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重回80之大时代>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卷阅读_58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卷阅读_58

  “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完工?”李铮问道。
  包工头笑呵呵地说,“小老板你放心,方管家说了,您的器材一个半月后就到了,我们保证在您器材到之前,把这里整利落喽!”
  一个半月……
  他一天也等不了了!
  李铮给周思甜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几天后要去东京参加一个国际大会后,就立马钻进了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李铮问徐明生借的,不仅借了实验室,还借了两个研究生打下手,其中一名正是今天早上见到的那位男学霸。
  男学霸见到李铮也很惊讶。今天中午他突然接到徐院长的电话,让他和学弟到实验室帮人打下手。
  能有这种机会,张跃军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实验室和社会上的企业一样,里面的阶层划分得非常清楚。阶层顶端的是实验室负责人,也就是实验室的实际拥有者徐明生,紧接着是几个副教授级别的研究员,他们往往能独立主持一个项目,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再接下去是不能独立主持项目的研究员,他们中有资历较浅的副教授,也有努力向副教授位置上爬的讲师。最后才是他们这些研究生实验狗。
  而且实验狗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等实验狗,可以稍微参与一点项目研究,若是项目主持人高兴的话,能分个边边角角让你去做,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二作,十分有含金量了。
  二等实验狗,俗称打杂的,可以接触实验器械,可以在项目主持人或一等实验狗的要求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一般都是重复劳动,能不能混上三作得看项目主持人的心情。
  三等实验狗就别提了,找资料,找资料,还是找资料。能争取的就是四作五作的位置,说出去好听点,实际上没有什么含金量了。
  张跃军算一等实验狗了,不然也轮不上他去参加亚洲生物制药大会。而他的学弟刘孟林是二等实验狗,已经是研二了,混了两个二作,一个是sci论文二作,一个普通论文二作,在后世看,这成绩可谓凄惨,但在八十年代,已然算不错了。
  但张跃军没想到,他等了一中午,等到的不是某某教授,而是李铮。
  一个大一新生?
  你tm的跟我在开玩笑?!张跃军心里不由骂娘。
  李铮自然是看出了张跃军和刘孟林的心思,他走进实验室,戴上鞋套,脱下外套挂在衣架上,穿上实验室专用白大褂,洗手,戴上橡胶手套,一气呵成。
  换上熟悉的装备后,李铮只感觉到一阵神清气爽,他舒展了一下脖子,随后转过身来对张、刘二人说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铮。一个半月前我在《微生物》上发表了关于‘药物催化剂’论文,两星期前,我在香江大学的公共实验室成功提取药物催化剂,并与两家制药公司签订专利授权合同。三天前,我用药物公司支付的专利金买下了香江大学十公里外的菁园,用作自己的实验室建设用地。”
  李铮如此高调地将自己的事迹罗列一遍,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他明白不情不愿的实验狗和干劲满满的实验狗差别有多大。
  别看实验狗做的是一些繁琐的杂事以及不用脑子的重复劳动,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为项目主持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实验室中,实验狗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公认的事实。
  张、刘二人嘴巴长得老大,真的假的?一个大一新生……
  “我说的是不是事实,你们可以像徐教授求证。我现在要做的项目,张学长你应该有所了解。我们时间很紧,我希望两位学长能尽力帮助我,我承诺给两位二作的位置。”李铮顿了顿,“一篇有分量的sci论文的二作。”
  张、刘二人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李铮说的应该是真的,徐明生是他们的导师,没人会撒这样一戳就破的谎言。张跃军和刘孟林看看李铮,再瞅瞅自己,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哎,等等,李铮,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您,直接喊您名字行不。您说我清楚项目,什么项目?我好像并不是太清楚。”张跃军挠着脑袋,一脸迷惘。
  李铮哑然,他摘下一只橡胶手套,从包里拿出早晨关于“冻血症”的资料。
  “学长直接称呼我名字就好,这是‘冻血症’的资料,徐教授说是你收集的。”
  “额,对。”张跃军点头。
  “那就是了,大会在31号召开,我们30号就要出发,还有五天不到的时间,我打算做一点冻血症药物研究的先期工作。”李铮低头重新戴手套。
  张跃军神情呆滞,刘孟林显然还有些搞不清状况,他拿起资料翻了翻,随即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盯着李铮。
  开玩笑的吧!
  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种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平均研发年限是7-11年。
  你今天早上看到一个资料,中午告诉我,你要研究新药了??
  李铮看出两人眼中的怀疑,揉揉太阳穴,他开始怀念他的研究团队了。
  “冻血症致死是因为凝血分子异常增多,市面上已经有氨米沙丁可以针对性治疗这种情况,只是氨米沙丁不适用于二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但这至少表明,氨米沙丁的成分是可以作为冻血症药物研发的参考,我们的实验并不是毫无头绪的。”李铮耐心地解释着。
  看着两人还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他干咳一声,“当然,我是不会让两位学长白帮忙的,除了我承诺的二作外。你们在实验室帮我的时间,按小时计算,每小时十香江币。”
  在香江一个月平均工资只有一千块的八十年代,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薪金水平了。
  张跃军和刘孟林眼睛一亮,他们对望一眼,“这怎么好意思。是徐教授让我们来帮你的。”
  李铮笑笑,“按劳取酬,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保证,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徐教授是不会知道的。”
  张跃军和刘孟林闻言,面上的笑意真实了不少。管他是不是白日做梦,他们有钱拿,且万一真让他成功研制出新药了,还能混个二作,稳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两人立马说道:“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全力帮忙。”
  李铮笑着点头,随即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刘孟林,今天下午五点前,将氨米沙丁所有资料都拿到实验室,特别是其药物试验阶段的报告,找出来!”
  “张跃军,重复氨米沙丁制作过程,每一步记录下来,增减成分,观察其与凝血素反应情况!”
  “好。”
  “好。”
  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实验狗,李铮的指令一下,他们就迅速运转起来。
  ☆、第四十章
  “老师,这些我全部借走!”刘孟林将一个巨大的箱子重重地放在了图书馆的台子上。八十年代初没有互联网检索, 要查阅研究相关资料就得去图书馆借, 这也是国内科研一直很难起来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前,华国学术界与外界接触非常少, 国外的期刊文件寄进来都要经过层层检查,到了收件人手里,时效性都过了。所以李铮是非常佩服这个年代的科研工作者的,他们几乎借助不到一点外力, 艰难地在黑夜中一步一步摸索,科研成果的产出耗费的时间精力都要比同时代的国外学者要多得多。
  图书馆老师惊讶地看着这几乎半人高的箱子,推了推眼镜, “这些……都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