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_分卷阅读_127
但这种选择,他根本没考虑过,程卿去哪儿,他就去哪儿,这不是应该的吗?
国子监的权贵子弟多,他若不跟着进去,程卿被欺负了也没个帮手!
……
俞三走后,程卿的日子果然过得很安静。
承平九年悄无声息就到了。
正月还没过完,已到了程蓉的周年祭。五老爷赶在年前和内务府搭上了线,一个并不挂在程氏名下的织坊,成了内务府的供货商。
程卿略问一问,五老爷就发了脾气,不许她插手这些商贾之事。
“卿哥,今年乡试,你要全力以赴,叔爷没有别的念想,也就指望着你们这些小辈能有出息,你可不仅是在为了自己而考。”
说的程卿沉默。
她的确不仅为了自己在考。
生活不是戏本子,拒绝了纪家的提亲,大娘子至今也没寻到什么好亲事。
那个稍微出格的大娘子又缩回了安全线以内,重新变回了循规蹈矩的闺阁小姐。田庄还在管,却不曾再去过乡下,也从不提起纪皓。
程卿不知道大娘子这变化是挑战世俗规则遇挫后的反应呢,还是假意顺从,让柳氏心安。
大娘子甚至不再坚持那个未来丈夫“不纳妾不许有通房”的要求了。
但随着年龄增长了一岁,上门的媒人给大娘子说的亲事还是越来越差。因她二十岁没有定亲,二娘子和三娘子也不能定亲,这是不行的,族里的女眷很为程卿一家操心,已有人向柳氏建议,要么就不要再挑了赶紧把大娘子嫁出去,要么就越过大娘子,先让二娘子、三娘子有着落!
外面的人说话可难听了,说程卿家是专养老姑娘。
说到底,还是程卿把门户撑得不够高!
——她真的需要快一些了,今年的乡试,只许成功不得失败。
第189章 :崔家隐患(1更)
承平九年二月,程卿满十六岁。
这一年的时间好像过的特别快,程卿基本上放下了所有杂事,要在八月的乡试中奋力一博。
她的起步比别人晚,寒窗苦读的时候也比别人短,但读书这种事除了努力,也真的要讲点天分,程卿觉得自己天分可能比不上孟怀谨,却也是超过南仪书院许多同窗的。
五月份时,程家的下人发现纪皓在杨柳巷打转,吓得赶紧告知柳氏。
柳氏也没让人打搅程卿温书,为母则强,自己就把此事处理了——她都不需要去见纪皓,只需派人给纪家送个信,纪家人自然会把纪皓带走。
不过柳氏也奇怪,这拒亲都半年了,怎么纪皓还没放弃?
也不知纪家是怎么和纪皓说的……别人家的事,程家也管不着,兼祧是解不开的死结,柳氏将纪皓视作洪水猛兽,生怕他闹出动静会影响到大娘子。
如果有合适的人家,柳氏恨不得立刻将大娘子出嫁。
大娘子都二十岁了,柳氏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边是视若亲女的继女,一边是只比继女小两岁的亲女……
最后还是李氏给她吃了颗定心丸:
“莫要担心,等卿哥乡试后,我为她们姐妹保媒。”
横竖都是已经耽搁了,早几个月出嫁和晚几个月出嫁有什么区别吗?
李氏倒有合适的人选,不过姻亲求的是强强联合,程卿只有一个秀才功名还是差了些。
叫李氏这么一说,柳氏也没那么慌了,一家人就盼着程卿乡试顺利!
家里没给程卿压力,程卿自己心里明白。
七月,南仪书院就给所有乙字班的学生放了假。考籍在外地的学生提前两三个月就动身回乡了,考籍在本地的也需要去府城准备应试。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都考三天,每一场都不再单独放榜,考中举人的就登“乙榜”,因为放榜之时桂花飘香,又称为“桂榜”。
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九。
但在七月底,程卿就已经到了府城做准备。
这时候,谁要是水土不服生个病,就要再等三年,大家都是小心又小心,情愿早早来府城备考,也不想出个什么意外。
司砚和司墨都放下了别的事,一起到府城陪考,此时任何事都是次要的,唯有程卿的乡试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从京城回来,程卿就经常收到孟怀谨的信了。
考前最后一封信正是七月初收到,给她说了许多应考的心得嘱咐她静下心应考。
这一次,族里来应考的也有好几个,程珪、程瑁皆在其中,都与程卿一起住在五房安排的房舍里。
周恒也不必去挤喧闹的客栈,作为崔家的准女婿,崔家也在府城给他安排了清静的小院应考,虽然还不知要娶崔家哪位小姐,这准女婿的待遇周恒是提前享受到了——按崔彦的说法,这一次乡试周恒若是不中,就将崔家的庶女许给他,若是一下中举,结亲照旧,结亲的对象却换了崔家嫡小姐!
崔彦还说过,若是周恒在乡试中排名靠前,不仅要嫁嫡亲妹子给他,还要想办法带周恒一起去国子监。
这令程卿极为羡慕。
商人身份地位虽不高,钞能力却十分管用,她若是像崔家一样有钱,也能给自己定制养成三个姐夫,还怕姐姐们嫁的不合心意么?
现在倒稍有家底了,却哪里还能再等几年呢,可恨刚穿过来时不仅穷,还有令人退避三舍的坏名声,求着别人收她当小弟都机会渺茫,别说她自己去收小弟了!
程卿羡慕崔彦。
崔彦此时在老家,正在和崔老爷提要求。
崔老爷长得白白胖胖,圆圆的肚子让身上的绸衣高高顶起一块,看上去十分和气,崔彦没减肥前就和他爹宛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现在站崔老爷身边就没那么像了,但崔老爷还是最疼他。
原来疼,是因为崔彦是嫡子。
重庶轻嫡是乱家的祸头,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家都不会那么干,崔老爷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自然也不糊涂,美妾是纳了一堆,却最敬重正妻,也最看重嫡子。
不过那时候疼崔彦,是因为崔彦占了嫡子的位置,就是换了别人投胎到崔太太肚子里,崔老爷也一样疼。
真正待崔彦不同,还是崔彦表现出读书的天赋。
承平七年给崔家考回了一个‘秀才’,如今更要下场考举人,崔老爷颜面有光,又指着崔彦以后为崔家改换门庭,现在自然更疼他。
崔彦说要去国子监,崔老爷一口同意。
国子监好啊,比南仪书院更能结识到有来头的同窗。
崔彦说要带周恒一起去,这下崔老爷没有一口答应:“一省一府的‘贡监’名额都有定例,把你送去国子监还行,再送一个周恒……有点难。”
困难是困难,崔彦让他爹想想办法,崔家资助周恒,一百步至少走了九十步,难道还差最后一点?
“那可是我嫡亲的妹夫!”
崔彦这样给他爹施压,崔老爷马上反过来哄他,“好好好,为父想想法子,你先专心应考。别管你还是周恒,都得中举,不当举人,崔家再有钱也花不出去。”
安抚了崔彦,崔老爷一面托人打听“贡监”的事,一面与崔太太商议嫁女的事。
听崔彦的意思,周恒这科应是能中举。
若能中举,崔老爷就打算把嫡出的崔五娘嫁给周恒。
若不得中,就嫁庶出的崔三娘或者四娘。
嫁嫡嫁庶,嫁妆标准都不一样,崔老爷自然要与管理中馈的崔太太商量。
崔太太也愿意见着周恒考中,好把自己嫡亲的崔五娘嫁过去……崔家是有钱不假,官宦之家却轻易不与商户结亲,富商家的女儿不愁嫁,但想高嫁也是很不容易的,像周恒这样年轻有前途的读书人,在崔太太眼里也是很好的女婿人选了。
好女婿当然要留给亲女儿,难不成要留给小妾生的?
这边崔老爷和崔太太商议,不慎就被来给崔太太请安的王姨娘听见了。
王姨娘就是崔三娘和崔四娘的生母,早些年是极为得宠的,还生下了崔老爷的庶长子崔大郎。
听见崔老爷在里面说周恒中了举就娶五娘,没中就在三娘和四娘中挑一个嫁过去,王姨娘气得手抖——她儿子是庶出,所以不如崔彦,她忍了。如今女儿嫁夫婿,也要捡正房挑剩的是什么道理?
第190章 :轻松乡试游(2更)
王姨娘忍着气,说自己给太太做的抹额忘了要回去取。
回到自己院子后才忍不住哭了。
崔家姨娘和崔家的小姐们并不住在一起,到了晚上,崔三娘和崔四娘来看生母才得知了这件事,母女三人说起来,少不得抱头哭一场。
王姨娘就怨自己不该做妾,让儿女都矮人一头,崔四娘替生母拭泪,恨恨道:
“与姨娘何干,是正房欺人太甚!”
嫡母待她们都是面子情,平日里她们如何恭敬孝顺都没用,有好的婚事还是会留给嫡出的五娘。
女人只会怨女人,这事儿让崔家大郎听说后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根源不在崔太太,在崔老爷。
是崔老爷太偏心了。
原本就常说,他们这些庶出的将来都是帮扶崔彦的臂膀,等崔彦展现出读书的天赋,更是不得了。
崔彦若能科考入仕,他们更不配当崔彦的兄弟了,全是给崔彦干活的掌柜!
崔大郎冷笑,“等那周恒中举,父亲把三娘、四娘许给他也罢了,若不然……”
王姨娘被儿子两句话说的心惊肉颤,她直觉儿子要做些不好的事,她本想开口阻止,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老爷实在偏心啊!
做妾的让着正妻是应当,她生的儿女也姓崔,凭什么也要事事相让?
正室有正室的立场,小妾也有小妾的想法,任何妄想着妻妾和美的男人都是天真,妻和妾的矛盾永远无法调节,不为自己争,也会为儿女去争。
崔家的隐患早已埋下,嫁女争夫一事只是提前让隐患浮起。
崔彦对此一无所知。
崔老爷答应要把他和周恒弄去国子监,崔彦就安安心心备考了。
八月初九为乡试第一场,八月初八就要提前进场。
乡试的验身也比之前的考试都严格,崔彦提着考篮进场,小小一个号间,三面遮挡,正面无墙。
两张木板横在号间,高的是答题放试卷的桌子,矮的那张则是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