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小知县> 小知县 第357节

小知县 第357节

  不少人户已经在打听,怎么才能买到这些良种。
  刚有点成果的麦种都如此。
  有大进展的稻种肯定会给他们更多惊喜。
  现在操心良种没什么必要,只剩下时间来证明良种可行性。
  说白了,等着就行。
  带闺女不用说,日常任务,他表现出要夫妻两个带闺女的时候,林婉芸都有些吃惊。
  不过谁不喜欢自己闺女呢。
  林婉芸也是从小父母都不在身边,自是愿意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童年。
  也就是头一天去翰林院上班,否则纪炀也会带着闺女去办公的。
  翰林院这地方。
  跟其他官署到底不同。
  各朝各代的翰林院其实职能都不大一样。
  像在承平国,更像是秘书机构,就连官署也离皇上的勤政殿最近。
  从见习进士,到翰林大夫,到翰林学士,再到大学士。
  其中还有很多细分。
  学士跟大学士,基本属于皇帝智囊团了。
  学士应设有十人,大学士有三人。
  不用全都填满,完全看皇上心情。
  再往下没有限额,但怎么也不会超过一百五。
  先皇在的时候,一共是一位大学士,五位学士。
  徐九祥的情况也差不多,如今还是林大学士坐镇,下面文学士,金学士,刘学士,王学士,纪学士。
  原本两位学士年老请求退休而居,就是致仕了。
  补上金学士跟纪炀。
  如果按年龄看下来,从林大学士开始,六十六岁,四十九,四十七,五十六,六十,二十七。
  怎么说呢。
  这些人当中,原来最年轻的是金学士,他的年纪是四十七,足足比纪炀大了二十岁。
  说能当他爹的年纪,一点也不为过。
  其他人努力凑凑,有些人当祖父的年纪都行。
  便是一些翰林大夫,都比纪炀年纪要大。
  开始下完朝他跟着去翰林院时,众人只有欢迎的份。
  你要是能做到跟纪炀一样。
  那翰林院肯定也有你一席之地。
  十一个单独的院子里,肯定有你的。
  什么?
  二十七,刚刚科考完。
  那还是说什么!
  好好当见习进士吧,说不定能去纪炀那给他打杂呢。
  不过今年的见习进士剩得不多了,纪炀只把自己带来的小吏安排好。
  从灌江府带来的岳文塞,鲁战自然还在跟着。
  他们两个也想不到,他们能一路从灌江府当小吏,一直当到翰林院。
  如果说外面见到进士,肯定要喊一句进士老爷。
  但在翰林院?
  看见那个屁颠屁颠浇花的吗?
  人家二甲进士,在这根本不算稀奇!
  他们这边刚收拾好,其他人自然前来拜会。
  除了林大学士之外,另外四个学士都来了。
  文学士心里感慨,金学士自然也是。
  另外两个更不用说。
  如此年轻的学士,实在太罕见了。
  纪炀笑着拱手:“该是我去拜会的。”
  “客气什么以后都在翰林院任职,彼此肯定要照顾。”王学士笑着道。
  王学士跟刘学士两人比较特殊,他们两个在翰林院也是智囊团,但属于书画类型。
  虽然没有实权,地位却尊崇,是两位书画大家。
  先皇在的时候,闲下来便喊他们两个一起钻研画画,很得圣心。
  徐九祥的书画启蒙老师也是他们两个,现在打趣的时候还喊句夫子,两人自然更受尊敬。
  他们两个也知道朝中局势变化莫测。
  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书画不好?还是美酒不好?
  甚多闲事!
  对于纪炀这个年轻人,他们其实很是喜欢,两人最爱的灌江羊,就是出自纪炀的手,能不喜欢吗。
  文学士跟金学士也笑,不过他俩显然要疏离些。
  还是那句话,朝中官员关系可以好,但不能太好。
  这两位有实权的,实在不能跟纪炀同样有实权的关系太近。
  五人说笑,一起去拜会林大学士,平时没这个流程,今日纪炀刚来,还是去看看。
  林大学士年纪上来,畏冷得厉害,怀里还抱着手炉,见纪炀过来,下意识笑笑:“知你要来,没想到这样快。”
  其他人发觉这句话的深意。
  既有说纪炀来见他的事,也有说到翰林院任职的事。
  这位林大学士如今年老,身体随着先皇去世,也多疲倦,但他如今的位置没人能撼动。
  在场的人更是知道,若有天林大学士不在,朝中必然多起纷争。
  大学士这个位置,想要的人可不少。
  至少文学士,金学士,甚至纪炀,都有竞争的可能。
  可以说,林大学士在一天,翰林院便安稳一天。
  纵然是文学士,也希望林大学士保重好身体,毕竟现在对他来说,局势可不利。
  林大学士稍稍见见,便让他们办公去了。
  如今不是重要的事,林大学士多会休息,林婉芸把脉也说要多保养身体,不能劳累。
  见过一圈人之后,纪炀算是在自己院中坐定,皇上还特意把这个院子匾额换成五斗院。
  这算不算第五个五斗院了?
  扶江县的,太新县的,灌江府的,汴京府衙的。
  如今到了翰林院。
  这里每个院都是单独的办公场所,有时候会到中间正堂讨论,没事要紧事时,都在自己院子里公务。
  像刘学士,王学士,则是在那边画画。
  跟着他们的翰林大夫或者见习进士,也多是习字画画,既清闲又体面,还不用办公。
  对他们无欲无求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文学士,金学士带着的人,肯定都是有抱负的。
  党派也泾渭分明。
  到纪炀这。
  人家都是二三十人带着。
  他这只有自己,小厮平安,两个小吏,再有拨过来几个杂役。
  翰林大夫跟见习进士是一个也没有。
  昌盛四十二年的进士基本已经有了去处。
  今年泰安二年,还是等等新一批的进士们考中吧。
  到时候肯定会让纪炀先选。
  科考这事文学士跟金学士负责,纪炀只等挑人便好。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纪炀干脆道:“去工部看看?”
  他年前还在给皇上画饼,说火炮多好多好,肯定要去再了解下进度。
  六部基本都在一起,但工部的院子最偏,也最大,甚至在城郊后山还有一块地方。
  纪炀到的时候,正好碰到当初在古博城修城墙的工部侍郎谈远新,水泥的成功就有他的功劳。
  但水泥的建造成本又不低,他们现在还在研究怎么降低成本,让更多地方都用上。
  不过汴京城几条主干道的修缮,已经有水泥的功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