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614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围

第614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围

  任何事情在准备阶段,怎样想怎样觉得不充分,总觉得有些缺憾,一旦进行了,不充分也就是那样。
  开始也就开始了,没什么妥当不妥当。
  就如现在大朝会,从参政的提案议案递交答复,再到赵曦横生枝节的五年计划,不管是不是都准备妥当了,这一天还是来了。赵曦感觉好像跟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他依然是寅时起床,仍然顺着内苑跑步锻炼,王中正还跟往常一样陪着。
  二十多年了,习惯一直这样保持着,宫卫都也熟悉了官家的作息,在同一时间在哨位伸展运动,看到官家路过时敬礼。
  然后,赵曦在宫女的侍候下,洗涮更衣,着朝服,带仪仗,踩着卯时的点,向勤政殿而去。
  一样的路,一样的心情,就是思绪不太一样。
  一路上赵曦脑子本来还想理一遍大朝会的议程,结果脑子里清空了…~记得上一世结婚也是这样,没到了这一天,脑子里总有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等这一天来了,反倒没那么多顾忌了。
  这一天总要过去的。
  如今的朝会,完全是赵曦制订的议程,跟以往不同,就是礼部也找不到现成的规制。
  赵曦是真搁心上了。毕竟是第一次,还是自己主导改变的第一次,成功与否,很可能关系到自己的威望。
  只是到了今天,成与不成也就定型了。
  说实话,若不是有王安石的那三句话,若不是逐渐在朝堂树立威信,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跟文官别劲,他这样对朝会大变革,未必能成行。
  多少年多少次,赵曦放出去太多利益,挖坑埋了多少次文臣,再有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才让这样的大朝会模式成行了。
  勤政殿到了,本来是应该有点别样的情绪的,结果赵曦找不到与平常的区别,就那样。
  也许是习惯,也许是作为后世人对后世先进模式的信任,赵曦还真感受不到一私的紧张。
  也是,朕是君王,还是积二十多年威望的君王,本就该如此坦然。
  自即位以来,国朝不仅仅是祛除了朝廷诸多弊政,更是让国朝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改变并推行一个朝会模式而已。
  “陛下驾到……”
  进勤政殿之前,王中正兴奋的一声吼,让原本有些愣神的赵曦,赶紧收拢了乱七八糟的心思。
  很随性写意的走向陛阶之上…~
  当初建造勤政殿时,赵曦就是为这样的大朝会而设计的。
  陛阶下的第一排,中间的位置空着……因为富弼需要主持朝会。左右分别为韩琦、文彦博,然后韩绛、张方平、王安石、陈升之、司马光、吕公弼分列两侧。
  内阁是没有排名,但是,在勤政殿大朝会的位置是固定的。有座签,各自对应座签入座。
  座签,在大朝会时,只有内阁和议政是有座签的,而参政则是按照朝廷各衙门,州府郡县等地域和职能标注。
  座…~这一点是倍受朝臣喜爱的。
  说实话,一次朝会几个时辰,让朝臣们就这样站着,确实够呛。更何况官家设定的大朝会是五七日,若真的硬站立这么多天,谁能受的了?
  再说了,前朝的朝会,原本是有蒲团的。再往前,朝会时臣工除了跪坐的蒲团,都会设置矮桌。
  太祖立朝后,撤掉了蒲团,取缔了朝会时臣工入座的形式。
  而这一次,赵曦创立新朝会模式,再一次容朝臣落座,这也是减少阻力的原因之一。
  关键是,朝臣中有一股复古礼的思潮,也让赵曦的朝会模式得以顺利通过。
  当然,主要还是变革在如今的国朝成为了常态,逐渐让朝臣接受了国朝各方面的变化。
  赵曦看了看陛阶下左侧的方台…~那是专门为主持朝会的内阁首辅设立的。
  向富弼点了点头,然后抬手:“赐座!”
  声音并不大,勤政殿回音壁的设立,却让他的声音能传到任何一个角落。
  “现在开始大朝会第一项议程,由我富弼,代表内阁大臣向皇帝陛下汇报我大宋朝廷政和十三年政务……”
  这流程到底是不是顺畅,现在也只有这样了。
  因为礼部没有可参照的,谁也不敢在这上面多嘴,基本是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富弼就开始了类似于工作报告的陈述。
  古今的工作报告都一样,基本上都是细数成绩的。鉴于这是第一次这样的大朝会,内阁在拟定这份工作报告时,几乎是从官家执政开始…~这是官家意志得以在国朝体现的节点。
  这十三年,国朝取得的成绩真的是巨大的。这不是浮夸。
  国防军事上,政和二年,因大理借先帝驾崩,国朝守制,大理的高氏内乱并有意染指矿城。国朝出兵大理,拨乱反正,再一次扬威南疆,使国朝南疆边境有了至少五十年的安靖。
  政和九年,西夏与北辽因图谋国朝火器秘方,双方联军几十万,破雁门,进代州,让满朝堂一日三惊,最终以国朝夺取云应四州为结局。
  这一战,打出了国朝军伍的风范,令辽夏蛮夷不敢南顾。
  河湟开边,从占领皋兰开始,步步推进,拿下兰州,又攻可邈川城,致使吐蕃和沙陀诸多部落内附。开边河湟、打通西域商路也基本实现。
  政和以来,国朝在国防军事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为国朝开拓了千里江山。
  本来应该是所谓的政治思想排在首位,可惜,这时代没这个说法,赵曦也找不到可以在这方面阐述的内容,所以就省略了。
  要说这时代没信仰也不对,他们信仰祖先,而信仰祖先这一点,一直延续到后世,根深蒂固。
  要说这时代有信仰,却找不到成体系成理论的信仰。
  赵曦也没想过创立什么信仰的章程,不合时宜,也玩不了。
  接下来是关于教化方面的汇报。这一点以臣工的意思,是要放在第一位汇报的,只是赵曦坚持,最后内阁妥协了。
  然后…~富弼在这方面用了大篇幅来陈述。
  从政和元年开始,历数国朝这些年在繁荣文华方面的措施和成就。
  从历年开科大比的进士及第,到活字印刷对传道文华的作用,从地方州府郡县授学的增加,到国朝贡院的建造,从幼童开蒙,到军卒识字,凡是跟教化有关的,富弼不烦陈述。
  甚至连西夏北辽传唱国朝诗词也作为一项在陈述。
  这个篇幅,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司马光、苏洵、苏辙、张载、周敦颐、程颐、程灏、邵雍等等,凡是在国朝有名的学派和文士,凡是在文坛有名望的,富弼都不吝赞颂。
  赵曦发现,在富弼陈述这个篇章时,勤政殿是最安静的,人们的专注度也是最大的。
  说实话,赵曦对于太祖在增加的帽翅多少觉得有些儿戏,他倒也没有去改官帽的想法。
  但是,因为现在的朝会改变,朝臣们都挨着坐下,对于交头接耳就必须得预防了。
  所以,监察衙门出台了朝会不良记录措施,并且,监察官参加朝会,就是按照三成的比例,随机的在朝臣中间入座的。
  而在富弼汇报大宋文华篇幅时,是唯一不需要有监察官监督的。
  文…~武…~在国朝若想真的平等,任重而道远呀!
  而后,富弼开始汇报产业发展。其实这一块应该叫经济发展。随便吧,怎么叫无所谓,关键在于赵曦要传达一个理念…~产业发展在他的施政中权重很大。
  这块的内容,基本上是工坊城、国营寺和市易寺的汇总。
  在这一点上,就不得了从老护卫营的作坊开始说起,然后展开论述。
  同样,这部分的吸引力也同样强。毕竟这是涉及到利益和政绩的。
  利益,在座的每一位官员,无一不掺合着国朝的产业作坊。从最早的广南锰矿、大理矿城,到怀州石炭矿,到后来工坊城的水泥、马车、羊毛等等,再到工坊城对新产品的扑买…~这都是钱呀!
  政绩,官家的五年规划,从召见朝廷各衙门主官开始,所有臣工就清楚了,产业发展将成为政绩考评的内容之一,还是权重很大的一部分。
  所以,这部分的关注度也很高。
  赵曦心思不在富弼的工作报告上,不仅仅是他已经审核过那份汇报,主要是这样的形式让他有些恍惚……太熟悉了。
  赵曦对于大朝会的改变,模式的改变还不是主要的。在赵曦心里,这种朝会之前的沟通和审议、商讨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做能确保一点,不会再出现朝会上吵闹的现象。
  沟通放在讨论之前…~这是赵曦对朝会、议政以及内阁议事的引导。
  富弼还在阐述,从成绩已经转到了展望,也就是赵曦提出的五年计划。
  内阁最终商讨的结果,并没有将五年规划单独拿出来发诏令,而是融合在工作报告中宣读了。
  有点不伦不类了,本来的五年规划,最后成了年度总结和次年工作计划的模式。
  毕竟是第一次推动,赵曦也没有真的去追求完美。有些事,只要有了开头,总会有特定的趋势去逐步完善的。
  赵曦一直关注着下面臣工的表现。原以为会出现的混乱没有,就是那些醒目的监察官,也被富弼的工作报告吸引了,就像听大家讲学一般,安安静静的在倾听。
  或许是这样的方式让人感觉到新奇,但不得不承认,大宋臣工们求知的精神。
  这样的工作报告,对于后世的赵曦,除了怀念,还有就是恍惚,绝没有专心倾听的念头。
  近一个时辰,赵曦都想啜口茶润润嗓子了,可富弼的声调还依旧,不急不躁,不高不低。
  但是,赵曦能感觉到富弼情绪的变化,每说到国朝如今的成就,富弼都有种抑制不住的亢奋,当展望未来时,从语气中都能感觉到他的信心。
  文字唯有带着情绪,才能真正完全的表达其中深意。
  就是坐在前排的内阁大臣,已经对工作报告很熟悉了,一样被富弼的情绪带动着,感叹着政和年以来国朝的变化,是大变化。
  赋税一项,政和十三年,单单工坊城一家就堪比政和元年开封府的税入了。
  在加上国朝如今仅仅供养二十多万的新军,从军费结余的钱粮,足足有政和元年国朝税入之数。
  政和年以来,虽然也有小范围的灾情,因为安南以及南部诸多的小国,在榷场粮食交易的引导下,都在倾全国之力种粮,为大宋源源不断的供应粮食,国朝未曾出现过一次大的流民灾民事件,也没有一次转民为厢军的措施。
  常平仓,惠民仓,从政和年开始,每年都存在腾空陈粮的操作。
  纵观政和年,还有让朝臣们感受很明显的,如今的大宋,在对外事务上,越发强硬了。
  北辽的打草骨,西夏的捉生军,从政和年开始,再也没出现过。
  边境线,最多的反倒是客商,往来与辽夏和大宋的客商。
  原本丁口不继的边境州府郡县,被北辽南逃和西夏东进的逃民充满。
  这是真正的圣王之道的成效!
  富弼是在控制着情绪宣读,他是激动的。在拟定工作报告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当他宣读时,振奋精神的这些成绩,让他几乎到了无法控制情绪的地步。
  若不是他正在宣读,他都有心带着朝臣诚心诚意对官家贺喜恭喜!
  大宋,是真的要强盛了。从这份报告的那些数据,富弼从心底的感受到了强盛。
  展望未来,是依照官家五年规划所列的条目在宣读。原本在讨论时,内阁大臣们都略有些不以为然。
  当富弼通篇宣读这份报告时,发现这是贯穿始终的。
  曾经的成绩就是将来的基础。
  唯有这样具体化的报告,才能清晰的让朝臣们了解当今的国朝,也才能知晓管理施政的意志。
  赵曦这时候似乎也被感染了,被勤政殿这种众志成城的情绪感染了。
  人就是这样,那怕是平时吊儿郎当,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下,也会自觉的调整行为。
  当下的朝会就是这样。连赵曦已经很习惯做报告场合的人,也被勤政殿中的气氛感染了,渐渐的把自己代入其中,用心去感受整个朝臣对未来的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