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重生不重来> 第1章 人生无常(新书上传,求推荐票)

第1章 人生无常(新书上传,求推荐票)

  (二月十一日开始,一周内是本书试水推荐期间。疯子恳求收藏,跪求推荐票。)
  一九九八年的年头还没过完,农村海边的空气很清新。
  才退潮没多久,一群妇女已经开始在带着海腥味晨风中的泥滩上做海。
  在狭窄的沙滩边上,远远可以看到,她们赤着脚踩着泥滩上存留的冰冷海水搜寻着,手里挥着锄头在泥滩上挖着。挖到了什么就捡起丢到小篮子里,然后继续找、挖,周而复始。
  唐浩泽在自家鱼塭靠海一侧的堤坝边上,拉起最后一个被沙子埋了一半的鱼狗。
  鱼狗不算重,但也不算轻。里面有货,但不会很多。
  他将鱼狗拖上堤坝,打开尾部绑紧的绳子,又提高鱼狗将尾部放到塑料桶里,并用一根木棍敲着鱼狗的四周。
  鱼狗里掉出几条鱼,还有二十来条大小不等的品种不同的对虾。收获确实不多。
  不过一只举着双鳌的大青蟹让人不至于那么失望。
  青蟹很大,至少有七八两重,大概能卖二十来块钱。
  唐浩泽将鱼狗放地上掰开尾部往里面瞧了下,看到里面的东西全部出来了。他这才伸手按住青蟹的背部,从它尾部抓起来,然后随便在堤坝上拔了一根草绑住它的双鳌丢到一个网兜里。
  网兜里已经有不少渔获。有几只同样已经被绑了双鳌的螃蟹,加起来应当有两斤左右。另外还有一些沙箭和一些针鱼,那都是小鱼小虾。不过也有一条巴掌大的鲻鱼,还有几条只有两三指大的。另外还有一堆杂鱼。
  网兜可能有十斤左右的渔获,但他脸上却没半点笑意。将鱼狗随意地丢到自家鱼塭里,然后用绳子绑在岸边的一个木桩上。他就提着东西返家。
  唐浩泽家在海边防风林背后的路唐村。一路上,他遇到不少同村或者邻村赶去做海的妇女。
  看到唐浩泽手里提着的网兜,那些妇女都会和他逗趣几句。说这些鱼提去卖掉,怎么也能卖百来块钱了。
  他也笑面相对,只是眼底没什么笑意。
  一觉睡醒,从二十二年后回到两天之前重新面对家庭的窘困。在没解决掉这个问题之前,唐浩泽无法真心笑出来!
  他提着东西回到家,妹妹唐小芸正好提着空糠桶从屋后猪舍出来:“哥,今天捉到这么多?”
  “不是很多。”北部湾的鱼已经越来越少了,能在岸边设陷阱捉到这么多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但唐浩泽却无法满意,因为他需要更多的钱。“妈在家?”
  “她在给爸熬药。”唐小芸脸上马上布满了阴霾。
  唐浩泽听到这话也抿住着嘴,不过又马上笑着说:“来帮我分鱼,趁还新鲜,我拿到镇上卖了。”
  唐浩泽父亲两天之前才刚从医院回家。因为没有资料费了。
  在去年的十二月初,唐浩泽的父亲——唐郑敏在一户人家做外墙装修时,从三楼的脚手架摔下来受了重伤。
  唐郑敏在icu病房住了一周才脱离了危险期,后来又做了两次手术。但腰部受伤太重,就算是治疗好也会不良于行。
  工头赔了几万,但那远不够医疗费用。
  那个医生主治医生也有点无良。因为有内出血,动手术用的手术器材,大多是进口的。止血钳就要两三百元一个。一场手术下来,就用了几万。后来知道其中的猫咪,但后面用药也有不少进口药。每隔一天打一次白蛋白——这是额外花几百块钱买的。一瓶营养乳液要一百多。就算是在普通病房一开始一天都要近千元的花销。
  唐浩泽家不仅将之前存下准备盖房子的钱全部搭了进去,还借七八万。最近实在借不到钱了,而唐郑敏也只能是慢慢康复,就决定回家修养。但每天正常吃药,还要两三百块钱。
  唐浩泽看了一眼有些古旧的土坯房,正厅是瓦房,其它房子就是茅草房,只不过弄得比较整齐。
  他将手里的网兜放在院子里,然后进屋拿了一个红色的大塑料盆。
  他拿着盆子还没出屋,母亲孔凤荃从被烟熏得黑糊糊的厨房里出来,小声说:“老大,等会卖了鱼看有没有牛骨头,有就买点回来,没有就买猪骨头,我给你爸熬点汤。”
  唐浩泽面对眼里掩饰不住忧戚的母亲,尽量让自己笑得真一些,点头说:“妈,我知道了。”
  根据唐郑敏的医嘱,在吃药期间不能吃海鲜。最好是吃牛肉,但界门镇距离县城有六十多公里的路,只是一个海边小镇,市场很少有牛肉卖。
  不过他可以想办法。
  他的妈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勤俭持家,却没有太多的见识。但遇到突变后,她会变得很坚强,撑起一头家,最后也熬坏了身子。
  现在他回来了,不想让母亲还像上辈子一样。他希望母亲能过的更加乐观坚强一些,但不希望她像上辈子那样用她单薄的肩膀支撑这个家,最后早早离世。
  他是长子,而且他并非和外表那样只有十六岁。
  他有这个责任,也自信有这个能力。
  老天让他回到此时,或者就是让他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至于日后留下太多的缺憾。
  他提着塑料桶刚放到院子里,唐小芸马上将网兜里的渔获都倒了出来。
  网兜里的渔获种类有十多种。各种的价格都不一样,像青蟹,普通规格的能卖十六七块钱一斤,那只最大的,能买到二十三四。但其余的小鱼,大概能卖十块钱左右一斤。那些小虾,买不起价,他打算留在家里晒成虾米熬粥吃。
  一些鱼要单独分开,有些则可以放在一起。他们两兄妹很快就将鱼按大小和种类分好,又用小的网兜装了。
  唐浩泽将最大的那只螃蟹和另外两只拿出来,又拿了大概一斤左右的小杂鱼,对唐小芸说:“这些放家里!”
  “哥,家里吃鱼就行了。螃蟹还是拿去卖吧!”
  唐小芸虽然才只有十二岁,但从小懂事。她是家里最喜欢吃螃蟹的,但现在她更希望唐浩泽能多卖些钱。
  唐浩泽将东西丢到盆子里,说:“好东西当然是自己留着吃。让妈用姜葱抄了。我去买点肉回来给爸吃。”
  他说着就推了唐郑敏用的二十六寸五羊自行车出来,然后将网兜放车位挂上了。
  去镇上还有四五公里的路,他要快点出发,要不然这些鱼就不新鲜了。
  界门镇曾经弄了一个度假村,但交通实在是太差,也没多少可以玩的地方。饭荣娼盛也没能让度假村维持几年风光,那个度假村如今早已关门大吉。不过镇上因为那两年突然增加的“游客”,开了不少的主打海鲜的吃店。
  甚至有一家大酒楼。
  唐浩泽没有去大酒楼。因为他这点东西人家看不上眼。
  他找了日后口碑依然很好的陆记大排档。
  镇上的饮食生意没有以前好,但饮食消费习惯在那几年已经养成,现在还是有本地人出来找几个人一起喝点酒的。
  而且这个年代,餐饮做政府的生意就能维持下去。有一点级别的人下来,当然会去酒楼。不过很多时候,都是科员下来,这些大排档里招待正合适。
  这家陆记的老板现在还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唐浩泽赶到地头停好自行车提着东西进了门,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正坐着抽水烟筒。那正是这家大排档的老板。
  “陆老板,我听说你这里收鱼!”
  陆老板看到是一个十六七的孩子,不过他看到唐浩泽手里网兜里的东西,就说:“收。不过要看东西怎么样。”
  唐浩泽说:“我是路唐村唐郑敏家的老大。这是刚从我家的鱼塭里捉的。”
  唐郑敏曾经当过兵,镇上也有点名气,而且前段时间唐郑敏出事,镇上也传过两天。陆老板也知道。
  陆老板听说是唐郑敏家的,站起来说:“我先看看东西。”他说着进去拿了一个盆子出来。
  唐浩泽将网兜里的东西一种一种提了出来。
  陆老板检查过后,还是新鲜的,就说:“这螃蟹十七一斤,沙箭和针鱼十一。鲻鱼大的九块,小的七快。杂鱼五块。怎么样?”
  唐浩泽知道这比市场卖要便宜一些,但也比在码头上进货要高一些。这是合理的价格。
  他点头说:“可以。陆老板,你这里有牛肉吗?医生说我爸最好是吃牛肉。如果你这里有能不能换一点给我。有半斤就可以。”
  陆老板一听,马上说:“我给你匀半斤。就按我进货价给你。”
  唐浩泽马上说:“谢谢你,陆老板!我以后捉到鱼都送来你这里,可以吗?”
  “只要是新鲜的,都可以送来。只要我这里缺货的,我都收了。”
  做餐饮的,食材必须要齐全,要不然点这个没有,点那个还是没有,鬼才来你这里吃!而陆老板通常都是这样收食材的。
  未来一段时间,唐浩泽每天能捉到的鱼获都不会多。像陆记这样的大排档,是最好的买家。
  ps:
  这是今天(2018.6.22)添加的。今天,我一哥们的书上架了。书名是《业界大忽悠》。看到限免莅临本书的书友们,大部分应当是发书荒了。那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还请移步去看看。也许,那就是适合你的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