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其他>后悔无妻:前夫请矜持> 第320章 到达平凡

第320章 到达平凡

  凌晨五点半,,城市的棱角从褪散的雾里慢慢显露出来。
  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春末的微风轻轻吹着,像是想要唤醒沉睡的人们。
  薛芷夏就在这淡淡的亮光中醒来了。
  在心怡老人院呆的这两三个月里,她的身体已经生出了属于这座社区的生物钟,根本不需要闹铃,自己就会在这个点醒来,准时地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
  等她飞快洗漱好,赶到老人院门口。景钰已经坐上自己的车子等在这里了。这是两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有时候你来得早一点,有时候他来得早一点,另一个人都会默默地在这里等着。
  仿佛成了两个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小规定了。
  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培养出一对默契十足的工作伙伴。
  薛芷夏坐上车子,跟景钰一起去农贸市场采购食材。早上风冷,景钰开得稍慢。
  虽然照料中心有专门的冷藏室,里面有社区提供的各种食材。
  但薛芷夏还是觉得新鲜点儿好,老人们需要新鲜的蔬果,才有更好地胃口。
  “欸,景钰啊!”她想起了很重要的事儿,
  “最近番茄当季了,有味儿,营养也好。我记得李姨他们蛮爱吃番茄炒鸡蛋的,今天咱们多买点番茄。中午给他们炒个番茄炒蛋,下午再用糖凉拌点番茄,做个糖腌番茄。
  她想了一下:“今天天气也好,下午边在院子里乘凉边吃,吹吹风也舒服!”
  “好。”景钰有点儿感冒,声音闷声闷气的。
  “王大爷不是前天才查出来胆结石吗,这个得了胆结石啊,鸡蛋吃多了会疼。今天你分饭的时候注意点,就别给王大爷打这个菜了。他不挺爱吃土豆烧牛肉吗,一会我们去挑挑牛肉,这么早,肯定也新鲜。”薛芷夏和景钰都主要负责老人们的饮食。
  两人平日里总喜欢陪老人们聊天儿,分饭的时候也仔细注意着老人哪些菜可以吃完,哪些菜一口也没动。
  两个人对老人吃东西的喜好以及身体情况摸得相当清楚,每次出来采购都提前想想哪些人爱吃什么,哪些人不能吃什么,今天做什么菜,换着方儿地给老人们做好吃的。
  薛芷夏自小跟在薛母的身边,挑果蔬也有自己的一套,选的菜个个味道都好又新鲜。
  就像选番茄,太硬的不要,有点儿伤痕的比较清甜,尾部长得比较小的适合用来煮汤,太红的不要,最好的是红色中透着点儿桔色。
  这条路两人每天走一遍,早就跟那些摊位的老板混得厮熟,谁家的番茄好谁家的牛肉老,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挺快,今天需要的蔬菜水果就挑好了。
  两人一起把东西搬上景钰开来的车子,六点四十多,走上回去的路。
  回到厨房,景钰自己就先回去上班了,薛芷夏在锅里熬上小米粥,把蒸锅刷上一层薄油,放上切好的发了一晚上的面,接着开始在一旁洗黄瓜。
  老人们快起床了,今天的早饭是水煮蛋,小米粥配馒头和凉拌黄瓜。
  黄瓜少放点酱油醋,混着点儿泡咸菜的水,些微撒点儿白糖,味道清淡,最适合老人们吃。
  “来来来,芷夏,你洗好放那儿就行了,我来拌。你去宿舍区看看他们醒了没。主要看看一楼那个厕所地上有没有水,昨天晚上那个水管漏水了,我修不好。社区那边等会儿来人修,地上要是有水,你拿拖把把水拖了,把那个垫子拿出来,那个厕所没怎么用,但是万一他们进去,我怕他们滑倒了。”突然想起来,有工作人员赶紧说道。
  “好,那我去看看,你先做着。”
  说着,薛芷夏放下刀,利落地往外跑去。
  小米粥在大锅里咕嘟咕嘟,有人把火关到最小,接起薛芷夏放下的刀,切下的黄瓜块,青翠新鲜,很整齐,在案板上盛了绿色的花。
  早饭期间,老人们总是很乐意跟薛芷夏他们开玩笑:“芷夏,昨天说做包子,怎么还是馒头啊。”
  薛芷夏往老人面前的盘子夹了两个馒头,接过老人的话调笑:“老陈,也不知道是谁,上次两个包子,半个都没吃完。”
  薛芷夏也跟着笑:“我们跟您开玩笑呢,今天一天要吃的肉多着呢,早上油腻了对胃不好,您把肚子啊,留到中午,吃个够!”
  互助磨合,是最无言的相伴,也是最诚恳的感动。
  心怡老人院里,他们还会互相支持很久,而这恰恰会成为这里,坚实的支柱。
  薛芷夏抬起头,看见有人,在走廊来往穿梭,维持着联系。
  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心怡老人院的门扉已然敞开。
  不用步入其中,便可以窥见大厅中三三两两或聊天或静坐的老人的身影,
  偏厅是办公室,薛芷夏时不时出来跟老人们聊聊天,随时关注着老人们的状态。
  当今年82岁的杨桂芳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下楼梯,准备到楼下空地晒晒太阳的时候,薛芷夏立刻上前,接过老人的拐杖,让老人的身体重心靠到她身上,这才一步一步缓慢地往下走。
  薛芷夏改变了自己的妆容,把细碎的卷发盘在脑后,眼睛大而有神,虽然免不了岁月的痕迹,但是整个人温和的气质增加了女人的美感。
  现在她每日的工作是照顾老人们的起居,解决老人们的生活问题。但由于就住在社区这边,大部分时间都在老人院里,所以又给自己安排了很多额外的工作。
  鉴于老人睡眠不好,很早就会醒来,所以薛芷夏的作息也随着老人发生了改变。早的时候六点,晚的时候七点半。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体质不佳,所以薛芷夏的日常工作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常常注意老人的身体状况。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她甚至找社区的医护人员学了基本医疗知识,以此确保老人们在突发状况里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毕竟虽然社区中也有自设的医务室,但每日直接接触老人的,是老人院里的工作人员,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在了薛芷夏身上。
  “是个好闺女咧,心善,对我们负责着呢。”家住附近的江琼逢人就夸奖薛芷夏。
  之前的一个深夜,江婆婆感觉身体不适,但因为已经半夜,就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
  那时薛芷夏正好来查房,听见了江婆婆细微的呻吟,立刻觉得不对,在观察了江婆婆的神色之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因为抢救及时,高血压突发的江婆婆得以康复。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是对老人们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我很庆幸我可以做这个工作,如果老人们出了情况我不能及时处理,我会觉得内疚。”
  薛芷夏总是这样回应老人们的夸奖。
  他们,不同却又相同的他们,在老人院中的走廊穿梭来往,而老人们能够健康快乐,离不开悉心照料。
  薛芷夏她的工作重心是老人,老人的生活希望是他们,这就是联系,不可分割。
  有时候,尚带着几分微凉,年老的人大多眠浅,清晨六七点光景,薛芷夏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她的脑袋有些混沌,坐起身子四处望望,光线昏暗,隔壁床的张女士呼吸绵长。
  薛芷夏穿戴好衣服,推门出去,径直前往了大厅,在一块小黑板前停了下来。这块小黑板上画了一张很大的表格,里面罗列着一周七天的三餐菜单。
  今天的早餐是豆浆、蒸蛋、包子和馒头,是薛芷夏选择之后确定的口味。
  她又在大厅坐了一会儿,等待着开饭时间。
  老人院的门大敞着,大厅里摆电视正在播放着新闻,零散有几个老人坐在大厅里,静静地看电视。
  他们花白的头发,布满褶皱的皮肤,还有浑浊的双眼,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不应该是折磨,这是时光对于坚持了一生的人们的勋章,也是薛芷夏自己觉得最平静的地方。
  午饭时间刚结束不久,现在是老人们的自由活动时间。
  可人上了年纪,总是容易感到疲倦,大部分老人早已回到了房间休息,一会儿再起来娱乐活动。
  有些老人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始终精神充沛,她坐在一侧的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看电视,不过她耳朵不太好,电视的音量总是要调到很大才行。
  往昔珍贵的岁月,总让人格外感动。
  对于薛芷夏来说,过去的时光,有过的联系,令她念念不忘。
  她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而这里的老人,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九十年的漫长岁月。
  他们告诉薛芷夏有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有关于建国初期的物质匮乏,也有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动乱,还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发展。
  时代的前进,给薛芷夏自己带来了很深地感觉,生活的艰辛已经慢慢地打磨了她,但她却感谢那一段百味交杂的时光,没有那一段时光,她便不能成为现在的她。
  新闻播放完了,薛芷夏站起身,走到了大厅一侧的一个小房间里。
  这个房间是心怡老人院的办公室,这两位女性负责人与薛芷夏年纪相当,薛芷夏很喜欢这两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常在闲暇的时候与她们话话家常,聊聊过去的故事。
  有的时候谈起过去,意识仿佛放慢了,语调成了少女一样的温柔又期待。
  偶尔说:“我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还能有这样的平静呢……”
  这里,还住这六十多位这样的老人,漫长的岁月赋予了他们生命的厚重感,他们也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回忆与过去的种种联系。
  他们的故事,薛芷夏偶尔可以得知一些,但是最完整的永远在他们的记忆里,在他们的生命中,成了现实与过去之间,珍贵的联系。
  这里,是薛芷夏所知道的,在社区中发生的一切。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岁月,要有足够的幸运才能看到这些联系。因为这些联系永远都在每个角落,却因为一颗颗没有感受的心而不被发现。
  对于薛芷夏来说,这个社区是一个小小的缩影。现代社会是很复杂,很无奈,但是它其实还是存在着很纯粹的东西,存在着很平静的东西,存在着虽然不起眼。
  但在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之后可以心生感动的东西。就像联系。
  每个人都和不同的事物有着很多联系。
  而这里,社会在关怀着人,人在努力地融入社会,人与人可以平静地相处,以及薛芷夏拥有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已经度过的珍贵的时光。
  就在她全心全意的享受自己的平静地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