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蚍蜉传> 13勾心(一)

13勾心(一)

  位处四川东北角的夔州自古便号称川东咽喉,其地扼守江关,为四川东面之门户,“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南宋王应麟亦曾以“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形容夔州的紧要。
  与川北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同,因着三峡群山险峻异常,要从四川东面去湖广,水路最称便捷。自奉节登船顺大江而下,过滟滪堆不出一日即可至湖广。唐代诗仙李白甚至有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叹咏。白帝城即在夔州的首府奉节,而江陵则为湖广重镇荆州府的治所。两地相隔千里,一日当然到不了,然而通过这种夸张,从侧面也可看出夔州水路的畅通发达。
  只是,对赵营而言,想走水路通过夔州,不现实。
  夔州设立之初,便作为川东军事屏障而存。明廷在此地设有瞿塘卫,十分重视。其军事思想便是以瞿塘卫为中心,周遭并以云阳的前锋营、大宁的大宁营、万县的天生城等军镇营寨拱卫守护,相望守护,从而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军事禁区。
  崇祯七年,张献忠由郧阳入川,“犯夔州,贼不得入”。同年,“归州贼自来虎八千人走蜀,刘承缨遣支罗百户杨名世,败之巫山赤溪铺,斩自来虎”。另有群贼屡攻夔州无果,“一路还楚,一路经自通江经百丈关、阳平关入甘肃”。无不顿挫夔州城下,可见其地之险要难攻。
  赵当世量力而行,不认为依靠赵营目前的实力能顺利拿下夔州,再走水路进湖广。但出川迫在眉睫,也无法继续逗留原地,裹足不前徒失大好时机,所以思来想去,与昌则玉等人定下了个迂回之策。
  所谓“迂回之策”,顾名思义,重点就在那个“迂”字上。怎么迂?赵当世的想法是,走陆路,而且是夔州的陆路。
  夔州虽说以水路为主,但那只属于通衢大道的范畴。实质上,奉节以西,夔州的山势还算平缓,山路也远没有三峡那么陡绝难行,故而对北、南、西三个方向,均有陆路可通。赵营当初,便是翻过了西面的宕渠山,再北上进入了夔州府内的达州。这条路,赵当世还要再走一遭。他的计划是以达州为中转站,到达达州后,不再如几年前,向东经新宁、万县进入施州卫,而是转向北走,先到东乡县,而后,自东乡一路北行,直抵川陕交界处的太平县。
  实质上,这条出川的路线,也并非赵当世首创。早在崇祯七年,就有“兴安、汉阴流寇由东乡、太平入川”的事例。赵营中不乏混迹辗转多年的老兵,他们也有好些曾走过这条路。譬如景可勤就走过,昔年他就是与其他营头从太平县流窜入川,数败后归附了张献忠。张献忠等营“未破夔州,由大宁、大昌至巫山,旋至开县、云阳,而东江、东乡、新宁、仪陇、广元”,景可勤等其他流寇渠首才得以在川中开枝散叶,成了摇黄贼的前身。是以,比起其他将领的满腹疑虑,茅庵东、景可勤、杨科新这些“川中老贼”,反倒对赵当世的决定未感任何吃惊。
  崇祯十一年三月初,时隔三年,还是那个赵营,又一次兵临达州城下。
  现任的达州知州看来也是个硬骨头,早先一步将兵民聚到了城中,很有死战到底的模样。但三年前的兵灾给达州城造成的极大破坏至今仍存在后遗症。别人看不出,赵当世这种战场老人一眼就能瞧出城池的破绽。想必这知州以前没打过仗,并不知道看似修整完善的城垣防御系统实则纰漏百出,不符合最基本的战场规则。真要打,赵当世有信心在五日内再度坐上达州衙署的太师椅。
  只是,他却没有在此地死磕的打算。据探查,达州城戍兵统共千人不到,勉强加上临时征召的民兵,顶多二千人。这点兵力,对赵营是完全构不成威胁的。强弱之势显而易见,赵当世相信达州知州也看得出实力相差悬殊。故而,只要赵营不打达州,达州当也无胆主动过来撩拨。
  赵当世更在意的,实在达州东南面的梁山县,犹记昔时,梁山县会同云阳前锋营、天生城谭氏等会兵进攻赵营的盛大场面。只是到头来功亏一篑,不但三地联军被赵营打得土崩瓦解,就连联军的“盟主”、梁山县实际上的主事人、涂家的家长涂原也成了赵营的阶下囚。有此过节在前,梁山兵与赵营实可谓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在抵达达州的次日,赵当世就接到了军报,报称梁山县有异动,一支兵马已到新宁县附近观望。看来,梁山兵报仇之心不死,仍想着一雪前耻。
  郭如克曾与梁山兵交过手,深谙其部技战术,主动请命出击,放言称不但要击灭新宁的这支梁山兵,更要直捣黄龙,将梁山县也拿下来,并将梁山涂家杀个鸡犬不留,好从此教人知道挑衅赵营的后果。
  先讨军的前营是赵营的定海神针,赵当世轻易不会动。这次也不例外,虽然知道挫败梁山兵的难度并不大,但赵当世依然拒绝了郭如克的请战,原因无他,没有必要而已。战争从来都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却不是必须,一味穷兵黩武最终只会自取灭亡。放眼当下,夔西地区,除了梁山兵,再无其他成建制、成规模的部队能对赵营造成威胁。赵营此阶段的目的在于快速转移,在此方针指导下,一切会对行军造成阻碍的军事行动都应该摒弃或是再三考虑。只凭梁山兵一支孤军的体量,亦难以真正牵制住赵营的脚步。
  基于这种考虑,赵当世认为以放弃全军前进的代价与区区千余梁山兵周旋,得不偿失。且不论梁山县内堡寨纵横,防御体系极为完善,十天半个月啃不啃得下来还两说,就算郭如克大发神威,当真一举攻取了梁山县,又有什么用处?徒耗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罢了。赵当世现在关注的,只有整个赵营发展的局势,至于那些个私人恩怨,姑且都放在一边。
  不过,赵营可以不管梁山兵,但看梁山兵的动向,反很有一副拼死一搏的姿态。做好准备,不必担心梁山兵会对大军造成严重的损伤,可如此一来,时时防备身后的威胁,赵营的行军速度势必将受到极大的拖累。这也是赵当世不愿意看到的。
  如何做,才能不被拖入战争的泥沼,同时又能安稳地抽身而去?
  赵当世想到了涂原。
  说起涂原,倒也是个传奇。自打当年被侯大贵突袭俘虏,他待在赵营,粗算也有个三年两载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从前期的顽抗不屈、绝食抗议,逐渐演变成了勉强生存,直到现在的安之若素。与三年前相比,现在已年逾耳顺的涂原固然清瘦了不少,在不断的随军锻炼下,却是更加精神矍铄。涂原想的很开,早已打消为君王“死社稷”的想法。所以,能在赵营坚持三年,形相愈发清癯,这不仅是身体上适应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平和。赵当世有时到后营走访,也会和他聊上几句。若是不知情的人很难想象,原本该势不两立的二人,居然能谈笑风生。后营有不少妇孺,她们平时没事,也喜欢聚到涂原处听他扯闲。每次,都是到了散归的时候,她们才会一拍脑袋,“哦”一声提醒自己,这风趣幽默的老头依然还是一介俘虏。
  话归原处,留着涂原,是有原因的。比如当下,他就能派上大用场。
  赵当世认定,比起三年前争斗引发的旧怨,梁山兵之所以至今不死不休,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定家长涂原是给赵营害了。毕竟,被凶残的贼寇掳去,多年音讯全无,任谁都不会认为家人会有好下场。解铃还须系铃人,能让梁山兵打消这种复仇念头的,非涂原本人莫属。
  一个人,足以使一场兵灾消弭无形。如此便宜卖卖,何乐不为?
  “涂老,吃了这杯酒,当我困你三年的赔礼。”赵当世微笑着,端起小酒盅,敬涂原道。
  灰须灰发的涂原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得知了自己明日就要回梁山,双颊微微泛红,容光焕发。他点点头,一饮而尽,叹气道:“你养我三年,也费了好多粮食。我这老身子老骨,愈加精实了,又如何当得起你的赔礼?”
  赵当世笑笑道:“涂老说笑了。困涂老于此,迫不得已,还请涂老回去后,容情一二。”
  涂原“呵呵”笑了,眉目间甚是慈祥,可是赵当世不经意间,目光却掠到他双眸中透出的一丝凛冽的杀气。赵当世心中“咯噔”一下,移开视线,只作不见。
  “话说回来,我这人都老了,回去又派啥用场?族中年轻后生,个个年轻俊彦。我这老掉牙的回去,还指手画脚些什么?”
  赵当世不知该怎么回答,讪讪道:“涂老年高德劭,回去梁山,涂家必然兴旺发达。”
  “呵呵,兴旺发达的好呀。生一窝窝的涂家崽子,好到时候让你这些贼寇一勺烩了痛快吗?“涂原原本缓和的语气至此陡然一转,极尽锋锐,赵当世心头一震,不由抬眼看去。只见眼前,涂原早已满脸通红,皓发皆张,状若金刚怒目。
  “涂老,你这是......”赵当世轻咬下唇,右手不自觉按住了腰间的刀柄。
  “狗崽子,实话与你说了。你困我三年,我忍你三年,今日答允回去,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我涂家!”涂原咬牙切齿地说道,每一声,都竭力压低声音。可越是这样,那长眉之下犀利的眼神,以及紧绷到扭曲的面部肌肉,更让赵当世心中戚戚。
  “我赵某仁至义尽,涂老如此想,赵某已无能为力。”赵当世冷言说道。
  涂原的脸面似乎蕴含了无限的怒气,而那通红的脸庞便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令赵当世不得不暗自握紧了腰刀。然而,正当赵当世感到涂原的愤怒一触即发之际,涂原的脸色却在一刹那突然平和了下来。如同从天际跌落至深潭,涂原的表情也在几个呼吸间平静到如一潭清泉般平静。
  “酒吃够了,老头子也要睡了。”涂原面如冷霜,拂袖而去。
  赵当世任他离去,没有半句言语。独坐案前,他心中就像有头猛虎在扑腾。在某一个瞬间,他几乎要弹身而起,传令郭如克即刻出兵踏平梁山县,不过,这样的冲动还是随着更多的考虑而慢慢淡薄下去。
  “哼,你能为了你涂家人的性命考虑,难道我便做不到为我赵营子弟考虑?”如此一想,赵当世登时云淡风轻。
  次日,涂原便由赵营兵士“护送”到了新宁。此前双方就已有往来,但当涂原真正出现的那一刻,新宁梁山兵自上而下,无不潸然泪下。他们大多是涂家以及受到涂家恩泽的子弟,对涂原这个涂家的家长的感情自非对待寻常长官可比。负责此次俘虏交接的赵营军将,见此场景,也都嗟叹不已。
  接到涂原的当日,除了留下少许兵力在新宁观望戒备,梁山兵绝大部分都即刻撤回了梁山县,这情形在赵当世的意料之中。和赵营相仿,梁山兵也不打无目的之仗。他们出兵的理由正是为涂原复仇,如今涂原安然回归,梁山县上下心满意足。对于拖延赵营这种既不在职责范围内,也超出自身能力的作战目的,涂家及梁山兵们从未想过。
  计划达到,夔西的这颗绊脚石兵不血刃就给移除,赵当世心中甚悦。只是,赵营的路仍遥遥无期,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三月中,赵营全军从达州开拔,历形同虚设的东乡县,踏上了前往川陕交接太平县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