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秘宋> 第二百四十七章办法(上)

第二百四十七章办法(上)

  人总有弱点,这是一个无可质疑的事情。
  除非评书、话本里人物,否则真实的人,总归是会有弱点的。
  只不过,有一些人,很擅长把这种弱点隐藏起来。
  刘瑜自然也有弱点,他喜欢美女,喜欢美食,喜欢骏马、华衣;
  甚至他会担心自己体质太弱,而犯上一场感冒,在这熙宁年间,一命呜呼。
  但其实他最为致命的弱点,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事。
  那就是数十年后就会到来的那场战争。
  他在尽一切自己的努力,希望能为这国家做点什么,至少在数十年后那场战争到来的时候,让这大宋略留一点脸面,让这百姓,稍少些苦难。但他从来不敢暴露出自己的这种忧患,因为,他不想被当成一个疯子,特别是高呼“天命不足畏”的王安石,把持朝政的现在;特别是他只是区区七品官的现在。
  所以他只能暴露出,他所能暴露的弱点,那就是苏九娘和王苘。
  这个的确也是困惑着他,无解的难题。
  张若水来访,当然不是因着和刘瑜的私交,他的到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咱家真的有个主意,不知道子瑾是否愿意听下去?”张若水面对于刘瑜的讽嘲,并没有生气,老太监微笑着,仿佛那全然不是他能知道的事一样,他只是一再地,提出自己的善意。刘瑜无法拒绝的善意。
  刘瑜深吸了一口气,颇有些愤慨地说道:“还请公公赐教。”
  “死。”张若水的回答很简单。
  简单得刘瑜想一巴掌扇死他。
  “苏家女,王家女,谁与子瑾情深,愿意为了让子瑾不为难,而不要正妻名份的?”
  刘瑜咬牙道:“这不是她们愿不愿的问题。”
  这是王家和苏家脸面的问题。
  “所以,便有了咱家这个解决的办法。”
  “只是她们之中,有人肯成全子瑾,一死了之,便没有这问题。”
  刘瑜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他是真的怒了。
  这不是扯蛋吗?
  难以割舍,就让其中一个人去死?
  这是人干的事?
  如果不是张若水马上接着说下去,哪怕他是入内副都知,刘瑜也绝对会扑上去,饱以老拳的。
  “子瑾听咱家说完。”
  张若水不慌不忙,自己给自己续了一杯茶:“例如说,苏家女死了,但其实她仍活着,只是她成了某个苏家旁脉的女儿,等纳妾之后,她仍然可以认苏老泉为父的,这个,大家面子上说得过去就成了。”
  听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刘瑜一下子就明白了。
  士大夫的女儿,怎么能给人作妾?
  但要是旁支的女儿,自然也就无所谓。
  所以苏家女的死,只是户口本上的死。
  实际上她的户籍被转到苏家旁支上去,这就顾全了苏家的脸面了。
  但当然,对于当事的女性来说,损失就很大了。
  正妻和妾,这年代,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天壤之别,至少在法律层面上。
  妾就是玩物啊,士大夫之间,可以相赠的玩物。
  这年代就是这风气啊。
  比如历史上侍候苏东坡到老,无论他宦海浮沉起落,始终不离不弃的妾。
  苏大胡子到了自己老婆死了,也不肯给这妾一个名份,由此可见一斑。
  并且户籍移到旁支去,以后如果刘瑜对她不好,她要找娘家诉苦,也得看娘家愿不愿意理她了。要是以苏东坡妹妹的身份,嫁到刘家,刘瑜对她不好,苏东坡发作,那是天经地义,苏东坡不管,那圈子里的风评,难免就会有一些闲言闲语了;可成了旁支的女儿,到时假如苏东坡不管,基本也就那样了,没人会说啥,旁家的女儿,隔了好几层呢。
  等于说,所有的风险,都是这“死”的了女孩来承担。
  刘瑜摇了摇头:“张公公,我说不出这话,我也不能忍受,她们之中,哪一位,去做这样的牺牲。这不是我所要的幸福,我心很乱,以后再向公公赔罪了。”
  这就是逐客了。
  张若水笑嘻嘻地起了身,拱了拱手:“子瑾真情义。只是这般拖下去,必有人提亲,子瑾如何自处?”
  这话也不是说笑,比如秦少游,就一直对苏九娘很有意思呢。
  “那我也只能祝福她们。”刘瑜的眼眶有些发红,但他最后还是很坚定的这么说道。
  张若水被震到了,他没有想到,刘瑜会做这样的割舍。
  就算他是一个太监,他却也明白,刘瑜这份情义,不是占有,不逾纲常,但却能打动人心。他说不出“爱情”这两个字,但便是张若水这太监,也能为此而感动。
  在内廷地位尊贵的入内副都知,愣了半晌之后,竟正了正衣冠,向着刘瑜长揖及地:“今日方知,子瑾是至情君子!若水受教了!”
  然后身负上命的张若水,没有再劝,便辞了出去。
  连着还想说些什么的童贯,也被他一并扯走。
  似乎感觉,在刘瑜面前再提这种话题,是一种,亵渎。
  在他们走后,刘瑜黯然而泪下。
  他无法选择她们之一的哪一个,他更不愿让她们去做这样的牺牲。
  也许这个时候,狂奔入内来的李宏,倒是给了刘瑜一个逃避的机会。
  因为李宏送了一封信。
  信很短,只有三行字:
  “鬼章青宜结死了,刘庆也会死。
  刘庆死了,我会死,你也会。
  我不想死,我也不想你死。”
  就这么三行字,没有题头,没有落款。
  字绝对的难看,就是上过两年私塾的蒙童,都能写得比这字强一百倍。
  刘瑜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瞎征亲笔写的信。
  青唐的瞎征。
  当年跟他一起,共过生死的兄弟。
  这封信看上去,看上去也很有一些兄弟情份。
  至少信里面说了“我也不想你死”。
  但刘瑜把它扔在案几上,冷哼了一声,双手在犹有泪痕的脸上,用力地搓揉了一阵:
  “谁送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