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正德大帝> 第297章 烧掉

第297章 烧掉

  看着自己手里已贱如废纸的股票,坐在石栏杆上的钱融此刻的心境比寒冰还凉,一想到自己用尽家财,好不容易来两广靠出海贩卖药材赚取了一笔钱财,却不曾料到全赔进了股市里。
  本因为突然身价高涨到百万银元而如今却一下子一贫如洗的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族人,因而,他选择跳江自杀。
  扑通!
  钱融做好了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准备。
  “又一个寻死的,把他捞起来!”
  站在民用软帆船上的杨凤却刚巧看见了这钱融,忙命人把钱融捞了起来。
  钱融醒来后只见自己已经身处于一间装饰豪华的船舱里,一名看上去很是阔绰的中年人,正把一只肥肥的手伸向玻璃缸里的小金鱼,摸了好一会儿后,才问了一句:“亏了多少钱?”
  钱融知道这人是在问自己,便下意识地回了一句:“一百二十多万,商行已经倒闭,一百多口人没有了收入,还欠二十多万银行债务。”
  说完,钱融就再次忍不住抽泣起来,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打拼三十年,借着帝国开放海禁且大放低息贷款于民间的东风,让他在正德年间硬是从一个药铺小二跃升为辽东富商,养活上百家庭,还捐资了家乡三所社学,资助贫困生十余名,连带着昔日的县尊都对他礼让三分;
  但如今一切皆化无虚无,本着达者兼济天下的他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靠自己而活的上百个家庭,也十分后悔自己不该不听老人的劝告把药行所有利润都拿去炒股投资。
  “就算亏这么多,也用不着寻死觅活,范某倒是可以帮你还了你银行的债务,你那商行的人我也可以替你收下,但是,你得把你自己卖给我!”范永和说道。
  “卖给您?可我是大明户籍的人,是汉人,本朝宪法大纲规定不准买卖本国公民为奴!本国公民也不可自卖为奴!”钱融平素也会关系一下政治,对于宪法大纲的内容也比较清楚。
  “这你就不用管,反正你卖了自己,朝廷要治罪也只是治买家的罪,你卖家最多只是罚款而已”,范永和说着又道:“反正你自己已是贱命一条,总不能想让自己的债务牵连子孙吧。”
  钱融还是有些犹豫。
  范永和见此继续笑道:“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就只能把你剁成肉,做成罐头,卖给倭人!”
  钱融一听也有些害怕起来,特别是在看见范永和那阴狠的笑容后,只好点了点头:“好,我卖我自己!”
  “给他张契约!让他签字!给他打上烙印,三日后带出海,和其他汉人一起卖给前来接货的大佛郎机人(西班牙)!粤人素来头脑灵活,善经商,又耳濡目染我大明新商贸最多,他们肯定愿意花高价买走!另外,继续借着招工的名义买人,这些人卖到西洋去能赚很多钱。”
  范永和说着就拿出望远镜看着风帆林立的广州城,当他看见那面“夏”字旗时,更是不由得冷冷一笑,问道:“吩咐给留在广州府的人,让他们好好配合一下夏部堂,别让人家觉得我们这些晋商真的不知道体恤民困!”
  “老爷放心,已经吩咐下去了!”杨凤回道。
  “施粥了!施粥了!山西商行范大掌柜新运三千石新粮,无钱买粮者,可以来领粥了!”
  “招工了!招工了!永和商行招南洋矿工,月银三元!”
  此时的广州城,夏言一上岸,便看见了仅有的几家商行还在招工施粥,一时不由得站住了脚:“派个人去问问这里的锦衣卫,这些商行是什么来路?”
  ……
  京师。
  皇家西苑。
  “陛下少年即位,除奸佞于朝野,兴大业,免徭役,减民赋,更有北扫鞑虏之武功,其雄才大略远追尧、舜、汤、文、武诸古时之明君!”
  内阁首辅康海拿着一本由民间上百名致仕官员和儒林贤达联名上奏的奏疏,念了起来。
  而这时候,在一旁听着的内阁次辅张璁不由得暗暗一笑,心想这些民间官绅倒也知道在开篇奉承陛下一番,但当他看见皇帝朱厚照紧皱的眉头时,便也猜到明显陛下对于这种马屁并不感冒。
  “臣等幸赖有此明君降世,虽已经致仕养病于山野,但亦不敢无忧君之心,虽不该过问朝政,但天下之兴亡亦不敢无视而任其糜烂之,自正德以来,朝廷兴工商、开海禁,官商狼狈为奸,而民众趋利忘义,更视耕作稼穑为耻,豪门大户竞相比奢,寒门贫民互相攀比,粮价飞涨,盗窃之事常发,法严于士绅而不苛于庶民,庶民无忌惮而富商更是倚富干政!”
  康海念到这里时,朱厚照还颇为动容,他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现在大明存在的不良现象,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追击奢华,好逸恶劳,礼仪崩坏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特别是粮价飞涨,破坏农耕文明,但朱厚照也在尽力遏制这种现象,各大市舶司都严禁粮食出口,为增加农业收入,保护耕地,不停地减税,至于官商勾结,也一再加强律法建设,但现在这些退休官员依旧是对自己的朝政一顿猛喷,朱厚照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怀着是什么目的,只好忍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自蒸汽纺纱机与织机出现以来,民生更为艰难,民众所产之土布因粗糙短窄而无法销售,妇女怠惰无事生产,男丁被迫弃孝道而进城谋生,终日劳累于砖瓦水泥工程之事,有田之家大肆种棉栽桑,以至于自去岁以来南直隶、江西、四川、山东等地饥荒不断,南直隶更有父子相食,殍殣载道!”
  朱厚照沉默了下来,这些官绅联名上奏的内容念到这里时,可谓是把自己实施新政以来的负面现象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内阁次辅张璁也不由得低下了头,他也得承认这些的确是存在的事实,自开海以来,江南人人种棉栽桑,豪强之家更是逼佃农改稻为桑,再加上去岁一场大旱和一些地方官吏赈灾不及,以至于出现饥荒之惨状,有婺妇刘氏食四岁小儿,百户姚臣、王堂以子卖母,军馀曹洪以弟杀兄,王明以子杀父,无复人道。地震雾塞,臭气闻千里,造反者四起……等等。
  但内阁早已让户部左侍郎发漕粮三万石,番薯二十万石赈之,当也不至于毁坏大明根基,不过现在,这些官绅提出来时,也着实让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内容的确算是对新政最猛烈的打击!
  张璁发现皇帝陛下朱厚照已有些愧色,也知道官绅联名说的这些话也让这位锐意革新的帝王开始对自己苦心经营的新政产生了怀疑。
  朱厚照的确也承认这些官绅喷得够狠,也的确是切中时弊,他现在都快要纠结自己是不是应该下个罪己诏,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就真的是第二个王莽,如此搞下去只会乱了天下。
  但这时候,朱厚照只听康海继续念道:“臣等皆知陛下有革新除弊之新,得先帝遗志,欲恩惠天下黎庶,然新政之弊非陛下之过,乃是一干佞幸利用陛下之年少心切,而蛊惑陛下弃农重商所致,内有张璁,外有王守仁、夏言等辈,任人唯亲,唯利是图,对外无道义,欺藩邻而擅杀官绅,行霸道而不宣仁义,更以离经叛道之思想误导世人!
  如张璁者,执掌吏部期间,选官不重德,以致贪污横行!
  如夏言者,擅杀官绅与藩邻贵族,几欲称王于海上,而两广民财散尽、股市崩坏实则因其无能所致;
  如王守仁者,统兵数十万而禁商闭关,却任由各关开市如常,以至于鞑虏扮商队而行,险些破开平而下宣府!其罪不可不惩之!陛下久在深宫,难免被小人所欺……”
  朱厚照听到这里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心想既然是议论自己为政之得失,怎么变成弹劾起人了,这些官绅目的不纯,说到底,庶民的死活,他们才不会真的在乎,只不过是拿出来作为一个借口攻讦自己不满的人而已。
  一直保持沉默的孟春看见朱厚照脸上开始不耐烦的神色,也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心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孙燧等人为民上疏就为民上疏,为什么要弹劾其人来,焉不知新政能有今日,皆是陛下之主导,如真的是针砭时弊,陛下或可改之,甚至也会认为张璁、夏言等难以重用,但如今这么一提,等于说明张璁、夏言等反而是在为民做主,反而遭至豪强攻讦!”
  孟春知道自己这时候不能站出来了,任由康海把奏疏念完。
  朱厚照这时候也听完了奏疏内容,只让康海把奏疏递给了自己,旋即走到烛台前,把这本上百名致仕官员联名上奏的奏本放到了烛火边点燃,火焰渐渐地吞噬着奏本,把上百名致仕官员写的奏疏渐渐的化成灰烬。
  “这件事,朕就当他没发生过,朕不希望列位臣工借着新政之弊自相攻伐!夏言、王守仁、张璁等是群臣廷推,朕选的,无论他们是奸是忠,自有后人评说,朕亦是一样,但想借着庶民之尸体兴朝堂党争之事,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朱厚照把燃烧着的奏本丢进了盆中。
  而吏部尚书孟春不由得瞪大了双眼,他知道民间的官绅们明显把把错了陛下的龙脉,但他也没想到陛下会直接把奏本烧掉。
  康海也没想到,只问道:“陛下说的是,可这,这奏本,毕竟是上百名。”
  朱厚照打断了他话:“既然是致仕的官员,那就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不烧掉干嘛,难道他真的能代表我大明的宪法?”
  康海听此颔首称是。
  张璁心里松了一口气,暗中佩服皇帝陛下朱厚照能分得清利害,知道这里面不是议论时政那么简单,而烧掉奏本,无疑是给朝中一些怀有异心的重臣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明白,陛下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孟春内心虽然失望,但也没有承认自己敢轻视陛下,而眼下,他也只能感叹,指望那些一边借着新政的一些漏洞大发横财的官绅帮助自己维护儒家正统,与指望盗窃者不盗美玉没什么区别。
  ……
  两广的事,朱厚照没有调夏言回来,也没有贬斥夏言,他比谁都清楚,股价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对金融不太了解之故,毕竟自己在后世只是个理工科大学生,可不是巴菲特那样的股神,只对股票证券这些现代事物一知半解,幸赖有徐经这些这个时代的商业奇才和王文素这样的数学家帮助才能构建起大明证券金融产业。
  而如今,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钻了自己制定的一些规则的漏洞,朱厚照也觉得这是在所难免的现象,夏言一介文官,不可能提前注意到这些弊端,但也不可能有更适合的人去代替夏言去处理两广的股灾。
  不过,朱厚照还是派了徐经去,让徐经带着五千万银元的巨额资产去救市以稳住大明金融市场,同时,也让徐经去给夏言提供一些助力,毕竟在商业与炒钱方面,作为大明的银行之父,徐经比夏言经验丰富得多,也更了解那些背地里吃人不吐骨头的财阀。
  朱厚照是皇帝,不能亲自去两广,即便他亲自去,也需要徐经等人的帮助,何况,他还有北方的战事需要处理。
  朵颜卫花当因为自己拒绝增加贡额而不惜勾结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动兵十万来攻,这无疑是对自己的挑衅,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能不对这些鞑子予以严厉的惩戒!
  已是五十高龄的徐经不会想到的是,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只活了三十来岁,但这一世因为得到皇帝重用,而意气风发的他即便是已是知命之年也依旧健步如飞,满头青丝,只肚子越来越大,与十月怀胎之妇女无异。
  “直夫!此去两广,你打算如何襄助夏部堂处理两广之事?”好友唐伯虎这时候赶到码头问着徐经。
  “自然是让那些黑心商户血本无归!你别忘了,陛下可是给我了调动锦衣卫便宜之权,我现在还挂着锦衣卫都指挥同知的职衔,到时候我徐经若斗不过他们,不用御史参劾,直接自刎于珠江!”
  徐经说着就拱手道:“告辞!”
  “且慢,只是让他们血本无归,你没有打算把他们绳之以法?”唐伯虎问道。
  “那是夏部堂的权限,不过,我会劝夏部堂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只是钻了新政的漏洞,但并没有触犯我大明的律法,你我都是跟随陛下多年的人,自然应该明白,律法之尊严不可亵渎!”
  徐经说着又道:“而且,这次两广出现这样的事,根本原因也不在他们而在于我们,是我们这些为陛下谋划者,没有意识到这些漏洞,在制定规则上有所欠缺,才让他们钻了空子,如今,愚兄所想的便是,尽量弥补这些漏洞,重新制定规则,而且最好让这些奸商也参与,他们要想将来不被人钻空子,也必须要让规则更完善!”
  “什么,你竟然要改规则,还要那些奸商参与,你可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逼得我大明百姓自杀,甚至被卖为奴!他们合该被严惩,再说规则是陛下确认的,岂能随便更改!”唐伯虎说道。
  “陛下也是人,难免有疏忽之处!”徐经回道。
  “不,陛下是神,陛下是天子,是得了宿慧的,不然不会懂得如此之多,即便是诗词皆在你我之上,你怎能质疑陛下!”唐伯虎有些恼怒起来。
  “伯虎,陛下自己说的他不是神,我也不想和你争辩,我相信陛下会支持我的!”
  徐经继续说道。
  “陛下就算是人,那也非是寻常之人!”唐伯虎大声喊了一句,他现在无法接受的不是徐经要更改股市规则的事,而是徐经竟然在对陛下的评价上和自己起了冲突。
  当然,他自己现在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效命快二十年的皇帝陛下到底如何评价,到底是神还是他自己所说的是人,神和人有什么区别。
  ……
  朱厚照不像唐伯虎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艺青年,每天纠结于一些无甚意义的事,现在的他已经开始启驾北上,昨夜他和杨一清、桂萼等熟悉边务的朝臣聊了一夜,让他深深地意识到他必须借着此次花当大举来攻的机会,把整个北方的事务系统地处理一下。
  眼下南方商品经济发展得速度越来越快,出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开始渐渐的影响北方,北方也开始出现大量旱田被农民拿来种植棉花,而且加上气候的转冷,帝国对北方的控制能力将会很受影响,甚至会出现帝国为稳定南方经济而不得不放弃经略北方开辟北方疆土的战略。
  为此,朱厚照必须为大明南北共进找到新的出路。
  而战争或许是一个契机。
  “陛下,近卫军丰城侯李旻所部已出蓟州,总兵官赵镇所部已出玉林,总兵官鲁纲所部已进抵大宁,另总制王守仁也调动大同、蓟辽、太原等边军增援兴和,基本上整个宣府周围组成两路,一路是总制王守仁现在调动的各地边军,这里以前军命之,虽然花当来势凶猛,但前军击退花当问题不大;
  但现在我们所担心的,花当一旦被击退后会趁机劫掠各边镇,使我各边军疲于应付,因而,眼下调动的近卫军可为后军,以大宁、昌阳、广宁这条弧线向朵颜卫老巢进军,先灭朵颜卫,再北扫科尔沁;
  而对于土默特部,臣认为可令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以及女直都督佥事速黑忒等向东围剿土默特部!
  既然他们称臣于我大明,就得为我大明出力,这样也好让他们自相残杀,我大明也可以借刀杀人,而如果他们不愿意奉命进剿,那将来我大明也有消灭他们的借口!”
  杨一清推着独轮车来到朱厚照面前,指着沙盘说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照你说的办,立即给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速黑忒部下诏,让他们立即挥兵进剿土默特部!”
  朱厚照说着就不由得看向了窗外一条直通向宣府的水泥路,不由得问着杨一清:“杨卿,你可曾怨过朕,怨朕为律法而毁你双腿。”
  杨一清听后不由得一愣:“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陛下不因私情而废法,乃明君之所为,臣不曾有怨,受贿乃臣之罪,本应受之,陛下不因臣残废之躯私德有亏更有犯罪之事而依旧用臣于军机,臣感恩尚且不尽何敢有怨。”
  “你能如此想自然是好的,你说,这水泥路要是把辽东、蓟州、宣府乃至开平、应昌、和林这些地方都给连起来,筑以高墙,拉铁网,移民筑城,再将这些鞑子各部分而治之,是否能消弭北方鞑子之威胁!”朱厚照问道。
  “陛下此策实为良策,但耗时甚长,臣认为陛下眼下当给予这些鞑子以重击,而且最好用屠刀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雄主,不然这些鞑子依旧不会服从我大明统治,鞑子素来以强者为尊,陛下如果先屠而后治之,且各部打乱从编,可为天下共主!”
  杨一清根据自己在边镇多年的经验建议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你说的是,此次的开平之围也让朕意识到这一点,虽说鞑子遍布整个北方,难以消灭,但有时候要让其服从我大明,是得用强硬之手段!”
  朱厚照正说着的时候,锦衣卫郭荣跑了来:“陛下,来自总制王守仁的奏报,多罗特部首领指挥同知加保有意背叛朵颜卫,归附大明,且求见陛下!”
  朱厚照听后忙拿过奏疏看了看,旋即给了杨一清,不由得笑道:“看来自小王子被朕剐了后,这蒙古各部还真的比以前还散,这花当一个成吉思汗部将的后代,想要做蒙古之主,甚为艰难啊!”
  杨一清看后,不由得问道:“陛下要见这加保?”
  朱厚照点了点头:“不但要见,朕还要在他那里改土归流,建一座行宫,拟旨,改多罗特部所辖地区为应昌府,加保升授堪州伯,赐封大明澳洲之堪州县(今澳大利亚堪培拉)!”
  “这明着是升人家的官,但与流放人家有什么区别,陛下真够狠的!”杨一清听朱厚照如此下旨后,心里不由得腹诽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