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女教师的隐私> 第422章 热血沸腾

第422章 热血沸腾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没多久就来到了村里的活动中心。
  这个活动中心是当年重污染企业大兴铜业公司废弃的厂房改造的。
  厂房被改成了幼儿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
  门口还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灯光球场,周围架设了很多运动设施。一些老人和孩子正在那儿做运动。篮球场上,一群中学生正在激烈地打着篮球,整个村庄充满了活力!
  两边的墙上布置成了只是窗口和村务公开栏。
  杜睿琪看到,村务公开栏的上面贴着一行很大的红底白字:
  努力建设生活富裕、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抿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呵呵,写得真好!与时俱进!杜睿琪在心里想。
  如果余河的乡村都能像大兴村这样,那该多好啊!那才是真正实现了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走进老年人活动室,杜睿琪看到这里摆放着各式的棋类,还有扑克,麻将等等,另外还有专有的一个房间,作为放映厅,里面有电视,音响,dvd播放器等等,老年人在这里不仅可以看电视,还能唱戏曲,真是颐养天年的好日子!
  “八爷,村里的变化真是大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大兴村,提前实现了!”杜睿琪感慨地说。
  “是啊,大兴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都得感谢你啊,是杜书纪给我们带来了这幸福的好日子,以前,我们是做梦都想不到能有今天啊!”八爷也深有感触地说。
  “大兴村有老祖宗留下来的资源,开发利用好,就能大为受益。但是,其他村庄,要想实现这样的生活,还任重而道远啊!”杜睿琪说,“现在说城乡差距很大,其实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没有资源的村庄,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很不容易,所以招商引资就变得尤为迫切。只有合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让这部分人得到好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是,我们都相信杜书纪,有这个能力来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真正迈进小康生活。”八爷说。
  “呵呵,这也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杜睿琪意味深长地说道。
  参观完了村里的活动室,大家漫步来到了八爷家的老宅子里。
  老宅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煞是喜庆。
  院子里,八奶奶和几个儿媳妇还有小孙子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四个孩子在一起玩游戏,儿媳妇和女儿陪着八奶奶在聊天,好幸福的一家啊!
  杜睿琪向八奶奶走过去,双手作揖道:“阿姨,新年好,睿琪给您拜年了!”
  “啊呀,睿琪来了,来,坐坐坐,新年好啊……”八奶奶激动地站起来迎接,脱口而出就喊了杜睿琪的名字,听得杜睿琪心里很是温暖。
  “杜书纪新年好!”几个儿媳也都站了起来,向杜睿琪问好。
  “嫂子们好!”杜睿琪说道,“看到你们这一大家子欢聚,真是感觉到了幸福!”
  “呵呵,是啊,过年就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时候!”八奶奶说道。
  她招呼睿琪坐下来,看起来是大媳妇的,立即到里面去端来了茶水。
  杜睿琪和八爷坐了下来,胡国成、徐文娟和于少锋才按秩序围坐在偌大的八仙桌上。而八爷的三个儿子,却像三位猛将一样,站在八爷的身后。八奶奶和几个儿媳妇早就到里面去了,八爷的家规,可见一斑啊。
  “八爷,今天我们过来,一来是专程向八爷拜年,祝八爷全家幸福,安康!二来呢,睿琪也想见见几位大哥,希望几位大哥能为我们余河的招商引资工作出谋献策。”杜睿琪看着八爷,很诚恳地说。
  “听说你要来啊,我心里很激动。”八爷说,“说实话,大兴村能有今天,你是最大的功臣。所以,我先要代表全村的村民谢谢你,谢谢杜书纪为我们村带来的福音,让村民们能坐在家门口赚钱。我的三个犬子,这些年都在外拼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对于他们个人来说,算是成功吧,但是,能不能帮到你的忙的,就看他们的能耐。当然,为杜书纪效劳,那是百分之百的要竭尽全力的。你们说,是不是?”
  八爷说着看了看一直站在自己身后的三个儿子。
  “杜书纪您太客气了,有用得着我们三兄弟的时候,您言语一声,我们一定效犬马之劳!”老大赵明强说。
  “谢谢大哥。我听说大哥在深圳已经做到了外企的副总裁,睿琪真是佩服之至。年后我们准备去外面走走看看,争取能为余河招来一些金凤凰。还请大哥能帮我们联系联系,介绍一些企业来余河看看,我想有大哥的介绍,成功的几率一定会很大增加。”杜睿琪说。
  “这个没问题,我手上有这样的资源,现在沿海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把工厂转向内地,是很多企业家的意愿。但是,对于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及当地的发展和环境,是他们优先要考虑的问题。”赵明强说,“现在内地在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很多地方给出的条件非常优惠,零地价,零税率,几乎就是让企业无条件来落户。可是,有些地方,企业来了之后,却发现当地的投资环境完全不像当初看到的那样,企业在地方没多久,就被各种各样的麻烦给吓跑了。所以,零地价,零税率并不是最吸引这些老板的地方,真正好的投资环境,好的地方领导,能让企业长期生存的有利土壤,才是吸引他们把工厂内迁的优先条件。”
  “对,大哥说得很有道理。余河的投资环境,可以让他们实地来考察,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辨别,看看是不是适合投资,我们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他们感受的一定是真实的。对吧?”杜睿琪说道。
  “是这个道理,但也不全是。”赵明强说,“现在不再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时代。你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的,而听到的未必就是假的。所以,现在这些老板啊,手里握着资金,真正要下注的时候,却是异常谨慎。”
  “可以理解,毕竟投资是个长期效益,一旦选定一个地方,那就意味着要在这儿安营扎寨了,谁都会三思而后行的。”杜睿琪说,“大哥只要先帮我们介绍一些老板,具体工作我们来详谈,好吧?”
  “行!你放心,我大年初六回去后,就开始着手这个事情。有了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赵明强说。
  “谢谢大哥,非常感谢大哥的鼎力相助。”杜睿琪说。
  “作为余河的一份子,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家乡发展得好,那也是我的荣耀!”赵明强说。
  “听说二哥在上海就是做余河木雕的?”杜睿琪问道。
  “是,我一直靠这个混饭吃。”赵明新笑着说。
  “呵呵,二哥很风趣。你这个混饭吃,混到了大老板的级别上了。”杜睿琪笑着说。
  “大老板谈不上,但是余河的木雕,在上海那一块儿,还是有市场的。”赵明新说,“这么多年,我把余河木雕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实用产品,拓展了余河木雕的市场销路,才在上海争得一小块蛋糕,这条路走来也是不易的,但总算是闯出来了。”
  “是啊,能闯出一片天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余河木雕当年是风行一时,远销东南亚和日笨,可是后来就慢慢失去了优势,因为我们的人才都流失到外面去了。福建和广东就有大量的余河木雕师傅,这等于是我们余河培养起来的木雕人才,去帮别人开发了市场,赚了大钱,而余河木雕本身,却被完全淹没了。”杜睿琪说,“所以,我想重新打造余河木雕,把余河打造成木雕之乡。相信二哥能在这个木雕市场上,给予我们很多的有益的建议。”
  八爷他们听得杜睿琪这么一说,立刻都很感兴趣了。
  发展余河木雕,这可是大好事啊!想当年,老贰就是因为是木雕师傅,带着一帮徒弟,到上海去闯世界,虽然历经艰辛,却也算是走出了一条路子。如果余河能重新把余河木雕发展起来,那么,在外面的很多木雕大师,相信都会慢慢回归,回到本土,在家经营,能守着老父母和妻儿,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又能尽孝,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规划好!”八爷说道,“要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不能让它没落消失啊!”
  “是,我们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打算走这条路。但是,重振本土特色文化经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像大哥二哥三哥这样的成功人士鼎力相助啊!”杜睿琪说。
  “一定无条件只持!如果需要,我会第一个回到余河来,把工厂迁回来,在余河本特生产,以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回乡创业!”赵明新说。
  “二哥的话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和勇气!”杜睿琪激动地说,“这个规划我们很快就会实施的,争取在年底规划出木雕一条街,对于回乡创业的本土木雕大师,在各个方面会给予最大的只持!”
  “好!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回到余河,创办我的工厂,打造余河木雕!”赵明新说。
  听着赵明新的话,杜睿琪和胡国成一行人都感觉到了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余河木雕的无限前景和希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