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回到三国当皇帝>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讨董檄文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讨董檄文

  而他孔伷,却是董卓任命的豫州刺史,而他还屁颠屁颠的就跑来赴任,还跟卢植的学生李琛闹得很僵,士人们听说之后,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觉得李琛如此对待孔伷有些过分,但是现在连卢植都跑到了沛国,留在了沛国为李琛坐镇,等于是给李琛加了背书,孰对孰错,明白人用脚指头也能想得明白。
  所以当消息传开之后,平时时常登门拜访的那些豫州当地的士人,也纷纷不再受孔伷所请,去谯县刺史府上,跟孔伷清谈阔论了,让孔伷的大堂之上,一下就冷清了不少。
  孔伷也知道再这么跟李琛僵持下去,恐怕他的名声也毁了,于是也就自己闭上了嘴巴,不再动不动就骂李琛了。
  一个月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卢植在到了沛国之后,在李琛的亲自陪同之下,去周边各县转了个小圈,李琛请卢植看了他的屯田情况,还请卢植视察了一番他的军营,观看了沛国军的操练情况。
  卢植还禁止李琛陪同,自己随便选了几个地方,私访了一圈,跟沛国当地百姓,进行了一番探访,最终卢植彻底放心了下来。
  李琛在治民方面,对待百姓十分宽容,治军也极为严格,从未出现过纵兵为恶的情况,即便是偶尔出过一两次当兵的为祸,李琛也都给予了雷霆处置,通过这两三年的治理下来,让沛国人绝大多数百姓,都对李琛是感激不尽,甚至在各地,自发的为李琛建起了生祠。
  而且在李琛对于治下的官吏,也管束非常严格,绝不容官吏为祸地方有害民之举,发现一个收拾一个,连他自家的族弟,因为贪墨,也险些被李琛给剁了,最后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把那家伙给扔到了军队里,充当了陷阵士,说白了就是敢死队。
  对于李琛的这种做法,卢植可以说是钦佩不已,换成是他的话,他觉得自己恐怕绝对是做不到李琛这一步的,在沛国的地面上,现如今被李琛治理的堪称是快要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了。
  另外沛国境内的官民关系,还有军民关系,也都十分融洽,其他各地的百姓,都十分畏惧军队,往往见到军队就立即哄堂大散纷纷逃命,而在沛国,卢植多次见到,军队帮地方上修桥铺路,老百姓们一点也不怕沛国军,还时不时的站在路边,跟当兵的有说有笑。
  而且官民关系也很是融洽,卢植在私访的时候,还多次见过地方小吏,带着民夫干活,跟着民夫坐在一起,在锅里一起捞一碗麦饭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饭,可见李琛这两三年,确实是下了大工夫,把沛国治理的是井井有条,简直堪称是世外桃源一般,当然现在还没有世外桃源这个说法!
  卢植于是也就渐渐的收起了想回涿郡隐居的念头,彻底改变了主意,留在沛国,看看李琛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十二月底,忽然间一份讨董的檄文被送到了沛国相县,檄文是以目前朝中三公的名义写的,大意就是历数了董卓自进京之后的种种恶行,为其罗列了数十条罪状,以三公的名义说他们受到董卓的逼迫,但是却不能自救,往天下名士以及各地官员,兴兵讨伐董卓,拨乱反正,重振大汉朝纲。
  李琛早就在等这一份讨董檄文,他才不管这份檄文是出自何人之手,现如今大汉早就成了火药桶,都憋着爆炸呢!只要有一个小火星落下来,这火药桶就立即会炸开。
  而这个檄文,不管是谁写的,都无疑是在滚油上扔了个火把,必将会立即燃起熊熊大火。
  在见到这份檄文之后,李琛立即把沛国的属下们都招到了相府之中,另外把岳父荀策,还有恩师卢植也请到了堂上,将这份檄文交给众人传阅。
  众人看罢之后,有人对这份檄文的真伪提出了怀疑,认为这份檄文,恐怕不见得会是朝中三公所书。
  其中持怀疑态度的就有卢植和荀策,因为别的不说,现在据他们所知,朝中的司空乃是荀爽,而荀策却从未听说荀爽有号召天下,共讨董卓的打算。
  说起来荀爽入京为官这件事,还要从八月说起,李琛那时候途经颍阴的时候,邀请过荀爽来沛国,但是遭到了荀爽的拒绝。
  其实在李琛上次提兵入京之前,何进就已经请朝廷征辟荀爽入朝为官了,荀爽当时也没有拒绝,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荀爽还没有来得及入京为官,何进就已经被杀了。
  就在李琛前脚离开颍阴,后脚董卓就让朝廷下诏,招荀爽入京为官,荀爽当初并不想去,但是董卓却出言威胁,如果荀爽不去的话,那么他就对荀家不客气了,而且颍川文太守惧怕董卓出兵颍川,也派人力劝荀爽接受朝廷的征辟,荀爽无奈之下,为了整个荀氏家族,最后还是去了洛阳。
  荀爽去了洛阳之后,董卓为了表示对士人的尊重,拉拢荀爽,愣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侍中一路被擢升到了司空,可谓是跟坐火箭一般的升官。
  而另外被董卓同时征辟的还有陈纪,历史上陈纪也确实去了京师雒阳为官,但是这一次陈纪却没有去,一是因为陈寔到现在因为李琛供应的人参,还活着,但是毕竟陈寔已经年纪非常大了,陈纪不愿意轻易离开父亲。
  另外陈纪的儿子陈群,现如今跟着李琛混,谁都知道李琛跟董卓已经决裂了,董卓恨不得弄死李琛,陈群跟着李琛,乃是李琛手下最重要的文吏,陈纪要是去了京师,迟早弄不好会被董卓给害了。
  所以陈纪坚辞不受,说什么也不应辟,以父亲陈寔年纪太大,需要尽孝膝前,故此不能应辟,为此文太守也曾经派人登门威胁过陈纪,可是陈纪根本不听他的,还警告文太守,休要和董卓沆瀣一气,为董卓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