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都市>红楼之黛玉为妻> 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卷阅读_99

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卷阅读_99

  贾政只道:“不合规矩体统,便不能任由他胡作非为。”
  贾赦面露一丝嘲讽,规矩体统?若是贾政讲究规矩体统,就不该住在昭示一家之主身份的荣禧堂,以一家之主自居。他意欲说时,恐元春得知后替父母做主,也怕贾母火冒三丈,只得咽下诸般言语,嘿嘿冷笑两声,低头喝酒。
  卫若兰将一切收入眼底,心想贾赦和贾政不愧是兄弟两个,各有优劣,遂笑道:“二位舅舅快别为此起了争端,瞧宝兄吓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说到底,宝兄是一番好心好意,想必只想姊妹们一辈子都好,故有此语,却没想到什么规矩体统。”
  宝玉确实被贾政的疾言厉色吓住了,半日都缓不过来,听卫若兰这么说,知他和贾赦一眼替自己解围,忙点头道:“正是,正是,我就是见林妹妹比三妹妹大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成亲了,比三妹妹小的史大妹妹也定了婆家,三妹妹却没有任何消息,未免惹得外人笑话,才想托妹夫用些心。妹夫认得的人多,又在宫里当差,所结交的都是才俊,也都知根知底,人品好坏心中都十分清楚,省去我们被官媒哄骗或者去打听的工夫。”
  他自以为这番话十分得体,不料贾政面上仍有不满之色,道:“你只管好好读书用功就是,打听这些作什么?再说,我和你太太早有主意,很不必你把读书的心思用在这里。你可仔细,明儿我闲了,考校你功课的时候多着呢。”
  宝玉登时面如土色,纵使有千般言语万般心思,在贾政跟前也都不敢说了。
  第093章
  不止宝玉五脏六腑都不自在,就是卫若兰亦听出了贾政的言下之意,便是之前看在黛玉的面子上有心帮一把,听到这样的话,也都不好轻举妄动了。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不同于迎春和惜春,迎春性子软糯,贾赦和邢夫人清楚她的本事,只求联姻,不求她攀龙附凤,惜春性子冷漠,无父无母,兄嫂对她不闻不问,到时候有人求娶怕是巴不得答应,估计想法也和贾赦邢夫人一样,而探春的父母却是早有主意,自然不会任由他人左右。
  细想前后,明眼人就能看出贾政和王夫人的心思手段。
  卫若兰十分惊讶世间竟有这样的人物,较之昏聩无能好色卑劣的贾赦,他更不喜道貌岸然的贾政,哪怕贾政并没有做过卑劣无耻之事,品行远胜贾赦。也许是因为贾赦本身就是坏人,做那些事符合本性,早已惹得众人厌恶,也没别的指责了,反观贾政本身正派,行事作风仔细想来却是令人心生恐惧,完全和形象背道而驰。
  元春就不用说了,十四五岁一直不曾定亲就进宫做宫女了,不知道熬了多少年才晋封为凤藻宫贤德妃,使得整个荣国府赫赫扬扬,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
  贾珠十四岁进学,此进学并非寒门子弟考中秀才去官学读书的行为,那是有功名的进学,名正言顺凭本事考进官学。卫若兰查过,当时贾家压根就不放心贾珠千里迢迢地去原籍金陵参加考试,所以贾珠的进学是进国子监读书。不过,世家子弟多是荫生,凭本事考进去的寥寥无几,荫生就是由祖荫而来,各个有爵之家或是官员之家,品级够高的话都有一定的名额,可以送子孙直接进学,不必走科举之路亦可为官。
  便是世家子弟想做官,除非额外恩典赏赐功名职缺,否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捐官,如贾琏、贾蓉、赖尚荣之流,花几千两银子就能买一个职缺,认真做官也有升迁的时候,赖尚荣不就升了七品县令。另外一条路就是进学,如贾珠,在国子监学完后凭监生的身份出仕,监生出仕的名声好听,不会受从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嘲讽鄙视。
  自己如今的堂弟卫源也进学好几年了,就是荫生。
  因此,贾珠所谓的进学,所得的荫生名额,就是占用了贾赦之子的那个名额去国子监读书,而不是考中秀才,贾政当时只有六品的主事之衔,没法荫及长子。
  贾珠娶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也能瞧出贾政夫妇的用心。
  在红楼梦书稿中,探春的判词是远嫁,根据八十回书稿的种种蛛丝马迹来判定,她应是作为和亲公主远嫁和亲,她去和亲,功在朝廷,朝廷焉能不将隆恩施于其父母?如此一来,贾政得到的远比嫁给高门嫡庶子得到的好处多。
  按红楼梦前八十回结束时约莫年底,转年黛玉便是十六岁,探春和她同龄,贾府一时半会未至末路,探春总不可能是十六岁那一年远嫁,哪怕就是那一年远嫁,十六岁的年纪也不小了,之前也有官媒来求亲,如今各家来求亲,或者宝玉所说,对于探春来说都是极好的人选,贾政夫妇都没有答应,其心思昭然若揭。
  贾珠英年早逝后,贾政夫妇其实对宝玉寄托了极大的心血和厚望,虽说有贾母溺爱,但宝玉并不是去族里的学堂和族中子弟一起上学,他有自己的业师,单独教导他一人,只是不大用心学罢了。和秦钟结交时宝玉去学里厮混了一阵子,那时也是业师不在且和秦钟交好的缘故。大约是和贾珠早逝和读书耗费心血有关,所以贾政夫妇和贾母一样,都不敢逼迫宝玉太过,宝玉没好好读书并非贾母一人所为。纵观全书,贾母拦着贾政教训宝玉也只宝玉挨打那一回,平时并没有拦着贾政夫妇管教宝玉,默认姊妹帮宝玉作弊也是怕贾政责备宝玉。
  故此卫若兰想到这里后,在宴上不提宝玉所托之事,毕竟贾政已经说得那般清楚明白了,如果自己答应宝玉的请求,去打听世家子弟的人品才貌,不但让贾政心生不悦,而且有了好人选贾政夫妇不同意依旧是不了了之,反而弄得大家都不好看。
  午后不久,卫若兰便携黛玉早早告辞,回门不能晚归,此是礼数,回家途中将宴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黛玉,道:“宝兄真是有心了,奈何他心意虽好,二舅舅却不同意。”
  黛玉长叹一声,道:“三妹妹有父有母,又是有主意的,原没我们这些人说话的余地。”
  卫若兰赞同道:“没错,二表姐和四表妹都好说,她们的父母兄嫂不闻不问,对她们而言反是好事,有人提亲,其父母兄嫂觉得合适也便应了,没有二舅舅那样的心思,这才是三表妹最命苦之处。三表妹不是没有本事,也不是没有人相中,而是二舅舅看不上。”
  黛玉默然,无论贾政和王夫人的理由如何冠冕堂皇,追根究底,其实就是贾政和王夫人认为那些提亲的人家不能带来庞大的利益。
  卫若兰揽着黛玉笑道:“别愁这些了,朝廷的兵力如今远胜书稿之中,有大炮,有火铳,还有地雷炸药,又有宝船。别说咱们边境的将士未必会被蛮夷小国打败,便是真的败了,也未必肯以女子和亲来换取天下太平。”
  黛玉叹道:“哪怕不是远嫁的命运,凭二舅舅和二舅母的心思,三妹妹的命运也非常让人担忧。虽说我和三妹妹并无十分交情,不如二姐姐,更不如四妹妹,但是大家姊妹一场,我自己早就脱离苦海了,如何能在她们薄命时冷眼旁观?那样的话我成什么人了?偏生一切都好,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数在,凭有多少法子,也难改变二舅舅和二舅母的心思。”
  宝玉察觉到不妙,尽心尽力地谋划,王夫人连他的话都不听,何况别人的话?况且探春之于王夫人,乃是庶女之于嫡母,所谓疼爱也都是隔靴搔痒。追根究底,能做主的始终是贾政,可惜贾政的为人从元春和贾珠身上就能看出几分来。
  卫若兰道:“除非有一门能给二舅舅带来天大好处的亲事,或是做皇妃、或是做王妃,否则无论旁人怎么说,二舅舅和二舅母都不会改变主意。”
  贾政夫妇可是连官居一品位高权重的杨大人都看不上,只怕唯有皇家王公才能入眼。
  黛玉嗤笑一声,道:“贤德妃娘娘在宫里,如今风头正盛,除非二舅舅和二舅母不要颜面了,否则不会送三妹妹进宫和贤德妃娘娘争宠,二舅母决计容不得此举。至于王妃,哪家王府能看得上三妹妹?虽说三妹妹的品貌才气远胜如今的这些王妃,管家本事也十分了得,但世人总是论及身份的多,就是继王妃也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之嫡女。”
  世人为何重嫡轻庶?乃因庶女毕竟和嫡母隔着一层肚皮,很难得到最好的教养,除非遇到对嫡庶一视同仁的嫡母,但很少,三书六礼中问名时,也都会问生母姓氏,以明嫡庶。所以,满朝文武中,鲜少有嫡出的官宦之女做妾,但做妾的庶女却不知凡几。
  黛玉幽幽一叹,道:“倒是诸亲王郡王的侧妃多系庶女,怕就怕二舅舅和二舅母为了好处,将三妹妹送进王府,哪怕是有品级的侧妃呢,也不过是个妾。”
  卫若兰觉得有理,道:“可别一语成谶才好。”
  黛玉苦笑,迎春和自己已嫁,湘云也定在今年出阁,接下来便是探春,一二年内没有和亲之事发生,按照贾政和王夫人的脾性,倒真是极有可能如此。
  回到家里归置好带来的花鸟妆奁旧衣旧物等,黛玉仍觉闷闷不乐。
  彼时,探春已经听说了回门宴上之事,她管家理事,下面奉承者不在少数,有端菜送酒的丫头觑着黛玉和卫若兰离开,忙来探春跟前献殷勤,悄悄透露宴上众人的一言一行。
  探春一面命侍书拿荷包赏给她,叫她不许再跟别人说,一面快步走回秋爽斋,刚踏进门就先打发丫鬟们下去,等到跟前只剩下侍书一个人时,她忍不住落下几点清泪,又恐别人知道自己哭了转而告诉王夫人等,忙又拿帕子擦了。
  侍书心疼道:“姑娘快别伤心了,伤心有什么用?只好想法子让老爷太太改了主意才是正经。”将来探春出嫁,她必是陪嫁丫鬟,一心盼着探春能像迎春一样,平安出阁。
  探春呜咽道:“我能有什么法子?宝玉都说到这样的地步了。”
  侍书轻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道:“不枉这些年姑娘对宝二爷的好,衣裳鞋袜一件不落地给他做。没想到阖府上下,竟只宝二爷和琏二奶奶想着姑娘,舅太太给姑娘说的人家最好,都是琏二奶奶的功劳,偏生太太不答应。先前说老爷不在家不敢擅自做主,如今老爷回来几个月了,也没见动静,不知道以后如何了。”
  探春掩面而泣,一言不发。聪敏如她,宝玉能想到的事情,她如何想不通?满心的言语无处可诉,更加不能说给身边的丫鬟听,以免再生风波。
  侍书劝了几回不得,忽听人来通报说王夫人找,忙命人送热水过来,服侍探春梳洗。
  净面后涂脂抹粉,探春对镜细看,见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方扶着侍书的手出了秋爽斋,直接从园子走进王夫人所居的院落,刚进门就见尤二姐在台阶下坐着,和绣凤绣鸾二人翻红线,出落得越发标致风流了。
  见到探春的身影,尤二姐急忙站起,和绣凤绣鸾一起请安问好,探春问了一声薛大哥哥好便即进屋,却是赵姨娘在门口打的帘子。
  探春目不斜视地进去,王夫人正和薛姨妈说到热闹处。
  她请了安,王夫人尚未叫她起来,薛姨妈已开口道:“三丫头来了,半日不见,心里就想得慌,刚刚你姐姐还说你的好处呢。”说完,又对王夫人道:“不是我夸三丫头,真真是好模样好伶俐,又有通身的气派,将来不知道便宜了谁家呢!”
  王夫人含笑道:“哪里就有那么好了?宝丫头才是真真的好,连老太太都说,我们家四个丫头,都不如宝丫头。”
  姊妹二人相互恭维了好一会儿,王夫人才命探春起身入座。
  探春道了一声谢,低眉顺眼地坐在宝钗之下,也不敢问王夫人找自己过来做什么,倒是宝钗侧身悄然道:“姨妈找你,有好事与你说。”
  探春暗暗苦笑,对于自己而言,除非有门当户对的亲事定下,否则其他都不是好事。
  王夫人对探春道:“老爷家来几个月了,前头忙着你林姐姐的婚事,未免就顾不到你的事情,如今回门宴都忙完了,总算得了清净。我已吩咐针线房给你多做几身精致的衣裳鞋袜,过几日我带你出门应酬,别尽听宝玉胡说。”
  薛姨妈和宝钗瞅着探春笑,一面笑,一面点头。
  探春假装不知宝玉的所作所为,也装作不懂薛姨妈和宝钗母女二人的打趣,红着脸说道:“二哥哥说了什么?我竟一无所知。况且府里才忙完林姐姐的婚事,花了不知多少银子出去,只怕就不够下面的开销了,竟是俭省为要,我有许多衣裳,很不必再做新的。”
  王夫人笑道:“哪里就艰难到这地步了?给你们做衣裳的银子用不完。既出门,就该好生打扮打扮,你们女孩儿家年轻,打扮得新鲜才好看。”
  探春再无言语可回,只得低头称是,起身谢过。
  王夫人吩咐完了,就对宝钗道:“我知道你们姊妹有许多的话儿可说,有许多事儿可做,今儿不必忙,替我看看宝玉在做什么。”
  宝钗遵命,和探春一径往怡红院走去。
  房内只剩姊妹二人时,薛姨妈叹道:“三丫头比宝丫头还小三岁多,瞧着姐姐一心一意地替她打算,眼瞅着就是有婆家的孩子了,我心里难受得很。都是我和她哥哥耽误了宝丫头,不然,凭她的模样本事,何至于蹉跎至今?”
  王夫人忙道:“我的妹妹,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我是认定了宝丫头。妹妹放心,不管别人如何,我和娘娘极看重宝丫头,必不叫妹妹失望。”
  薛姨妈就等着王夫人这句话,犹作踌躇道:“姐姐做得了主?”
  王夫人胸有成竹地道:“我是宝玉的亲娘,我若做不了主,谁能做得了主?如今不敢定下来,不过是老爷顾及老太太,等老太太明白娘娘和我的心意,必然会同意这门亲事。”
  薛姨妈含泪道:“我自然知道姐姐的心意,也感激姐姐一直以来对宝丫头的青睐。只是宝丫头一年比一年大了,再耽误下去怎么得了?也亏得她哥哥尚未娶亲,我们都以她哥哥没娶亲搪塞外人的疑问。我瞅着蟠儿年纪着实不小了,二姐又是个雪肤花貌的人,也不是正经老婆,只怕这一二年就得给蟠儿娶个老婆回来,到那时再不给宝丫头定下就让人笑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