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崇祯窃听系统> 第514章 上下一心

第514章 上下一心

  而在耀州驿,多尔衮已经领军赶到,和多铎、岳托以及豪格等奴酋一起,把耀州驿围了个水泄不通。
  两军会师,这些奴酋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而其他建虏,则是高兴地欢呼起来。可以说,在这辽东大地上,已经难得有一次,建虏的欢呼声有这么响亮了!换句话说,建虏的士气,算是涨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
  多尔衮看着耀州驿中飘扬着的明国皇帝的旗帜,如释重负地感慨道:“这一次,总算是逮到了一条大鱼。此战打赢,我们大清应该就能翻身了!”
  “多亏了摄政王运筹帷幄,才有如今这大好局面!”多铎听了,毫无负担地捧了一句。
  对于他来说,多尔衮好,那么他也就会好。
  岳托和豪格听了他这话,要是换成以前的话,少不得会讽刺几句,破坏一下,不过此时,他们两人却没有这个意思,都是笑着盯着耀州驿的明军,那眼神,就仿佛是猎人看着笼子里的猎物一般。
  多尔衮看着他们两人的反应,心中明白的很。只有自己带着大清不断地打胜仗,就能把他们都给压服了,以后不管自己想要干什么,只要胜仗够多,够大,谁都没法反对自己的。
  这么想着,他收回思绪,转头对身边的几个大清亲王说道:“本王刚看了,围困耀州驿的工事还不够。不要怕麻烦,就像以前围大凌河城之时一样,围墙,壕沟全都要有,绕耀州驿一圈。一圈不够,就两圈,一直要确保明军不管用什么法子,都是徒劳。免得明军狗急跳墙之下,被明国皇帝突围逃走!”
  崇祯四年的时候,建虏进攻,祖大寿防守大凌河城。当时,皇太极虽然有强攻的条件,但是,却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用了围困之法。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把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最终第一次逼降了祖大寿,何可纲也在这一战中被祖大寿杀了。
  而如今的耀州驿,并不大。虽然明军用偏厢车之类扩建了防线,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比当初的大凌河城要大。用上这一招,不但轻车熟路,而且多尔衮相信,这是对付有很强实力的明军,又能保证耀州驿的明军连一个人都别想逃走!
  听到他的这话,其他几人都点了点头,这样是最稳妥的。
  于是,这个活就立刻分配了下去。
  没说的,这种体力活,以前有汉人包衣来干的。但是,大清这边的汉人包衣,在崇祯十二年初,从关内掠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补充。如今的汉人包衣更是逃得逃,死得死,剩下的那些,大部分都被孔有德要了去,给大清开荒种田去了。
  因此,如今这个体力活,就由蒙古人和其他部族的人来干了。至于满洲族人,他们战力最强悍,自然是防备耀州驿里的明军见势不妙,趁着围城之势还没全部完成之时狗急跳墙。
  不过,建虏显然是多虑了。
  崇祯皇帝在众多将领和监军的簇拥下,就在耀州城头上,喝着茶,看着城外的建虏在忙碌,并没有丝毫担忧害怕之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监工,在盯着城外建虏干活呢!
  当然了,崇祯皇帝不担忧害怕,但是建虏的这个阵势,让众多将领却是心中没底。这种担心,以先一年在辽东的贺人龙和曹变蛟为最。
  看了一会之后,贺人龙便试着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莫非还有援军正在赶来?”
  如果有援军正在赶来,内外夹击,倒也是打败建虏的好计策。这是贺人龙的想法。
  但是,崇祯皇帝却是微笑着摇摇头道:“没有多余的粮草物资了,朕没法再调军前来。”
  “……”贺人龙一听,顿时傻了,那现在怎么办?
  曹变蛟见此,想着皇上的英明神武,便连忙奏道:“陛下是另有安排?”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嗯了一声。
  其他将领,虽然基于对皇上的信任,并没有其他想法。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也终归是有点好奇,不知道皇上要出什么法子来打败这么多的建虏?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表情,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想着周围都是自己的心腹大将,而且说出来也不怕泄密了,当即微微一笑道:“是时候给诸卿说说了。”
  一听这话,不管是这些总兵,包括周围的监军,锦衣卫校尉等等,几乎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皇上到底有什么奇思妙策?
  崇祯皇帝之前安排吴三桂去执行救援加捣乱的任务时,自然是要赏给他一颗甲级窃听种子的。此时,他已经通过窃听种子知悉了吴三桂那边的情况。
  众人期盼之下,就听崇祯皇帝说道:“朕已派京营吴三桂领骑军三千五百余骑,千里奔袭建虏在辽河平原的粮仓,汇合孔有德一起打下铁岭,并威胁沈阳。如果朕所料不错的话,估计用不了几天,建虏这边就会得到沈阳那边的急报了!”
  说到这里,不管众多将领的诧异,他用手一指城外那些建虏又道:“这支建虏想要围死耀州驿,首先就得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行。卿等看看,建虏人数比我军多一倍不止,而这就恰恰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原本奴酋就想着孔有德那边收获之后能支援一部分粮食过来,其他粮食都用于过冬。但是,如今是都没了……”
  孔有德已经回归大明的事情,只有卢象升和崇祯皇帝知道而已,因此他们一听有孔有德为内应,而且建虏集结了这么多兵力在耀州驿,那辽东腹地的空虚可想而知,顿时,他们一个个都大喜过望,皇上这是釜底抽薪的绝户计啊!建虏中招却还不知道,依旧在沾沾自喜,这领兵用谋的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的,还怎么打?
  他们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却还在继续说道:“你们再看,城外建虏军队中,蒙古人的士气明显要比建虏低一些。等沈阳那边的消息传来之后,就算奴酋咬牙要坚持,但那些蒙古人肯定知道建虏要完蛋,必然是不会再跟着送命。如果城外军队只剩下女真人的话,又能有多少?”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再次环视他们,微微笑着说道:“前面的路,朕已经给卿等铺好了。这一战而灭建虏,朕不强求,但是,至少朕要看到,建虏的尸体,从耀州驿一直铺到海州,能做到么?”
  这时候,众将又是恍然大悟。原来皇上领军撤回耀州驿的用意,就是在等建虏退军的时候,可以从容掩杀建虏步军,再上演一次之前的追杀!
  这次皇上的计策,有内应,有正兵,有奇兵,有进有退,早挖了大坑在那里等着建虏,可以说是完全牵着建虏的鼻子在走!设身处地地站在建虏那边想想,周边所有人竟然发现根本应付不了这些连环招数。
  想到这些,所有人不由得对崇祯皇帝再次心悦诚服!也因此,他们一个个都在期盼着,建虏绝望的那一刻,快点到来。
  当然了,这个时候,建虏还以为他们的人生,已经到了巅峰时候了。
  原本岳托、豪格和多铎的手下,就已经有挖过壕沟之类,这次再动手,就简单了一些,把以前的那些壕沟连起来而已。
  建虏头目不断地在给手下打气:“多挖宽一分,明军逃走的希望就少一分!”
  “多挖深一分,消灭的明军就多一个!”
  “多挖一条沟,明国皇帝就是瓮中之鳖!”
  “……”
  听着这样的口号,还真别说,动力确实足了一分。至少在这个时候,建虏上上下下的士气,倒是很高的。
  不过,也有隐忧。
  这不,几个奴酋回到中军大帐,岳托就首先对多尔衮说道:“我军中粮草不足,需要调拨一些了!”
  “我那边还剩三天,可眼下他们都去挖沟了,估计只能支撑一天了!”豪格一听,立刻跟着嚷嚷道。
  多铎听了,只是简短地说道:“还能支持四天!”
  三个人中,就他损失了步军,因此吃东西的嘴最少,粮食就剩得多了一点。
  多尔衮听了,顿时就皱了眉头。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岳托却又补充道:“如今已经入秋,如果没有精粮喂养,战马估计要损失不少了!”
  多尔衮一听,脑袋又痛了下。不过眼下正是大好时机,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因此,他立刻便回答道:“本王带来了一些,分一分之后,应该都能支持个十天。至于马料,此战应该也不用太多战马了,如果不行,就集中给精锐骑军用吧,其他战马,杀了也能让大清将士们吃顿肉。”
  带来的粮草,连支撑个十天都难以保证,这对于一支大军来说,绝对是灾难。战马没法保全,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毕竟养马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十天,怕是不够吧?”岳托沉默片刻之后,脸色严肃地说道,“别到时候明军的粮草未用尽,我军的将士,就开始饿肚子了!”
  豪格听到,裂开嘴巴,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呵呵,真要这样的话,就被明狗笑话死了!”
  多尔衮看着他们两人,伸手摆摆,示意他们不用担心,对他们说道:“阿济格已经到海州,他也能带些粮食过来。另外,本王已经有交代过,恭顺王那边收获之后,立刻运粮过来。如果粮食不够,就再让他运,不管如何,一定要坚持到这场战事结束!”
  辽河平原,是大清的粮仓,大清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粮食,将从那里产出,这一点,在场的几个人都是知道的。
  因此,在多尔衮说完之后,岳托立刻便说道:“想必这个时候已经都收完了,运过来也需要时间,应该派人去催催才好!”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道:“这个自然,本王立刻派人去催!”
  说完之后,马上派出信使。
  等这事忙完,多铎才开口说道:“等围困明军的工事修完之后,可以减少一部分军卒的粮食供应,这样又能坚持一些天!”
  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多尔衮点点头道:“围困之势一成,本王就巡查军卒,一些不适合打仗的军卒就让他们先回去,只留下足够对付明军的精锐即可。如此,也能节省一些粮食。”
  说到这里后,他忽然提高了声音,露出一些笑容道:“不管怎么样,我大清须得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打赢此次战事,赢得大清的将来!”
  听到这话,想着如今局势非常有利,几个奴酋也就一起轻松了不少。
  于是,他们就又对这次的战事进行细节上的商讨,比如说,明军会在什么时候突围,是不是在等晚上还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防守漏洞,什么地方要加强防御等等。
  然而,建虏显然白费心机了。夜间防御的加强,结果却是一夜无事,明军压根就没有突围的迹象。
  这让多尔衮心中有了一丝忧虑,因为这个情况,实在是有点不正常。
  确认了探马散到方圆百里之外,一直没有明国援军到达之后,多尔衮稍微松了口气。
  看着耀州驿方向的明军,他不由得又想起了他一生最为耻辱的一战:塔山之战。
  那一战,是他被明国皇帝领兵围住。当时他的想法是,第一时间突围,结果却中了明军的埋伏。
  之前的时候,他想着是有内奸。可是,无论如何却查不出内奸。他就在想着,该不会是刚好被明国皇帝算到了。
  明国皇帝应该对塔山之战也印象深刻,他估计是想着他要是马上突围的话,自己这边会有准备,让他突围不成。因此,明国皇帝反而是先按兵不动,假装不会突围的样子,等到自己这边防守松懈下来,才突然开始突围?
  多尔衮这么想着,感觉也有可能。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耀州驿里面的那个明国皇帝,他总觉得有点不安。
  还没想出到底哪里不安时,就听到有动静传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