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宋枭> 第104节

第104节

  “关大哥一死,七星寨与朝廷算是彻底决裂,不再有招安的可能。”楚天涯说道,“此前,力主招安的是关大哥,他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这条路是错误的。同时也给七星寨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团结河东所有的义军,一致抗金救国。”
  焦文通不说话,冷笑。
  楚天涯不着急,继续道:“关大哥之死,与其说是死于义气,死于慷慨,死于官府的无信无义,还不如说是死于七星寨的分裂与隔阂。七星寨里的情况,二哥比我清楚。你们智士无双猛将如云,兵强马壮气势如虹,值此乱世,正当用武之时,可成就一番事业。到头来却档不住朝廷的一道招安圣旨之威。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你们貌合神离,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思想,缺乏真正的信念?——说得再明白一点,一山不容二虎,关大哥与焦二哥,究竟谁才是七星寨真正的领袖,或许你们自己,也不是那么清楚与明白!”
  焦文通继续沉默。
  楚天涯再道:“于是关大哥自刎了,用意其实颇深。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他不希望你以他为念,而落入了姚古和种师中的手中;同时他也不可能出尔反耳,既然接受了招安,就不会再次出逃。关大哥一向有着自己的原则。同时,七星寨里一山二虎的状况终于不复不存在,他希望焦二哥能够率领七星寨的兄弟们走上一条明路,而不再因为顾忌兄弟感情而左右徘徊。同时也可以看出,关大哥对你,对七星寨的所有人,真的是有着极深的感情。他宁愿自己一死,也不希望你们步他后尘!——记得萧郡主曾经说过,关大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福同享,有难他当。现在,楚某算是亲眼见识到了。可惜,却没有机会再见识了。”
  “你说够了没有?”焦文通的声音虽轻,可是明显有了一丝杀意夹杂其中。
  “还有最后一句。”楚天涯微然一笑,说道,“众兄弟们推举我为西山大首领,我不敢自专,此事还需得焦二哥点头才行。”
  “你太得起焦某了。”焦文通淡然道,“不过好在你没有惺惺作态的说什么,要将大首领之位让与焦某。”
  “那种虚伪的事情,楚某还干不出来。再者,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想瞒,也瞒不过焦二哥什么。”楚天涯微然一笑道,“目前青云堡内,已经聚纳了十万众,共有劲兵八万余。兵强马壮家业兴隆,但也正是百废待兴的用人之际。十万人当中,除了孟德与马扩此前招纳的人马和七星寨的兄弟,还有王荀从太原带出来的三四万胜捷军、太原厢军和百姓们。在这当中,七星寨的人马是中流砥柱。如果没有你的支持与首肯,楚某要当这个大首领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七星寨的人也会左右彷徨心中没底。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只想提醒焦二哥一件事情,现在你不能只想着自己一个人,你身上还背负着关大哥的遗命和七星寨所有人的希望,你还有重任在身。男人大丈夫就当重情重义,有爱有恨有血有肉,固然是可钦可佩。但是如果一味的沉湎于个人的情感而弃一切于不顾,未免太过自私与狭隘——我话说完了。焦二哥,请自行斟酌。”
  说罢,楚天涯就站起了身来,准备走。
  焦文通浓眉重拧,将几页纸钱捏在了手中,拳头骨骨作响。
  “你站住!”
  “二哥有何话说?”
  “你说你将成为西山之主,却要焦某出山在你之下”焦文通直言快语道,“焦某此生只服过两个半人,一个是焦某已故的父亲,另一个是大哥,那半个是我的授业恩师陈|希真!——你有何德何能,让焦某对你俯首称臣?”
  楚天涯不禁心中一喜:好嘛,焦文通总算肯当面说出心里话了!还好,他总算是个率直磊落之人!
  焦文通也站了起来,身材高大的他比楚天涯高了半个头,美髯飘飘凤眼斜睨,居高临下的着着楚天涯。
  楚天涯迎着他的目光看着他,微微一笑道:“就凭,楚某可以带领河东义军走向一条正确的生路,成就一番事业。而你焦文通,不能。”
  焦文通脸上的表情,瞬间定格。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的话,楚某先行告辞了。”楚天涯抱了抱拳,“端午佳节,青云堂上——众头领共推西山之主、排定座次分领职事!”
  焦文通眯着眼睛细抚长髯,静静的看着楚天涯一步步离去。
  萧玲珑与汤盎走上前来,两人都是大气也不敢出,左右站在焦文通的身边。
  “小妹,你信他么?”焦文通突然问道。
  萧玲珑禁不住轻轻的颤了一颤,一时没反应过来。
  “看你如此犹豫不决,显然是不信了。”焦文通的脸上浮现出冷笑。
  萧玲珑深吸一口气,“我信!”
  焦文通微然一笑也不搭话,依旧跪在了关山的墓前,祭拜烧纸。
  “你们二人,随他去吧!”
  第163章 后生可畏
  十天过去了。
  这段时间的青云堡,就像是顽强的种子吸到了滋养的春露,怒放出惊人的活力,朝气蓬勃万象更新。
  小苍山一役后,从太原与七星寨新加入了五六万人,使得青云堡的家业瞬间成倍的膨胀,光是安置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在短时间内修建起这么多的房屋,自然是不可能。于是楚天涯召集众头领商议,决定重新启用荒废的和尚洞,把那里做为青云堡的辅翼与分支。
  在张独眼的时代,和尚洞达到全盛。那里名为“洞”,其实是一个建在山腹之间山寨,内部也如同青云堡一样有房有舍。张独眼败后和尚洞树倒猢狲散,一度荒弃。现在正好加以整饬之后用来安置大量的兵马。
  马扩曾经在这里担任过头领,对此处甚为熟悉,于是当仁不让的成为了青云堂在和尚洞分堂的头领。与他同去的,还有王荀。二人既是挚友又同为胜捷军的军官,因此容易共事。他们就带着归顺西山的胜捷军和太原百姓们,在这里开辟了分堂,重建山寨操演兵马,听候青云堡号令行事。
  马扩分走了这一支人马后,青云堡的压力骤减。十天的时间之内,砍伐树木无数,数十座土窑日夜不息的烧制砖瓦,修建房屋。从七星寨前来投奔的人马与太原军巡们,陆续得到了安置。整个堡内的区域分划也更加明确与清晰,军区与生活区错落交织,堡内的喽罗们既是军士,也是住户与劳动力。
  在划分“军区”的时候,楚天涯早就有意识的将步兵、骑兵、役兵和女兵分开,并且已经与几位大头领将来的职责划分进行了挂钩。比喻那四五千名太原军巡,他们既然号称“楚家军”,自然就不会再有第二个主人,只能是楚天涯的亲勋部队。于是他们的驻地就离青云义节堂、也就是楚天涯的住处最近(这有点御林军的味道)。而追随萧玲珑出走太原前往七星寨,现在又归附了青云堡的八百夜叉女兵,她们的驻地就比较僻远独立附近没有太多其他的军士驻地,耶律兄弟率领的契丹骑兵是青云堡内为数不多的精锐骑兵之一,只有他们离萧玲珑的驻地比较近。
  此前跟随关山投靠官府,与焦文通从七星寨带出的三千亲兵,则被规划在了一处安置,共有七八千人。在楚天涯的设想中,他们将来就是焦文通的亲勋兵马。
  此外,还有将来隶属于孟德和薛玉驻地,每个驻地内都有类似和尚洞的“分堂”建制,各及大小头领围绕着分堂的“堂主”们居住,统一执行由青云堂发出的号令。
  规划十分严整,大有一点“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意思。
  近十万人,如同将几栋房子全部拆成了砖瓦沙土然后平地重建,可谓是一记大手笔。短短的十天时间,楚天涯在孟德等人的竭诚辅佐之下,将所有的事情有条不紊的铺展开来。
  西山的这副家业,一脱此前的山贼土匪之气,渐渐显示出它独有的“楚氏风格”——严整、规范、激积、奋进!
  与此同时太原那边,刚刚遭受了一场大败的朝廷王师则是一片暮气沉沉,哀兵满营。
  小苍山一败,朝廷针对河东制定的“收编义军、以匪抗金”的战略大计全盘崩溃,许翰麾下的王师也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七星寨原本已经归顺的八千人马,加上胜捷军与太原厢军近三万人,集体出逃,顺带着还拐走了一万多百姓。更为可恶的是,他们几乎没有给许翰留下一颗粮食、一寸布匹、一把刀刃!
  现在太原城外虽然还是驻扎着几万收集起来的残兵,但他们非但没了兵器就连饭都吃不上了,就像是一只老虎被拔了牙齿、剁了爪子然后还不给饭吃,哪里还有战斗力可言?
  许翰清楚,这一次就算他不撂挑子,他的仕途也走到尽头了。于是,他很识相的主动给朝廷上书请罪,说明了太原这边的情况,并“以死担保”并反复强调,只有原太原知府张孝纯能够“一解河东危急”,极力向朝廷推荐张孝纯来代替他主持河东军政要务。
  六百里加急的奏折,很快就送到了东京朝堂之上,当场就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惊哗,甚至可以说是风暴。
  就在昨天,官家还在朝堂之上不厌其烦的当众夸奖过许翰“办事得力不负朕望”,希望百官以他为榜样。今天许翰就送来了这样的一份成绩单,登基不久的大宋官家想死的心都有了。
  朝廷王师在小苍山,以这样一种方式完败给了几个山贼草寇,这在官家大臣们看来,简直比输给了女真人要丢脸可恨得多。仿佛在他们看来,在战场上输给女真人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输给几个暴民,那简直就是天理不容!
  楚天涯的名字,第一次隆重的响在了大宋的朝堂之上!
  许翰的确不失忠直之名,他没有像一些庸官俗吏那样忙于推卸职任或是慌报军情,而是将他知道的、经历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官家做了汇报,并泣血上谏,提出了眼下唯一能够缓解河东危机的办法——联合义军,共抗女真!
  他对张孝纯说的那句话,也出现在了上奏给官家的奏折之中——西山楚天涯,‘可抚不可剿,可用不可信’。当务之急,是要稳住西山、利用西山,团结河东的一致力量抵御金国入侵。
  到这时候,那颗炫目一时的朝堂新星许翰,算是彻底倒台了。倒许派也好、挺许派也罢,都很默契的不再针对许翰这个没有价值的人展开任何争论与较量,而是将标的指向了另外一人——楚天涯!
  这个连天子都惊动了的响马头子,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名声雀起了。但通过许翰详细介绍楚天涯的履历,官家与大臣们才恍然大悟——看来这个姓楚的,才是那个主导太原所有大事件的幕手黑手,现在,他才终于站到了前台!
  又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许翰提出的“可抚不可剿,可用不可信”十字方针,总算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归根到底,官家与朝廷就是不想、也无力再派出大部队来征剿西山,并看中了现在那一群“悍匪”们的强大战斗力。既然西山打出的旗号是抗金救国保境安民,那么正好,就利用他们在边境去对付女真人好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得利的,自然是坐山观虎斗的人。
  离端午佳节只剩两天时间了,西山上下在热火朝天的做着准备。端午节在河东本来不算是特别隆重的节日,但对现在的西山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因为在端午这天,西山十万豪杰就将推选出他们的大首领!
  青云堡忙着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午时,山下来了一批不速之客,被巡山的喽罗们截住。来人自称是“楚天涯故友”,特来拜访。喽罗们却认出,来者就是原任的太原知府张孝纯,于是马上回报青云堡。
  楚天涯得知消息后,不禁甚感意外:张孝纯怎么来了?
  询问之下得知,张孝纯一行人也就十几个人,并无兵马护卫,还特意带了一些见面的礼物。来意,只说是“拜访故友”。
  楚天涯心想,原本张孝纯是被许翰拿下的,现在能够重获自由,说不定就是太原那边的局势有所变化,不如就听他说说什么。再者,二人虽然各为其主阵营不同,但总算也曾经在太原之战中共患难过,见一见也是无妨。
  于是,青云堡摆开阵势,擂鼓鸣号人马布阵,并派了美薛郎率领一支装备精良的仪仗骑兵,下山接引张孝纯入堡。
  楚天涯故意如此大张旗鼓,一来是要向官府示以军威;二来,也是为了向西山上下所有人表明,他楚天涯绝对不会私下与官府勾搭什么猫腻,以免众人猜忌。
  这其实也是七星寨的前车之鉴,楚天涯不想在他们曾经摔倒过的地方,再摔一次。
  张孝纯一行十数人,除了几名驾车拉着见面礼的军仆,其他的都是太原府治下的官员,其中还有几个邻近州县的县令父母官。他们受张孝纯的邀请(或者说是命令)一同结伴而来“拜访”西山,可谓是胆战心惊。
  看到青云堡如此兵强马壮声势隆隆,随行的十数人当中,有一半以上脸都被吓白了。就怕今日有来无回,被这群凶悍的响马剥了皮煮着吃了。
  只有张孝纯气定神闲,一路上还与薛玉谈笑风生。因为只有他心中有底,就算是各为其主彼此对立了,以楚天涯的为人,也绝对不会把他怎么样。再说了,他今日此来,本就是出于“友好”的目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何惧之有?
  楚天涯穿上了那套曾经太原之战时用过的涂金脊铁甲,独自一人驻马站在青云堡的大门中央,静静的等着张孝纯。
  城门两侧,金鼓齐鸣彩帜飞扬,声威澎湃气势磅礴。
  张孝纯虽是强作镇定,心中却也禁不住惊叹不已:想不到区区的一个响马山寨,能有如此严整的格局与盛壮的气势,简直比朝廷派出的正规王师还要威风凛然!
  一眼看到了立马站在大门中央的楚天涯,张孝纯的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微笑,由然赞叹出声:“如此英武!……王都统的眼光当真不差,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第164章 坐地起价
  楚天涯将张孝纯一行官员们请进了青云堡里,在堡内来了一个简单的“观光”,然后就到了青云堂。
  到这时,那些随行的官员才安下了心来,知道不会被这群山贼们“煮掉吃了”。
  此时,青云堂上已经聚集了西山上下的所有头领,共计一百多人,整齐的候在堂上。楚天涯与张孝纯一踏进堂内,就听到齐唰唰的抱拳声。
  “寨主!!”众人一同参拜。
  倒把张孝纯等人吓了一跳。
  “张知府与诸位不必紧张。”楚天涯笑道,“诸位来得巧,刚好敝寨正在召集众头领,共商端午大事。并非是为诸位摆出的鸿门宴。”
  张孝纯放松下来,笑道:“君非霸王,我非沛公,何来鸿门之宴?——只是不知贵寨这是在准备什么大事?”
  楚天涯笑了一笑,“告诉张知府也是无妨。端午佳节,敝寨就将推选出大首领。”
  张孝纯与众官员脸上顿时浮现出愕然的表情,不约而同的心道:你楚天涯不就已经是大首领了么,就连远在数千里外的天子都知道,还选推什么?
  张孝纯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会提出一些触及他人家事与隐私的傻问题,只是呵呵一笑道:“那下官可就真是赶巧了。今日略备了一份薄礼,权当是提前恭贺西山大首领的见面礼!”
  “好说,多谢。”楚天涯笑道,“诸位,请入席!”
  堂上已备酒宴,张孝纯与众位官员依次入席,酒肉陆续呈上。
  楚天涯已经坐在了居中的主位上,身后有一面壁挂用红绸盖着,分外醒目。张孝纯看到后嘀咕了一阵,心中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便端起酒来走到楚天涯身前,“子渊,下官敬你。”
  “知府太客气了。”楚天涯端起酒起身还礼。
  直到现在,张孝纯都还没有表明来意,楚天涯也没有去问,全当他是以故友的身份来做一次私人拜访。不过,张孝纯随行带了许多其他的府县官员,楚天涯也叫来了全寨上下的所有头领。显然,这并不是故友私会该有的阵仗与规模。
  两人其实都是心照不宣。
  只不过,现在青云堂上虽然平静,但张孝纯隐隐感觉到,在座的众头领当中有不少人是一直怀着敌意在盯着他们。他知道是时候挑明来意了。楚天涯故意召集所有头领共聚一堂,弦外之音就是要将他的来意公之于众,不想跟他进行什么私下的磋商。
  “其实今日下官造访西山,有两层用意。一为拜访故友,共叙旧情。”张孝纯的声音并不大,可是他刚说完这半句话,全场突然诡异的安静了下来,一两百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张孝纯不由自主的神经一紧,到了嘴边的话也生生的咽了回去。
  楚天涯摆了摆手微然一笑,“张知府,你我出身入死患难之交,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在场的都是我兄弟,并非外人。”
  “嗯。”张孝纯点了点头,暗吸一口中气,放下酒碗挺直了腰竿说道,“二来,也为公事。”
  陆陆续续响起一片放下酒碗的声音,所有人都放弃了酒肉,全神贯注的盯着张孝纯了。
  楚天涯微笑的点头,“何样公事?”
  “不瞒子渊,下官已被朝廷赦免,并官复原职,仍旧担任太原知府。”张孝纯往身后的那排座位指了一指,“这几位随行的同僚,分别就是榆次、阳曲、太谷等县的知县。我们此来的目的,就是想代表官府与西山平息干戈握手言和,共抗金贼保境安民。”
  大半头领都感觉挺惊讶,官府要员亲自上山来主动找响马求和?在绿林上混了半辈子,这样的事情还真是闻所未闻!
  “这是好事啊,早该如此了!”楚天涯笑着上前几步,说道,“张知府与诸位知县亲自上山前来,足见讲和之诚意。其实很早以前我就一直希望太原的官府与河东义军能够团结一致。此前太原之战,就是因为有了各方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赢得了胜利。只是可惜,刚刚赶走了金人,官府就开始对义军们卸磨杀驴了。这还真是挺让人寒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