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9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9节

  他连忙躬身行礼:“吕师兄。”
  吕大临上下打量了明远半天,才说:“明师弟请随我来。”
  明远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管跟随吕大临进入文庙的一件偏殿,在那里见到了张载。
  张载是一名五十岁上下的老者,颏下微须,穿一件关西常见的土布袍子,肤色偏黑,其貌不扬,气色看起来也不太健康。但他一对温润的眼眸中蕴藏着冲淡平和的儒者气象,明远一见到便为之心折,连忙行礼,拜见老师。
  张载却指着桌上一只木匣问明远:“这是你送来的?”
  明远点点头。
  张载轻轻咳嗽了两声,道:“你可知匣子里是什么?”
  明远连忙回答:“是学生的束脩。”
  按照古礼,学生拜师,束脩是两条咸肉。如今张载的学说主张恢复三代礼制,在束脩这种事上,也只要求学生交两条咸肉。
  然而明远直接交了200贯——那只木匣里他放了二十两银,按照城里的物价,可以买成百上千条咸肉。
  毕竟他好不容易有个能够花点钱的机会,又怎会放过?
  按照系统1127介绍的规则,明远虽然拥有一亿贯的身家,但是只能用于自身消费和投资,不能随便对外借款,也不能捐赠或施舍,否则都会妨碍他完成任务,令他不能顺利回归本时空。
  所以他没法儿一口气捐一大笔钱给张载办学,干脆把这些钱当成是学费给交了。
  “远之,”吕大临站在张载身后,他陪明远进来的时候已经问过了明远的表字,以此称呼这个比自己小了快二十岁的师弟,“束脩可不是这么交的。”
  虽说张载办学很需要钱,但他是端方君子,无功不受禄,绝对不肯接受这样一笔巨款,才会把明远叫来,要婉拒明家的好意。
  吕大临开口的时候,明远心中已在飞快思考,一个个理由从脑海中转过,迅速敲定了应对的方法。
  “先生,且听学生一言。”
  吕大临话音刚落,明远便向前迈了一小步,拱手向张载一揖。
  “师命不可违,然而在学生这里,亦是父命不可违。”
  张载与吕大临闻言都是一怔。
  “学生幼时家贫,便是一对束脩也无力承担。但蒙先生不弃,让学生拜于先生门下,学圣人之学,窥天地之大道。数年之间,学生唯觉获益匪浅。”
  明远先将老师的学术吹捧了一番,再将他家“工具爹”抬出来。
  “学生之父在外经商,近年来小有所得,但每每念及幼时,欲读书而无人指点,近日常感遗憾。家父又念及如今多少子弟,如他幼时一般,不如学生这般幸运,有机会拜于先生门下……”
  “此次家父命学生奉上这些束脩,一来弥补学生当年的积欠,二来也盼有更多贫家出身,但一心向学的子弟,能够拜于先生门下,得聆教诲,共研大道。”
  他家“工具爹”就是在这种时候派用场的。
  “务请先生收下,否则学生无法向远在他乡的大人交代。”
  明远说完,一揖到底,令张载根本无法拒绝。
  吕大临却依旧连连摇头:“但这不合礼制……”
  谁知这时,张载伸手抚了抚颏下的胡须,微笑着开口。
  “如此……书院每年可以再多收三十至五十名贫家子弟进学,甚至照顾他们的食宿。”
  明远心中一热:“正是,家父正是此意,万望先生允许。”
  最终张载神色柔和地点了点头,望着明远,眼中似有嘉许。
  然而吕大临却严肃地补充一句:“虽是如此,远之,你可不能认为先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待。”
  看起来张载与吕大临,在教学事务上更像是校长和教务主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明远连忙应下,再次行礼,这才从张载跟前退了出去。
  回到师兄弟们中间的时候,明远心满意足地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又花了200贯出去。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刚才听张载所说,许是有五十个贫家子弟能跟随名士读书了,明远顿时觉得心里暖意融融——这样花钱的感觉真好啊!
  下一刻他的感觉就不好了。
  解决了明远的束脩问题之后,吕大临出来,将张载门下的弟子们迎至另一座偏殿中,每人发了一份卷子。
  “各位都知道先生主张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是预先衡量一下各位所学深浅。师弟们无需紧张,只按自己所知书写便是。”
  众人对此都早有准备,纷纷将笔墨之物从书箱里取出来,偏殿内一时都是磨墨的声音。
  明远也照做了,然后开始端详卷子。
  “这是……完形填空?”
  他眼前的卷子是事先誊抄好的,大部分都是给出上句填下句,也偶尔有一两句反其道行之,是给了下句要求填上句的。看这些辞句,应当都是出自《论语》、《大学》一类儒家经典。
  明远伸出手指,轻轻叩了叩面前那枚角落上标注着“1127”的砚台。
  “亲爱的宿主,您决定使用道具了吗?”
  系统的声音突地在明远耳边响起。
  “有什么推荐?”
  “1127向您推荐使用‘引经据典’卡。该道具的使用时间为十二个时辰。使用该道具卡的同时,您还将获赠一张‘别出机杼’卡,帮助您用新鲜的观点从同学中脱颖而出。”
  明远考虑了一秒种,刚想点头说好,却突然改口问:“这‘引经据典’卡要消耗多少‘蝴蝶值’?”
  “亲爱的宿主,试验方提供的道具绝对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张‘引经据典’卡,将耗费您100蝴蝶值。千万别忘了,您还将免费获赠‘别出机杼’卡哟!”
  明远差点儿从他坐着的椅子上跳起来:“1127,你这是捆绑销售……这是趁火打劫啊!”
  上一张道具卡的标价只是50,现在买一送一了却要收他100,他不想“别处机杼”,只想老老实实地“引经据典”,难道就不行吗?
  正当明远心情激动的时候,他身边的一名年轻子弟突然抬起头,看了明远一眼,似乎明远的小声嘀咕与自言自语影响到了他。
  这名少年看起来只有十岁不到的模样,身量也不高,是个小豆丁,需要站起身方能提笔答卷。此刻这个小孩能坐在文庙中提笔答卷,根本是一个异数。
  明远只能闭嘴,冲“小豆丁”将头点点,再重新低下头去,假装无事发生。
  他心中在飞快衡量,究竟需不需要使用道具。
  在张载回长安之前,明远已经把原主以前的书本和功课都拿出来翻了一遍,对于《大学》、《中庸》等经典也记了个大概齐,但肯定不及这个时空里苦读攻书的学子们基本功扎实。
  再者,明远猜想,这“完形填空”只是考试中最简单的一级,之后应当还有其它考验。
  “这个……亲爱的宿主,您……”
  明远点点头,低声答应:“使用。”
  他在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的项目上并不大方,但是该用的时候还是会果断决定。
  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明远内心认为他这“横渠门下”的身份其实相当重要。通过这个身份,他或许能够打开通往汴京等地的大门;同时它也是让他拓展人脉,进一步花大钱、花好钱的关键。
  因此明远确实没有办法在学习“经典”这件事上花太多工夫,但他下决心要给张载和同窗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好嘞!‘引经据典’加‘别出机杼’。亲爱的宿主,祝您使用愉快。”
  明远笔下顿时迅速流动,涌出文字,不用想,那些必然是标准答案。
  一时间偏殿里的横渠学子们都做完了“完形填空”,纷纷交卷。明远也跟着交了,一瞥眼看见坐在自己身边的小孩也将填满了答案的试卷教上去。
  这小孩竟然都做得出来?
  明远和其他同门一样惊讶。
  他们做完第一张试卷之后,在原地稍坐了一会儿,第二张试卷就又发了下来。
  明远一看,新卷子已经不再是“完形填空”,而是文言文翻译……不,释义题,即对经典中的文字加以解释,出题范围也广了不少,除了《四书》以外,还有《春秋》、《尚书》甚至是《周易》中的文字,并要求用注疏中的释义回答。
  这时已有十来人被吕大临从偏殿中叫了出去。他们离开时都脸色惭愧,应该是知道上一张卷子答得不妙。
  明远至此确定,这大约是张载的“分班小测验”,将学生分基础班,中级班,加强班之类。
  他有“引经据典”卡加持,对这些经典文言文来者不拒,没多久就刷刷刷地答完题交卷。
  同门师兄弟都交了卷,又等了一会儿,又是吕大临出来,点了二十几人的名字,明远的名字不在其中。
  这二十几人连忙站起,向吕大临师兄行礼。吕大临的脸色已经颇为好看,点头勉励了他们几句。因此明远猜想他们会去“中级班”。
  此刻偏殿中还剩十多人。而明远惊讶见到,那个坐在自己身边的“小豆丁”也是一样,没被点到名字,依旧留在“加强班”的候选人中。
  这时吕大临发下了第三张卷子。
  明远拿到一看,这回终于是给出论题,要求写小议论文了。
  他只沉思了片刻,就飞快地提笔写了下去。
  *
  吕大临陪伴张载阅卷。
  张载面对每一张试卷时都面色和煦,唇角微微上扬,仿佛正望着他心爱的弟子们。
  然而吕大临却皱紧眉头,如临大敌,似乎要把每一个错误都从试卷里挑出来。
  “这是师中的卷子,”吕大临将一张卷子递给张载,“九岁的孩子,答卷答成这样,已是很可以了。”
  张载看了卷子上吕大临的批改,笑着点了点头,随手又将自己手边的一张卷子递给吕大临。
  吕大临接了来看,越看越是惊讶,脸色变了数变,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开口评价。
  “先生,想不到您门下竟有这样解读经典的学生?”
  “可他这究竟是开创呢,还是曲解?”
  张载依旧冲淡平和地笑着,但笑容里有种莫名的开怀。
  吕大临将卷子题名处翻出来看了看答卷人的名字,伸手一拍桌案:“怎么又是这个明远之?”
  第20章 十万贯
  张校长和吕教导主任在校办公室内主持阅卷工作的时候,明远和偏殿中所剩不多的几名同窗迎来了午餐时间。
  这个时空目前正流行一日三餐,令明远很感欣慰——据胡四说,哪怕只是几十年前,京兆府一带人们还是一日只吃两餐的。
  张载的学校里学生们都食宿自理,午餐也是自备。
  有些人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胡饼,就着从文庙水井里打来的清泉,匆匆果腹了事。
  但也有像明远一样,从家中带来了精致的饭食。
  明远取出他的食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