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都市>光隐> 第九章——清醒之后(上)

第九章——清醒之后(上)

  摸不着方向的黑暗里,一根白色的羽毛飘然而落,下坠着,轻柔地翻捲。
  飘啊,飘啊,它无声的旅行彷彿没有尽头,整个空间是如此恣意,却也虚浮得採不着地。
  不晓得过了多久,它终于停了下来,轻轻地点在了黑暗里,一波波似涟漪的微光随之递散,像落于湖心地,它沉落,它隐没,却也引起波澜。
  世界,渐渐亮了起来——
  微微的风淡淡地拂过,拨动着房门轻晃,电风扇规律地运转着,窗外是依稀的往来车声。
  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声响,拼凑出习以为常的场景——每天自睡梦中醒来的日常。
  是啊,每天都会经歷的,宛若呼吸地不假思索,却又好像久违地回到这里,从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疲惫地归来。
  勉强坐起身,我揉了揉僵痛的肩膀,三月的信与照片同在触手可得的床上,拿起照片,我看着画面中的自己,被填补的记忆与这段一无所知的生活交错矛盾,心情是跟不上的,眼泪却默默地先掉了下来。
  那并不遥远,那个如同噩梦的一切,并不遥远。
  甚至是个血淋淋的事实。
  我抹去颊上的泪,有很多事情必须做,我必须……把路给走完。
  压下去监狱找尹若阳的衝动,我洗了把脸,打开电脑把《光隐》给读了遍。
  故事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记录着他见证的一切,故事里的他将自己放得很低,在里头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稍一闪神,读起来跟一般的全知视角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在字里行间之中,对于主角与情节的描述,带着一种几不可见的揣测,即使剧情确实地走着,也带着一种微妙的不确定性,一如旁观者的身分,他记录了,却也像个实况主,知头不知尾,他存在的时间,跟读者感觉是一致的。
  而我终于知道以前的我为何读不下去——它令人不自在,就像三月能透过小说窥视我的生活,就像他把我写进了故事——当时下意识的排斥与感受儼然成了事实,三月他……是我们当中的某个人,他把我跟尹若阳,以及所有相关的人隐喻进了他笔下的世界——
  他就是里面小说中几乎感受不到存在的那个旁观者,而他希望这个故事——也就是现实中的我们,能往前走下去。
  温和的文风,一丝不苟地折起并密封的信,如此关切着,企盼着我们能走出不一样的未来,与我们,与相机切身相关的人……我好像知道他是谁了。
  读完《光隐》已是下午,简单收拾一番,我离开住处,没有去找三月,而是先去了电影院。《云烟》最后确实熬过了风波,并于云雁过世两年后的现在,在他生日的六月二十日上映。
  剧情一直是照着剧本演的,唯有最后一幕,《云烟》并没有交代确切的台词,给演员即兴发挥,我看着画面中的云雁一如剧本里的指示望着深渊,张开双臂缓缓转向了镜头,阳光眩目,他瞇起了眼。
  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望着,微笑。
  那个笑容,我想我会记上一辈子,其中究竟有多少思绪,又有多少苦楚,他是如此感性的人,连带着观者也为之感染,此幕一出,电影院的大家都哭了,我们都知道,这个画面是多么真实,一个笑容,胜过万千遗言。
  而后他便如所有人都知道的结局,向后躺了下去,伴着工作人员非常真实的惊呼,画面的最后停在了自他身上流淌而出的血,一个被摄影师吓得弄到倾倒的镜头角度,四周是如此慌乱吵杂,云雁就这么躺着,他是不可能再说话了,可我知道他终于自由了,一如他完成的《云烟》所述,再无烦忧侵扰。
  是的,再无烦忧。
  醒来后的每一步都像在完成一个无法蹉跎的使命,虽然想起了一切不免沉重而心闷,思绪却异常清晰。没有时间感伤与驻足,离开电影院我久违地搭上了前往近郊的公车,熟悉却又不熟悉,两年多的时间,这条路线大致没什么修改,但添了不少新的站名,把路线又绕大了些。
  下了车,又搭上了同样久违的地区公车,除了车旧了些,班次也变少了,再怎么热门的景点也无法永远保有着人潮,更何况这种用钱打造而出的社区。
  或许是才刚想起一切的缘故,有种才隔一天就变了世界的错觉,到了站我走到了曾经频繁进出的路口,望尘的看牌已经撤掉了,我往隐于树林的小径走去。
  六月底的蝉鸣一如当年譟响,走过曲折的微坡路段,走上长着青苔的石阶,再次踏足平地,我望着那久违的建筑,怀念,也百感交集。
  回来了,虽然物是人非。
  推开门,记忆中的铃声轻轻地响起,这地方没有变,可总觉得茶香淡了些。
  正对着门的吧台坐着熟悉却也陌生的身影,男人戴着没见过的眼镜,手里不再拿着书,桌前是台笔记型电脑,听见声响他抬起头,微微一愣,却不显得惊讶地勾起了浅笑,比起记忆中的模样,他似乎消瘦了不少。
  唯一不变的,好像就是开门的这声铃响了。
  闔上门,我倚上一旁的鞋柜,回之一抹笑:「我该说初次见面,三月?还是好久不见了,季清?」
  似乎被这样的开头逗乐了,他笑容渐深,闔上了电脑。
  「我更偏向于后者呢,霂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