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都市>红楼之甄费奋起> 红楼之甄费奋起_分卷阅读_6

红楼之甄费奋起_分卷阅读_6

  甄老爷难得露出这样的财迷样,甄太太也笑了,点了点头,
  “可不是,估计是赶得急,别的到时没什么大东西,不过是几批松江细布,果子什么的,只是银子上给的多了,足足给了一百两,三堂叔家也不是十分富裕的人家,这样的大礼,怕是能顶的上他们三五个月的花销了,咱们到了过年的时候,可要还些回去才是。”
  即使财迷,他们夫妻也不是什么见钱眼开的,只要能过了如今这些日子的难关,这些银钱什么的,多备些年礼换回去,才是亲戚们的正经处事之道呢。
  “应该的,年礼里多备下些好药材什么的,别做的太显眼,免得让堂叔和堂弟难堪。”
  夫妻两个都是会体贴人的,这话一说,双方都跟着点头,就是甄费听了,也忍不住睁眼看了看,嘴角含着笑。
  ☆、第12章
  这一次甄家龙凤胎百日宴能有这么多人,还有不少原本不在请客范畴的人,说起来倒也不奇怪,先不说这龙凤胎的寓意那是极好的,本身就是大家感觉稀奇的事儿,围观党自然就多了些,一来二去的穿的自然也就远了,广了,而那些原本关系远的,或者是离着有些距离的人,本是甄家没有特意告知的人家,那样的人家,能知道甄家这样的事儿,多半不是自己无意中听来的,就是不知道传过几个人之后才传到他们这里的,这样一来,时间上自然比苏州本地的那些亲近人晚了好些,没有赶上龙凤胎双满月也是有的。有些即使时间上赶上了,可是来不及过来,也有一部分。比如那镇江的族人什么的。
  可是没有赶上双满月不打紧,这不是还有百日嘛,打点上礼物,提早出门,怎么也能赶上了吧,这么一个吉利事儿要是不参合一下,就是出去显摆也少了不少的资料不是,更不用说那些对于求子已经有些魔怔的人家了,更是怎么都要往上凑了,即使有点失礼,即使有点厚脸皮,和子嗣比起来,那就什么都不要紧了,别以为文人就不懂得实用主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次的百日宴自然而然的,人就这多了出来,还不是多了一个两个。收的礼物更是让甄老爷和甄太太有些咋舌。
  看着账册上一家家的礼物清单,还有管家刚刚送来的盘点的总和,甄太太真的觉得是不是她老了,或者是坐月子没做好,眼睛花了?
  “老爷,你看看,西边王家镇的周家,居然送了一匣子珍珠来,这可不像是他们家的风格,周家老太爷可是出了名的吝啬呢,还有这里,东林镇的王家,居然送了六匹贡缎,这可不是他们能有的,估计还是沾了金陵王家的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得来的东西呢,这也舍得拿出来了?”
  甄老爷一听这个,忍不住就想发笑,他又不是什么傻子,今儿在酒宴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思还能不明白?那些个妒忌的眼神哦,真是让人忍不住舒坦,也就是自己了,这样的年纪还能有这么一对宝贝风光风光。
  “还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嘛,你没发现吗,这一次多出来的这些人家,多半都是因为子嗣问题很有些踌躇的人家,就是那些送的多的,只怕家中子嗣也是单薄的,不说他们了,今儿就是林家三房的老爷,也特意和我说,过几日,想要再来做客,说是让他家太太多抱抱孩子,好让他们也能有福气,给洵哥儿添个弟弟妹妹什么的,虽然是用说笑的口气,可是这也很能说明问题了,咱们这一对儿女,这一次可是让他们的父母狠狠的发了一笔财呢。”
  说道发财,这甄老爷忍不住也开始翻动账册,想要看看到底收到了多少的银钱,他这会儿真的是几十年了,难得财迷了一回,可不能掉链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看着这上头的数字,甄老爷也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还真是让人吃惊啊,这除了那些什么布匹,珠宝之类的实物,居然还有千两银子?”
  “这还不算孩子们的见面礼呢,那些东西我都让他们身边的管事丫头收起来,写了账册了,也都不少呢。”
  看着甄老爷和自己一样被惊住了,甄太太倒是反而镇静了下来,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才说道:
  “总计不下两千两的财货,咱们这一次办酒席也不过是花费了四百两多些,这简直成了挣钱的营生了,我拿着都觉得不好意思呢。”
  这两口子在那里说着这些,甄费听了半天,忍不住也跟着开口了:
  “多准备些弟弟妹妹的东西还回去就是了,他们一定喜欢的很,林家哥哥今儿来看弟弟妹妹的时候,也忍不住摸了弟弟妹妹的小手,眼睛里可羡慕了,他说他家除了族里的弟弟,就没有一个妈生的,他好几个叔伯兄弟家也是这样,早就想着要弟弟妹妹了。还有刘家哥哥也是,还问我,能不能把弟弟妹妹借给他玩玩,差点没把我吓死,这弟弟妹妹要是借出去了,只怕他们就不会还了。”
  甄费这话一出口,这甄老爷两口子就笑的直不起腰了,这都是孩子话不是,什么借孩子,什么还不还的,也就孩子们能这么有趣,甄老爷忍不住想要逗大儿子,便问道:
  “你怎么这么小气?这都不借?”
  一听这话,甄费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一脸不敢置信的反问到:
  “父亲,这能大方?怎么可以呢,那可是我的弟弟妹妹,能让他们看,让他们摸摸,我已经很大方了。”
  虽然明知道这是这甄老爷逗弄自己,可是作为一个很尽职的在当一个孩子的甄费来说,还是很考验演技的,虽然他很想翻白眼,可是到底还是忍住了,用一个孩子能表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甄老爷的不赞同,当然顺带的还表现了一下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好哥哥,该有的姿态。
  果然甄老爷听着儿子这么说,高兴的很,拍着手说道:
  “是了,我家大哥儿是个好哥哥,知道护着弟弟妹妹,知道不让别人家拐了你弟弟妹妹去,父亲很高兴,你也很大方,是个最好的孩子了。”
  虽说世人常说,严父慈母,可是作为当了五年家中唯一孩子的大小子,特别还是他将近三十才有的宝贝眼珠子,甄老爷从来不理外头人的那一套,对着儿子从来都是鼓励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初,才有这甄费胆子大的爬上假山,最终摔下来的事儿,虽然当时他很是懊恼,后悔,觉得不该这么宠坏了孩子,可是当甄费醒来之后,看着儿子懂事,知礼,还贴心的样子,他一下子就把以前想的要好好管教孩子的念头给抛了十万八千里去了。
  如今听着日子爱护弟妹,更是觉得自家儿子,那是哪里看着都好,哪里看着都是完美,哪里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严格管教的地方。只要将来读书也上心些,那甄老爷觉得,他就是立时死了,都觉得能对得起祖宗了。
  看着这父子俩的模样,甄太太除了笑着摇头,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只能提示着说道:
  “你啊,孩子都让你惯坏了,也不知道和孩子好生的说道理,儿啊,你也是,太小气了些,送些你弟弟妹妹的东西,就想把人情都还回去,哪里有这样的,咱们今日收了这些东西,改日,他们这些人家要是有了事儿,咱们也一样得用上等的礼过去,不然人家会说咱们家不知礼数,或者会觉得咱们家太过贪财。”
  世家大族作为的走礼,相互差不多的人家,那真的就是一个礼仪的事儿,价值上不会相差太大,只有那些家境差的大了,富裕的救济穷困的,才会受到一分,还上三分,或者是有心绝交的,受到五分,只还一分,甚至是拒收的。
  这样的道理原本甄费不该是这个年纪学的,怎么也该是到了他十岁出头,开始在外头走动,有自己要结交的朋友什么的,那个时候才正紧拿起来,只是这一次也是凑巧了,他们夫妻在说这些事儿的时候,忘了边上还有孩子在,索性也就算是言传身教了一回。
  听着父母给他分析这里头的事儿,怎么送礼,该送什么,什么样的人家有什么样的忌讳,什么样的人家该怎么分,甄费倒是真正的见识了一回,他上一辈子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事儿,更不用说,在现代这样的相互送礼回礼的事儿也淡薄了很多,更没有他见识的机会了。
  听得甄费真是有点头疼啊,忍不住抬头,想着是不是过段时间再说,不想一抬头就看到自家父亲正老神在在的喝茶,忍不住问道:
  “怎么这都是母亲管的?父亲不管这些?”
  甄太太没看到自家儿子的眼神,顺口说道:
  “这送礼什么的,要是男子之间的,那自然是自己处理,若是家族和家族之间的,一府和一府之间的,那多半都是家中当家太太的职责,自然是母亲在管,你父亲只要随身带着银子什么的,遇上小辈不至于没有打赏的就成了。“
  甄费立马松了口气,拍着胸脯,满脸笑容的说道:
  “那等着我娶了媳妇,母亲告诉我媳妇就好了,儿子就能省心了。送礼什么的,实在是太麻烦了,儿子头疼的紧,还是让别人头疼去。“
  一屋子寂静啊,随即满堂都是笑声。这么早就想着要娶媳妇的孩子真是不多,而娶媳妇的目的,居然是因为想着好找人帮着送礼的更是少见,甄太太觉得,怎么她家小子,如今就成了这么一个活宝了呢。真是让她苦笑不得呢。
  ☆、第13章
  苏州作为鱼米之乡,田地什么的自然是不少的,可是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繁华,所以富户什么的,比较多,相对的导致了这里贫寒人家买地更加的困难起来,一来是没有太多的土地让他们有机会购买,二来也是这地价太高的缘故,一亩良田要十两银子,中等田地也要八两,最便宜的沙地,山地,居然也高到了三两,和偏僻,偏远地方的地价比起来,简直就是直接翻了一倍。
  如此一来,想要在苏州这样的富裕地方活命,那么贫寒人家也就几条路可以走了,一来,就是去做工,苏州丝绸刺绣都是一等一的,所以自然做这些人不会少,苏州的园林也天下闻名,所以这泥瓦匠,花草匠也多了不少,也就是说这苏州,甚至是江南的地界,手工艺人多不胜数。二来,就是当佃户,给大户人家种地,说起来这江南,有一点好,那就是文人多,文人最是珍惜羽毛,要名声,所以这地租上不会太过苛刻,有个五成什么的,佃户们卖力点,加上家里弄点什么养鸡,种菜,或者是织布之类的副业,也算是能养家糊口了。最后一条,那就是给大户人家当下人什么的了,别以为当下人是什么很丢脸难堪的事儿,在这年头,只要能活命,老百姓才不管这个呢,像是那些从来没有想过子孙后代当官科举之类的人家,家里送出去一个给大户人家当下人,没什么不好的,不但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还能时不时的送点月例银子回家补贴一二。就是不想失去良民身份的,哪怕是想找个靠山,免得让人欺负了去,帮着大大户人家做些外围的,不需要卖身的长工什么的,也是有的。
  苏州西南田家村的田大壮如今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他是城里皮货铺子的老板,苏老爷的庄头管事,管着自家村子里包括自家在内四家佃户,二十五亩地每年的收租的事儿。一年到头,倒是也算不错,好歹能有十两银子的管事年俸,虽然不多,可是却是他家最大的一项出息,因为这个,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让自家盖起了新屋子,虽然不是什么青砖黛瓦的宅子,还是泥胚外头裹着薄砖,屋顶也只有主屋是用了瓦片的,可是在村子里,也已经是豪宅了,只比村长和族老家差一些罢了。
  可是今年就不成了,田大壮愁眉苦脸了整整三个月,就是他手下管着的几个佃户也脸色很不好,原因很简单,苏老爷家铺子要关门了,听说是苏家大爷闯祸了,要陪不少银子,所以苏老爷只能变卖家产,这一变卖,首当其中的就是田产,毕竟苏家是商户,铺子才是根基。
  眼瞧着这一年十两的银子要飞了不说,就是当个佃户,好生种地都有些危险了,毕竟谁知道人家田地的新主人是不是有自己用顺手的佃户呢!他走城里走的勤,不是没有听说过,有些人家为了节省开销,直接买了人来种地,如此一来,除了吃喝,那收成可就全是主家的了。
  田大壮急啊,他一家五口,除了他这个壮劳力,就只剩下瞎了眼的老娘,媳妇,还有两个才十岁上下的孩子了,除了这种地,管事的银子,家里真是没有别的什么进项,要是这没了来钱的营生,自家可怎么活?难不成也学着人家,把孩子送去当奴才?他两个小子,都是宝贝一样的养大,就是跟着他种地做活,都从不让他们多做,生怕损了还没有长成的身子,送去给人打骂,他怎么舍得。
  为了他这个心思,家里从得到消息的那天开始,已经节衣缩食了,就想着以防万一,多留下点粮食,银钱。媳妇也开始摆弄织布机,又开始织布了,就是两个小子,也过来说,家里多养几只鸡,养猪也成,他们都能照顾的过来。这让田大壮都有些心酸。他一个大男人,居然连养家糊口都不能了吗?
  田大壮不甘心啊,忍不住一次次的往城里去,想着探听一下这田地的买家,想着若是能体现知道是谁家,是不是能求告一二,让他们继续租种,只要能让他们种地,这就不算是没有了活路。即使实在不成,自己也算是能提早知道了消息,有个准备,再说了,其他几家,好歹也是一起做事儿好几年的人家,也不能不提他们想想,有了好消息,也好让他们也早日放心不是。
  好在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前几天,田大壮终于打听到了,这买了苏老爷家的地的人家是谁家。竟然是甄家,那可是官宦人家,而且从没有听说过他们家吝啬的买人种地的事儿,更不用说他们家仁善,对着佃户也宽容,那是周边都知道的。这下可好了,田大壮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了。最起码这佃户还是能当上的,活命的事儿算是解决了。
  好事儿还不算完,田大壮在知道消息后没几天,又得到了新的消息,还是天大的好消息,甄家管家来找了他,告诉他,甄家在他们村子里总计买下了三十亩中田,三十亩坡地,隔壁王家庄还有二十亩中田,三十亩坡地,而这整整一百一十亩地的地租,以后就有他当庄头管着,最最重要的是,甄家给出的是月俸,一个月二两,一年二十四两银子。
  田大壮觉得,他就好像是一下子跌进了蜜罐子里一样了,这可是百亩以上的田地,佃户足足有十家,他这就成了十户佃户人家的头了,还有这一年二十四两的银子,那可是他以前两年半才有的,要是这样做下去,加上自己种的那八亩地,不用三年,家里一定能住上真正的青砖瓦房了。还能把自家院子里其他屋子也都重新翻盖,成一样的砖瓦屋子,那自家可真的能比得上村长家那么阔气了呢。到时候自家儿子成婚什么的,只怕也能找一个更好的亲家。
  田大壮越想越觉得老天开眼了,甄家更是对着他有知遇之恩啊!听着甄家管家说起,说是能选他这个原本是苏家庄头的人当这个两个村子田地庄头的活计,一来他是本地人,管着方便,二来是因为他给苏家做了三四年,年年租子从不曾出差错,村子里其他人还说他公道,从不曾仗着庄头的身份欺负人,名声颇好,是个实在人,这才有了他这样的好前程。
  听了这样的话,田大壮没二话,拍着胸脯就保证了,他这活计已经做得妥妥当当的,不让主家有半点的费心,也绝不会让这佃户不满意,玷污了甄家这书香人家,官宦人家的名声。
  他能不保证嘛,这样的好工钱,这样的好活计,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估计放出去,都能抢的红了眼了,不过是隔三差五的在两个村子里看看,到了收成的时候帮着忙碌几天,看着佃户不逃租,足额,定时的把租子送过去,这样的活计对他们这样的庄户来说,真的是很轻松的。他更是往日都做惯了了,不过是多加了些药看顾的地方罢了,就多了这么多银子,他可舍不得再丢了这么一个好差事。有了这银子,家里那里还会愁吃喝啊。
  别说是田大壮了,就是田大壮家里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一个个满脸的笑容,田大壮的老娘更是立马折腾着要媳妇准备香烛,去给田大壮的老爹祭拜,告诉他这样的好消息,他们家,这是要起来了。加上自己租种的田地的出息,他们家一年足有将近三十两的出息,除去吃喝,积攒下一年十来两还是可以的,好生积攒几年,到了田大壮孙子辈,家里能做活,能挣钱的人多了,说不得孩子都能送去读书识字,将来也能有个身份了。要是那样,他们可真的是立马就能脱离一辈子满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呢。
  这几日,像是田大壮一样经历的人还有好几个,多半都是这样寻常农户提上来的庄头,都是品行上让人放心的老实人,而这些人无一不是甄家新添的管事庄头,也就是说,甄费提出的,散买田地,临近的乡村集中管理的法子已经被甄老爷接受,并且开始正式实施了。而与此同时,甄家的田地也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然的在扩大,不声不响,和以前比,已经多了将近三成。而这样的扩展,或许在未来的几年里都会保持一定的速度发展,而这些得了好处的村子,庄户,或许在感受到甄家的好处和亲近之后,再有什么卖田地的事儿的时候,甄家也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或者这样的买卖在其他人家看开会太小太小,不过是几亩不起眼的地,可是若是这么发展下去,或者一个村子,两个村子,或是置换,或是调整,慢慢的就会连成一片出来。这才是最终甄家想要的形态。
  这样的法子慢慢在发展几年,可以预见的是,或许甄家从苏州的中等人家迈入中上等也不会太远了。最妙的是,他们动的无声无息不说,还没有触碰到任何一家的利益,如此一来,倒是让甄家在这苏州各家中保持了低调和善意,将来指不定什么时候,这样的善意就是甄费能用的到的关系。
  ☆、第14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