大地涌现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救国志士,故而有“湖南人材半国中”的说法,你能否说出其中两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