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04节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04节

  袁梅被逗得咯咯乐,在他们头上揉了揉问:“爸爸为什么不给你们吃肉?”
  “爸爸没力气,我们长胖了他就该抱不动了!”坑爹小能手延安又上线了。
  “……”宋恂赶紧挽救自己的名声,“我最近单位比较忙,没时间去副食商店买肉。他俩只吃了三天的素菜就不乐意了。”
  延安掰着手指头拆台:“四天啦!”
  孙君华乐呵呵地招呼:“那快来洗手吃饭吧,你们袁爷爷也爱吃肉,我今天做了腐乳肉和香酥里脊,还做了红烧带鱼。他回来得晚,咱们先开饭!”
  宋恂给两个孩子洗了手,就让他们自己去饭桌前坐好。
  “做了这么多好菜,您单位里不忙了?”
  孙君华是锅炉厂的工程师,宋恂之前去家属院找老袁,十次里有八次,孙君华都在厂里加班。
  “我上个月正式退下来了。”孙君华往两个孩子的碗里夹香酥里脊,“你也看到了,老袁每天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几乎天天九十点钟才能下班。我的年纪早就到线了,这次彻底退了正好能回来照顾一下他的身体。这老头子太固执,秘书都不敢管他。”
  袁梅给两个孩子倒了小半杯的果汁,接话说:“你早该退下来了,你这把年纪了,又是女同志,哪还能像年轻人似的拼事业,赶紧给年轻人腾地方。”
  当着宋恂的面,孙君华毫不讳言道:“当初你跟你哥都在外面,光指着你爸在图书馆的那点工资,哪够补贴你们的?我要是不上班拿什么养你们?”
  袁梅沉默一瞬,又若无其事道:“那正好,我回城了,我爸复职了,你也可以歇一歇了。因为我爸这件事,我现在都快被厂长烦死了,非要把我从车间调到工会办公室去。”
  “你不想去?”
  “嗯,在这时候把我从工人编制转成干部编制,对我爸影响不好。不过,我们厂长还挺坚持的。”
  宋恂给吉安擦擦嘴上的油,笑道:“即便你本人想转,恐怕一时半刻也转不得了,今天袁书记刚在纸箱厂拿你举了例子。”
  他将袁书记跟工人们说自己闺女也是工人的话,与袁梅学了一遍。
  袁梅说:“那我还真得坚守在车间里,否则地委书记刚说了自己闺女是一线工人,没过几天这工人就变成了工会干部,那可真是信口开河了。”
  见两个小朋友吃得香,孙君华一直给他们夹菜。
  香酥里脊在烹饪过程中需要过油,在这年头的平常百姓家算是一道奢侈的大菜。
  所以,小哥俩还是头一回吃到香酥里脊,妈妈和姥姥从来没做过这道菜,太费油了。
  延安吃着肉,小嘴还跟抹了蜜似的拍孙奶奶的马屁。
  “奶奶,你做菜真好吃!这个肉我要吃两碗!”
  孙君华在他头上摸了摸,发现旁边的哥哥不太爱说话,便主动问:“吉安吃得惯奶奶做的菜吗?”
  吉安狠狠点头:“好吃。”
  说完觉得不足以表达他对这顿晚饭的喜爱,又补充一句:“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
  孙君华笑眯了眼,对宋恂说道:“我早就让老袁把家里的住址告诉你,不能因为复了职就断了联系。结果,你们袁书记说什么,都在一个城市工作,以后肯定有机会碰面,碰了面就知道咱家住哪了。”
  她闺女当初能从北大荒返城,还是小宋帮的忙,不但找了当地的朋友去生产队接人,回到海浦以后,又帮忙联系了正阳食品酿造厂的工作,让袁梅当上了工人。
  虽然凭借老头子的那点香火情他们也能办这些事,但是老袁那个人一辈子没因为私事求过人,又是在那种境况下,让他为了闺女的事舍下老脸跟人开口,连孙君华都觉得别扭。
  小宋当时那样不计回报地帮助他们家,孙君华心里是很感激的。
  谁也没长前后眼,连他们家都没想到老袁已经这把年纪了,居然还有复职的一日呢!
  宋恂稍一琢磨她的话就明白了,自己被调到外贸局的事老袁是知道的,而且这次调任还很有可能是由他一手促成的。
  “要不是被新工作和两个孩子绊住了脚,我早就去正阳厂找袁梅打听情况了!”宋恂笑道,“今天在纸箱厂看见袁书记,我人都懵了。”
  完全懵掉倒也不至于,他跟老袁交往了这么多年,虽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底细,但是人家的水平摆在那里,又有那本工作笔记作为佐证,肯定不是平头老百姓就是了。
  他猜到了老袁不是一般人,只是没想到对方会是地委书记这样级别的领导。
  *
  吉安和延安对于今天蹭到的饭非常满意。
  他们一口菜也没吃,全冲着肉使劲了。
  爸爸帮孙奶奶去刷碗了,他们俩瘫在沙发上,被撑得想打瞌睡的时候,有个爷爷回来了。
  “爷爷好。”小哥俩站到地上跟对方问好。
  见到双胞胎的长相,袁正清就猜出他们是谁家的孩子了,但还是放轻声音问:“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延安作为官方发言人,代表哥哥发言:“我们是宋恂家的,来爷爷家蹭饭。”
  袁正清:“……”
  “我们干活了!不是白吃白喝!”吉安赶紧补充。
  “哦,那你们干什么活了?”袁正清坐到他们身边笑着问。
  吉安转着脑袋在屋里快速寻找一圈,发现目标后,指着柜子上的两瓶老白干说:“那是我们带来的!”
  袁正清故意板起脸说:“光带酒可不行,还得陪我喝点!”
  “我弟弟不会喝酒。”吉安一脸纠结,“我只能喝一咪咪。”
  “那你就陪我喝一咪咪吧。”袁正清将他们带到餐桌前坐好,作势就要倒酒。
  宋恂帮孙阿姨洗了碗,便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回家了。没想到刚从厨房出来,就看到袁书记在举着酒杯跟他两个儿子碰杯。
  “你俩今天已经喝过饮料了,怎么又喝?”看到茶缸里冒着气泡的水,宋恂在俩儿子的头上一边拍了一下。
  “是爷爷,爷爷让我们陪他喝的!”延安举手。
  “行了,小娃娃都爱喝这个汽水,你就别管了。”袁正清用下巴点了点自己旁边的座位,“你坐下,跟我说说那个人造皮革箱的情况。”
  宋恂将省外贸局发过来的资料内容,详细地讲了讲,又说了目前国际市场上这种人造皮革箱的走俏形势。
  “不过,市场这个东西还挺不好掌握的。我最近还接触了另外一家工厂,就是在纸箱厂对面的市第三线厂,他们几乎每年都在追赶国际市场的潮流,但是市场变得太快了,前两年还受人热捧的产品,今年就没人要了,连收购计划都没有。很多产品能在咱们国内流行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到了国际市场上可能不出一年就无人问津了。”
  “纸箱厂和第三线厂的情况其实有相似的地方,他们现在最紧要的是赶紧赚钱,给工人们发工资,但是搞外贸的话,回款是很慢的,解决不了他们当前的问题。还是得先以内贸为主,兼顾外贸。”
  袁正清点点头,转而说:“你现在都当副局长了,怎么还在做这么具体的事务?既然当了领导,就不能只是埋头做事了,还得抬头看看路。一些琐碎的事情可以交给下面的同志去做,你要掌握好大的方向。”
  宋恂跟他讲了局里正在动员所有同志积极寻找新的外贸增长点,人手不足的情况。
  “再说,纸箱厂的业务放在全地区,也不是什么大事吧,您还不是亲自去厂里做调研!”
  袁正清叹口气,摇头道:“其时维艰,其事也难啊。”
  宋恂闻言一怔,赶紧问:“是出什么事了嘛?”
  双胞胎乖乖地捧着茶缸喝汽水,竖着耳朵听爸爸跟袁爷爷说话,这会儿齐齐将视线转向袁爷爷,好奇地望着他。
  给他们一人夹了一块香酥里脊,袁正清说:“纸箱厂的问题不是个例,全地区像纸箱厂这样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益差到濒临倒闭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有很多。我上个礼拜刚去省里开会,会议内容马上就会公布,我先跟你说说也没什么。全省范围内,将会清退一批国有企业的临时工,为企业减负。我在省城开会的时候,还犯愁不知要亲手砸了多少人的饭碗,没想到刚回到地区,就听说了纸箱厂被清退的临时工来地委请愿的事。”
  “您想把纸箱厂当作一个为国有企业转型的试点?”
  袁正清轻点了点头说:“清退临时工为企业减负,说起来简单。但现在的政策又不像十几年前,那会儿老百姓要是没有工作,还可以挑个扁担去集市上卖点小玩意。无论买卖大小,最起码能够糊口。我们要是真的把临时工全部清退了,届时没有工资收入,又没有其他可以养家的手段,你让这些人怎么生活?将这么一大批无业人员撒手放出去,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那您的工作量可不小,给企业转型,可不容易。”
  “给企业转型不容易,但是可以先从容易的转产开始。只要企业效益上去了,临时工自然就能有一碗饭吃。虽然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最起码在我的任上先稳定住局面吧。”
  老袁深觉如今的工作比过去难做,他其实非常想将主要精力放在国有企业的转型上,但是当下的形势又不允许他操之过急。
  地委已经按照上级要求逐步开展清查工作了,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情况被报上来,他有时候不耐烦听这些,恨不得不当这个书记了。
  他这个年纪顶多再干两三年就要退休了,要是不能干些实事,让他整天在这些不知所谓的事务里打转,还不如回家抱孙子呢。
  老袁很愿意听宋恂讲的外贸局的工作,喝了两口酒后,又很感兴趣地询问他打算如何解决线厂的问题。
  “我去他们厂的生产车间看过了,也跟市纺织局的同志确认过,利用他们现有的这批设备,可以加工出口用帆布。不过,咱们地区今年的外贸任务中并没有帆布这一项,所以我想让他们厂跟省城轻化工进出口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出口帆布。”
  “但这个外贸收购额就不能算在咱们地区了吧?”
  宋恂笑了笑说:“要算到省城那边去了。”
  “好啊!”袁正清一拍桌子说,“这个想法不错,眼光不要总是拘泥于地区这一亩三分地,领导干部就是要看得更远更广!这个外贸收购额虽然不算在咱们地区,但是从全局来看,有利于第三线厂的生产,能够稳住他们厂岌岌可危的局面。这笔买卖做得好!”
  宋恂谦虚道:“这笔买卖还没做呢,就是有个意向,还得看线厂和省城轻化工进出口公司双方有没有合作意向。”
  “他们的合作你好好跟进,要是真的做成了,对咱们全地区的企业都有一个示范作用。”见小哥俩吃完了,袁正清又给他们夹了香酥里脊,“地区的盘子只有这么大,不要总守在家里,城市间,地区间的合作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
  小哥俩在袁爷爷家吃得肚皮滚圆,打着饱嗝跟袁爷爷一家挥手告别。
  “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我打个电话让后勤派车送你们吧。”孙君华作势就要去打电话。
  宋恂赶紧拦住:“我们就住在先锋路上,距离地委家属院还不到两公里,他俩今天吃多了,我们步行回去消消食。”
  目送父子三人离开,孙君华还在奇怪,外贸局的家属院怎么弄到先锋路上去了。
  “小宋刚在先锋路上买的私产房。”老袁背着手说。
  “先锋路上的洋房啊?”孙君华蹙眉道,“那一带的房子可不好定性,他现在买不会出事吧?”
  “正常买卖能出什么事?”老袁转身回屋,端起桌上的水杯说,“问题的根源向来在人身上,与房子有什么关系?”
  孙君华跟在他身后进屋问:“你觉得小宋家的两个儿子怎么样?”
  “哈哈,挺好玩的。我跟小宋谈事情,他俩就坐在旁边听热闹,也不知道能听懂个啥。”
  “这么大的孩子能坐得住的可不多,”孙君华凑过去小声问,“你说咱们跟小宋结个娃娃亲怎么样?”
  “……”老袁放下茶杯无语道,“你好歹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念头?”
  “也不算荒唐吧?你看吉安和延安多机灵,还很有礼貌。才这么一丁点大,就已经会说英语了!”孙君华羡慕地说,“延安在吃饭的时候,还给我表演唱字母歌呢!小宋说,他俩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就每天晚上都听广播里的英语讲座了。”
  “你有工夫想结娃娃亲的事,还不如赶紧让儿子把小轶和苗苗送到咱们身边来。你现在退休了,也可以好好培养一下这两个孩子。”老袁拿过书桌上的文件,戴上老花镜说,“小轶已经六岁了,正是入学的年纪。让他回海浦读书,教学条件肯定是比兵团要好的。苗苗的年纪跟小宋家那两个差不多,你与其给她结个娃娃亲,不如好好培养一下你孙女!”
  “我是觉得这两个孩子真是不错,小宋本身就挺好,他爱人不是播音员嘛,父母条件都摆在这里,两家又知根知底的,咱们结个亲家不是挺好嘛!”
  老袁翻着文件“哼”了一声,问:“既然你觉得是知根知底的,那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
  被他这么一问,孙君华还真有点卡壳。
  以前只听说他岳家是下面生产队的一个队长,还真没听说小宋父母是干什么的。
  “小宋的父亲是省军区的宋成钧。”
  孙君华:“……”
  “你要是喜欢他家的两个小子,可以让他们经常来家里玩。”老袁叮嘱道,“但是结娃娃亲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哎,可惜了,我还挺喜欢他们呢。”
  “那就得等我退了休再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