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仙侠>帝御仙魔> 第一章浮沉不知命北面见安王(上)

第一章浮沉不知命北面见安王(上)

  炎夏将尽,凉爽秋风拍打着北方的山野,碧色山林不知何时已然点缀上了些许黄叶,农夫在田埂休憩时望着硕果累累的庄稼,眼睛里满意的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住,心里已经开始憧憬着粮满仓禀的美好景象。
  通往青州城的官道上烟尘溅起,一支二十多骑的队伍正在埋头赶路,队伍前面的数名官员身着青、绿色文官袍服,腰间悬挂着铜鱼带,为首两名官员则是身着绯色官袍、佩戴银鱼袋。
  官道旁庄稼地里的农夫听到动静抬头,看到这支队伍后观望了一会儿,脸上有倾羡敬畏之色。但他并不觉得奇怪,很快就收回了目光。
  稍有见识的农夫,已经能够大概分辨出这些官员的品级,穿青绿色官袍的不会超过六品,若是主政一方撑死也就是一个大县的县令,着绯色官袍的则是四五品的大员,少说也是州里的高官。
  这些时日经常看到这样的队伍,从官道上往青州城赶去,农夫们已经习以为常。最近平卢有大事发生,消息稍微灵通的百姓都能打探到一二,听说安王要向中原用兵去打朱温了,从各方调动了超过百万兵马,这可真是了不得。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州县必然要紧密配合,调动物资民夫,往前线运送粮秣辎重。有传言说,安王趁着给各州县布置任务的机会,召集了部分州县的要员到青州接见,要亲自犒赏他们的辛劳。
  大军出征,士气为先,不仅是三军将士要奋勇杀敌,后方文官也要积极备战,没有士气他们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保障物资供应?那可是需要加班加点甚至夜以继日的。
  要激励士气,无非就是赏罚二字。安王这个时候亲自接见、犒赏州县主官,虽然略显仓促,但也不失为恰当之举、必要之举。
  秋风飒爽,阳光却仍旧炽热,队伍中一名浓眉大眼的青年官员满头是汗,他听到道旁农夫们的议论交谈声,转头看了对方一眼,目中反常的流露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他名张文策,字坤行,时年三十二岁,是魏博节度使辖下卫州卫县县令。
  卫州不是魏博治州,卫州刺史府也不在卫县而在汲县,但卫县却是正经的大县,跟普通县令官拜七品不同,张文策是正六品的官阶,地位可谓显赫。
  卫县之所以人丁稠密,是因为地方富庶,而卫县富庶的原因只有一个:它位在运河之畔,永济渠西端就在卫县境内沟通黄河
  然而成也富贵败也富贵,富庶的卫县让张文策地位非凡,却也给他带来了诸多隐患,如今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灾祸。
  方才他看道旁的百姓时,之所以面带忧虑之色,是因为被他们的话勾起了心事。
  “安王召集地方官员前往青州城,可不只是为了犒赏我们......赏罚赏罚,有赏有罚才能激励士气、掌控人心,而我却注定是被惩罚的那一个。”张文策想到这里,不由得面色愁苦。
  张文策是正经青年官员,能够官拜六品主政卫县,证明他政才不差。事实上他将卫县治理得很好,自上任以来勤于政事夙兴夜寐,几乎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所以虽然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县中百姓已经在称赞他的贤名。
  然而对于任何官员来说,把事情做好并不是收获政绩、得到升迁的最重要因素。张文策虽然还算年青,但出仕已经多年,非常清楚只有上级认为你好,认为你有前途,你才是真正好才会真正有前途这个道理。
  他能在三十二岁就做卫县县令,就说明他之前做得不差,巴结好了上级。
  张文策虽然出自儒门,但并不是只知道嚷嚷着仁义道德,却不知变通的迂腐书生。迂腐书生在治世姑且难以立足,更别说乱世了。
  张文策一向的处事准则,是既要做好父母官,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前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儒生的起码道德坚守,也是张文策的为官底线。不能为民做主,他这身官袍穿的不踏实。
  同样的,在这个基础上,他遵守官场规则,该收的礼收,该送的礼送,该奉承上级也绝对不含糊,虽然有时候会感到恶心难受,但他能忍。
  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毕竟有些上级官员的嘴脸,有时候实在是比粪便还要臭,装孙子并不是一件谁都能做到的事。
  他的父亲在临终前,曾拉着他的手问他:“是独善其身容易,还是兼济天下容易?”
  他回答:“独善其身易。”
  他父亲问为何。
  张文策答道:“独善其身只需安居书房,兼济天下却要奔波劳力。”
  “不,你错了。”他父亲摇了摇头。
  弥留之际的老人家郑重告诉他:“嘴上喊着仁义道德并不费力,喷为非作歹的官员一脸唾沫也很简单,跟恶吏小人划清界限甚至是书写文章唾骂他们也不难,充其量无非是不掌权柄、家无余财罢了。很多时候还能收获不错的名声,被乡人敬重,甚至是登上儒门贤人、俊彦榜,受到后人称颂。”
  “真正难的,是把仁义道德大同理想埋在肚子里,对为非作歹的官员笑脸相迎为他们鞍前马后,跟恶吏小人同坐同行与他们把酒言欢称兄道弟。最难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坚守着儒门士子的抱负,能解百姓之难、能救百姓之苦、能为百姓带去福祉,让他们安居乐业、仓禀实而知礼节,报答君王知遇之恩!”
  张文策良久无言。
  老人家枯瘦的手紧紧抓着张文策,望着房梁喟然叹息,“做沽名钓誉、安贫乐道的清流何其易也,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能吏何其难也!此身可以随遇而安并不算本事,此心能承苦难才是真俊杰!”
  “坤行啊,你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学了那么多治国策,你不去做能吏,百姓怎么办呢?我辈读书人,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功在社稷,利在百姓,才不枉为读书人啊!”
  老人家说完这些话,就再也没有睁开过眼。
  临死时,他都使劲儿抓着张文策的手。
  ......
  张文策一直记得父亲的谆谆教诲,片刻不敢松懈。
  他身在宦海,一直在寻找做官和做事、为上和为下的平衡点。在之前的那些年里,他一直掌握着这个平衡点。
  然而平衡总有被打破的时候。
  很多时候平衡点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张文策以为他能一直站在灰色里,然而一入官场深似海,特别是又恰逢乱世当道,当他想要继续保持自身颜色的时候,却发现眼前的路已经是非黑即白。
  一切都发生在这半年。
  卫县不仅是富庶之地,还是危机重重之所。
  危险来自于黄河彼岸。
  与卫县隔河相望的,是义成军节度使的治州所在地——滑州。卫县县城距离滑州很近,只有区区数十里。
  滑州义成军节度使毗邻汴州宣武军节度使,自打朱温到任以来,义成军节度使就被朱温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成了对方的坚实羽翼。平卢军出兵河东中期,宣武军曾联合义成军陈兵黄河之畔,意欲渡河北上。
  那些时日,卫县县邑笼罩在战争阴云中,每天都有许多土豪乡绅和平民百姓,惶急的来县衙询问情况。大家都清楚,宣武、义成两军一旦渡河,卫县首当其冲,必然遭受兵祸贻害,人死财没。
  那段时间张文策坐立难安,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后来因为平卢军攻势太顺,朱温见河东已经无机可趁,便挥师东进,去攻打青州,卫县侥幸得存。
  得知义成、宣武两军撤走后,跟那些相拥庆贺的百姓不同,站在城头遥望黄河的张文策心有余悸,久久不能平静。
  义成、宣武两军这回是撤了,但是往后还会不会来?
  卫县距离滑州太近了。
  义成军若是派遣精骑渡河,一日就能冲到卫县城下。
  义成军毕竟是藩镇军,有许许多多练气期的修士,他们若是来急袭卫县,以卫县那点可怜的兵力、微小的修士力量、低矮的城墙简陋的城防,根本不可能防御得住。
  对方只需要一波攻势,卫县防线就会被攻破,根本撑不到援军赶来。
  义成军会来吗?
  张文策眉头紧锁。
  朱温跟安王敌对,义成军又是最早投靠朱温的藩镇,而且卫县富庶众所周知,就算义成军不会轻易攻打魏博,可他们会不会剽掠卫县,杀人抢钱?
  张文层沉默肃立了半日,直到天黑才下城。
  他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保护卫县百姓。
  于是他整顿军防。
  亏的是他之前会做官,得到上级看重,也做了许多实事,被百姓称颂,权柄和威望都极大,所以这件事他做的很顺利。
  短短一月,他就招募了三千青壮,一面修缮县邑城防,深挖沟、高筑墙,一面在黄河沿岸修建防御工事,构建预警烽燧线,甚至是组织乡里百姓做应对战争的必要演练。
  结果是花钱如流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