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娇藏> 娇藏_分卷阅读_145

娇藏_分卷阅读_145

  一帮廉家的婆子仆人急急要去救人,却被王府的侍卫按住,动弹不得。
  廉姨妈没想到青天白日之下,竟然有这等不蒙面的抢匪,只又气又急,惊叫连连,可是还是被几个丫鬟婆子三下五除二的将衣衫脱下,甚至连戒子手镯簪子等各类首饰也未被放过,尽数被撸下去。
  虽然她们也带了换穿的衣服,给了廉楚氏,可是廉楚氏何曾受过这等气,只披头散发地嚷嚷着不活了,临死前也要寻了族长给她寻了公道。
  而在树林之外,柳眠棠接过了廉姨妈身上的衣服和首饰,一一细察。这蛊乃是南蛮的活物,听赵泉的意思,应该是养在水里的。
  可是在廉姨妈身上并无水壶水袋之类。就算有人真的在廉姨妈身上动了手脚,她不知如何盛装,发现不了也是枉然。
  忽然她眼光一定,落在廉姨妈的玉镯上。这玉镯不知是什么水种,晶莹剔透,对着阳光看里面仿佛真的有水一般,一看便甚是昂贵,像廉姨妈这样爱慕虚荣的,定然是要日日戴在身上。
  她也不知廉姨妈的这些东西里是不是夹带了邪物,也不敢带到别庄上。,于是将廉姨妈的衣物和首饰分别装入密封的盒子中,只将玉镯拿在手中,命人去请镇南侯过来。
  此时崔行舟与赵泉急急赶到了树林外,赵泉接过玉镯细看了几眼,道:“此镯有些蹊跷,里面好似真的有水。”眠棠道:“我怀疑里面可能有母蛊,只是玉镯质地硬脆,一旦碎裂就不易查找了。”
  赵泉道:“此事简单。”
  只见镇南侯拿出一块质地细腻坚韧的帕子铺在药箱上,放上手镯,又在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拿出一个瓶子,在玉镯上倒了一些黄色粉末。过了一阵,擦去粉末,掏出一根银针轻轻地在手镯上钻孔。不一会功夫,细软的银针居然在坚硬的玉镯上钻出一个小眼,玉镯里果然有水流了出来。
  赵泉将手帕拿在眼前仔细查看,半响后终于发现手帕上有个沾上了粉末而现形的透明之物,小的几不可辨。赵泉兴奋道:“这便是母蛊。以前虽未见过,但听那位异人说起,母蛊色透明,细小难辨,就算摆在常人面前也发现不了。有了母蛊,我便可以消去蛊毒了。”
  崔行舟阴着脸,叫人将还在哭闹不休的廉楚氏带上马车,暂时送到城中王府里押着。她的随行人员也一律带回去,免得走漏了风声。
  别院中,崔行舟和崔芙李光才坐在太妃身旁,崔芙握着太妃的手一直流泪不止。
  崔行舟一边照看太妃,一边盼着眠棠回来。等眠棠进屋,将发现母蛊的事说出,崔芙也是松了一口气,同时对廉楚氏的恶感也达到顶峰。
  因为母蛊在身,赵泉并未进入别院,而是由崔行舟安排到距别院不远的一处屋舍,连夜用母蛊调配解药,半夜时分终于调制出来,连忙送来给太妃服下。
  等天明之时,子蛊被解药消融,太妃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只觉得自己不过长睡了一觉,怎么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尽在身边了?
  尤其是眠棠怀里抱着的那个小娃娃,白胖可爱,鼓着小脸,咬着糕饼吃呢。
  太妃这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亲大孙子、只心中欢喜得不行,萎靡的精神也振奋了许多。
  赵泉细细查看了太妃的身子,除了因为长期昏迷,身体有些羸弱外便无什么大碍了,下面的侍女婆子尽心,日日给太妃按摩身子,肌肉萎靡得也不算厉害,好好调养一番,便可根除余毒了。
  而太妃则是不住口地催促眠棠将小熠儿抱过来给她看。
  崔行舟见母亲确实好转后,转身骑马回了眞州王府,去了关押廉楚氏的院子。
  廉楚氏刚被关起来时,还不住口的叫骂,但是被关了一晚,王爷王妃对她不闻不问,莫说饭菜连水都未喝上一口,心中也是有些惊慌,不知发生何事,嘴上因为干渴上火,起了一圈的燎泡。
  见崔行舟进来,她顾不得摆长辈的架势,连忙上前握着崔行舟的手道:“王爷,您总算来了,也不知你那王妃犯了什么邪,大白天的,就让侍女把我拉到路旁的林子里,将把我衣服首饰都扒了,还关在这里。我那可怜的姐姐醒来后知道她妹妹被如此对待,说不得会难过成什么样子。”
  听到她又拿太妃说事,崔行舟心头怒火更炽,一把甩开廉楚氏,冷声道:“本王已经查明,太妃并非染了风寒,而是有人蓄意加害。你那玉镯便是加害太妃的工具,里面可藏着做引子的母蛊呢!给本王老实交代,蛊毒何人给你的,你又是如何下毒的。如若说不清楚,你便是谋害太妃的主谋,本王必将你一家人都斩除干净。”
  崔行舟心中杀气腾腾,脸上自然也是万张杀气。
  廉楚氏却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你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我哪来的毒?又怎么会加害我的亲姐姐呢?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她一脸的震惊,哭得也声嘶力竭,并不像做戏,好像真的不知情。
  一直立在屋外等着的眠棠这时倒是走了进来,看着哭得凄惨的廉楚氏问:“你说你不知情,那你倒是说说,你手上的玉镯子是何人给的?”
  廉楚氏抹着眼泪道:“那镯子乃是我家侄儿前些日子求我办事,特意孝敬给我的,听他说这玉镯乃是在乐山大佛下,请了高僧开光的,不可轻易易主,戴了也不要摘,如此戴满一年,才可承接佛光,对身子大有裨益……我原也不信,可是看那玉镯子当真是水种的好物,便也戴着了……谁知……谁知……饿是当真被奸人害了!”
  说实在的,那蛊培养不易,就算再土司苗寨里,也不是寻常人能得到的。
  廉楚氏虽然心眼多,爱占便宜,可她若下毒还可信,但还真没本事弄到这等刁钻的毒物。
  崔行舟看从哭天抹泪的姨妈这里也问不出什么了,便派人去抓捕她说的那个献礼的侄儿,如此顺腾摸瓜,总得抓住幕后的黑手才好。
  可谁知不一会派出的人便回来了,说那个侄儿昨日去花柳巷子里包粉头,结果跟人争风吃醋,跟另一位酒客打了起来,混乱之中,他的胸口被刺了一刀,当场就流血过多而死,那凶手也跑得不见踪影了。
  第176章
  这位侄儿意外而死,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凑巧,可是崔行舟却觉得也太过凑巧了。
  与其说那侄子时运不济,倒不如说他是被杀人灭口。
  如果推断正确的话, 廉姨妈也不过是被人利用了的蠢货。
  再说廉姨妈被扣在了王府里, 廉家人自然是要出来找。待廉含山跑来询问王爷可曾见过廉楚氏时,崔行舟也未隐瞒,径直说了廉楚氏犯下的勾当。
  廉含山闻听脸色大变,可是嘴上却说:“她……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犯下这等谋害亲姐的勾当!她……她是被人利用的啊!王爷, 看在她是你姨妈的份儿上,就将她先放回府里吧。”
  可是崔行舟也脸色阴沉道:“她几次三番为了私心来我府上搬弄是非。这次若不是因为她又为了你们廉家的子侄的事情来求我母亲, 我母亲也不至于中了蛊毒, 差点一命呜呼。她虽然是我姨妈, 却毫无长辈之风。我总不能因为这个姨妈, 失了自己唯一的母亲……廉大人, 你若不能秉正家风,那么我这个晚辈代劳时, 就别怪我不给你脸面了!”
  廉含山听懂了崔行舟话里的意思, 他绝不允许廉姨妈以后再出现在自己母亲的面前。若是将廉楚氏扭送到官府里公办, 那么她必定背负杀人的名声, 到时候自己和儿女们的可就都完了!
  虽然廉含山平日里被廉楚氏辖制, 显得有些软弱,可是骨子里到底是廉家的当家人。当下,他咬了咬牙,只跟淮阳王保证待回去之后, 便以廉楚氏身染重疾的借口, 把她送到老家的庄园里去,只让家奴看着, 再不能返回眞州就是了。
  崔行舟听了,眉峰不动道:“若是廉大人能管好自己的夫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她以后若是再搬弄风声来我府上,到时候,你可别怪我心狠起来不认亲戚!”
  廉含山听得脸色煞白,只起身命人扭了廉楚氏,堵上她的嘴,匆匆拎提上了马车。
  当天夜里,那马车就直奔河埠头,再一路送到了乡下的庄园里。
  那庄园也是年久失修,廉楚氏被扔进一处破茅屋里后,便被两个粗壮的乡下婆子看管住了。廉楚氏心知是丈夫将自己安置在了此处,待松绑时,摘掉口里的破布便开始破口大骂廉含山没有良心,跟崔行舟狼狈为奸。
  那两个婆子是受了主子仔细吩咐的,见廉楚氏骂得凶,便进去扯住头发一顿耳刮子伺候。
  廉楚氏被熊一样的婆子骑着打,一时哭得嗓子都破了音,可是她的丈夫已经铁了心,要维持府上的清誉,是立意要她老死在这庄子上,也算是给淮阳王府一个交代。
  再说楚太妃,身子见好后也知道了自己中毒的经过,这嘴里说得竟是跟廉含山一样的话:“你们的姨妈哪里那个害人的胆子,怕不是被人利用了,怎么将她送到了那等子破落地方,好人不也熬度得不成样子了吗?”
  她说这话的光景,是柳眠棠和崔芙在伺候汤水。
  崔芙知道母亲心软的毛病,所以也不接话,只假装没听见。可是柳眠棠却毫不客气道:“既然这样,那太妃便将寿材一并选了,不然王爷过两日就要上京,你若再有个三长两短,家里可没做主的人了。”
  楚太妃虽然好说话,可到底是王府的老太妃,哪里听得惯人跟她这么呛声!就算听说了眠棠跌坏了脑子,忘了婚后的事情了,也是被儿媳妇气得一捶床道:“你说的叫什么?难不成盼着我死,你好成了王府里真正的女主子?”
  柳眠棠也重重地一摔碗道:“就是因为那个什么狗姨妈,害得太妃你一病不起,王爷日夜兼程赶回来,才算救了你一命。可是太妃你也不问问,你儿子为了你都耽误了哪些要紧的事情,却先打听那个狗姨妈的起居冷暖。王爷至孝,知道若是将姨妈扭送官府,会让世人说太妃淡薄姐妹之情,所以才以家规处置。可你若一味心软,不知帮衬儿子,我看你还是尽早备了寿材,早早随了奸人的心愿!”
  太妃被骂得一时失态,半张的嘴久久合拢不住,只不敢置信地望向女儿。
  崔芙一向维护她,以前若是听见眠棠敢这般顶撞婆婆,早就横眉立目地瞪眼教训弟妹了。
  可是今日也不知崔芙是不是耳朵被堵了,竟然头不抬眼不睁,一门心思地吹着手里的热汤,那等子专注,仿佛要吹到地老天荒。
  楚太是知道柳眠棠一向泼辣,可是这儿媳妇先前也是会装,在自己的面前还是和婉恭顺的样子,从来不曾这般言语尖刻,让人招架不住啊!
  而且……她为何不叫自己母亲了?是不认她这个婆婆了?
  一时间,楚太妃被骂得是眼泪汪汪,楚楚可怜地看着自己的儿媳妇。
  柳眠棠说完了这些话后,倒是做好了被太妃痛骂大逆不道的心理准备。
  可是没想到,她的这位婆婆居然是一幅受气小媳妇的模样,不吭声地啪嗒掉眼泪。
  这下子仰山女匪头子彻底没火气了。她自小失了母亲,对母亲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默默搂着自己落泪。
  现在楚太妃来这一招润物细无声,柳眠棠自己先招架不住了。只有些手足无措地看向姑姐崔芙,指望着她和一下稀泥。
  虽知道崔芙倒是动了动,换了个坐姿,继续心无旁骛地吹着热汤。
  眠棠没有法子,只能软下语调:“您刚刚病好,别哭坏了身子,我不过是说说其中的道理,并非诅咒着您……”
  太妃这回可哽咽出声了:“你……你都不唤我母亲了,可是不认我了……我倒是给你们添累赘了……呜呜呜……”
  眠棠没法子了,只能硬着头皮喊了声:“母亲……您又不是不知我失忆了……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您说我便是了……”
  楚太妃委屈道:“以前你对我可是亲和多了……赵泉也给你多开些药,你这什么时候能好啊!”
  崔芙这时总算是吹好了热汤,递送了一勺入了太妃的嘴里温言道:“其实眠棠也没怎么变,只不过说话不饶弯弯了而已。母亲,以后那廉家的事情你就别打听了,咱们自当没有这个亲戚。”
  听了女儿的话,楚太妃才慢慢止住了哽咽,不过倒是给眠棠加来一份功课,从明日起让李妈妈再重新给王妃上一上礼仪课程。
  不过说到这话时,仆役们禀报,说是老五家的来看望太妃了。
  这个廉苪兰倒是比她的母亲识趣多了,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提起过被赶到乡下的母亲。只是尽了庶媳的义务,替出远门的丈夫给嫡母请安便再无别话了。
  眠棠听崔行舟提起过,说这个廉苪兰回眞州之后,跟她的娘家也不大往来了,也不太参加宴会,一副关起门过自己日子的架势。
  眠棠对于这位妯娌倒是和颜悦色,细细聊了半天的家常,除了询问了老五最近的行程外,还问了问她何时增添子嗣这类私隐的话题。以至于廉苪兰几次想要起身告辞都不能。
  最后好不容易,柳眠棠终于兴尽,让廉苪兰出府去了。
  廉苪兰回府时面色凝重,等到回府时,先回了自己的内室,挥手屏退了侍女婆子之后,才揭开一副墙上的画像,伸手在墙板上敲了敲。
  就在这时,墙上突然开了一道暗门,原本应该在襄州进货做生意的崔行迪从暗门里摇着轮椅出来了。
  廉苪兰一脸的阴郁,急切道:“怎么办?我觉得柳眠棠是怀疑我们了!你竟然连商量都不跟我商量,便用我母亲作了筏子,现在她被我父亲丢到了乡下农舍,生不如死,你接下来是要连我也害了吗?”
  崔行迪还是那副温和谦厚的样子道:“柳眠棠问你什么?”
  听廉苪兰一一说完之后,崔行迪笑了笑:“她问了是好事,说明并未抓到你的什么把柄。若是她什么都不问,你才真的该要担心。你母亲是个蠢货,被发现了也只能叫人认为她是被人利用,却绝对怀疑不到你这个亲女儿的头上,你说还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说着他伸手要拉廉苪兰的手,可是廉苪兰却后退几步跌坐在床上,恨恨道:“你当初允诺得倒是好,直说会补偿我应得的一切,可你这所谓的补偿,就是让我疏远廉家,再将自己母亲都搭进去吗?”
  崔行迪的眼目阴郁了几分,却还在文雅地笑:“此番若不是北海生变,你现在不就是淮阳王妃了吗?我可从来没有忘记对你的允诺,可是你母亲蠢不可言,害得我的计策功亏一篑,此番没能拖住崔行舟进京,又怨得了谁?”
  廉苪兰气得浑身发抖,冲上去就要给崔行迪一个嘴巴,可是崔行迪却捏住了她的手,那手的力道甚大,廉苪兰疼得都疼出声来了!
  而他则从轮椅上慢慢站起来,一字一句道:“永远别想着打我,因为负我之人,我必让他千倍偿还!”
  第177章
  廉苪兰一时往后退了几步,却挣脱不开崔行迪的手。他的手劲甚大,差一点让她疼得流出眼泪。
  她绝望地大喊:“你让我冷淡我的母亲,最近甚至不让我回娘家,是一早就打定了要利用我母亲的主意吧!崔行迪,她可是你的岳母!什么时候有负于你!你这般对她,可对得起我?”
  她虽然一早便知崔行迪一直在偷偷医治腿,可是他究竟是什么时候能站起来的,却从来都不知……又或者他早就好了,一直在装瘸?
  当初,他来求婚说服自己时,曾经允诺过会让自己成为王妃。
  不久之后廉苪兰就有些后悔了,在越来越了解她嫁的这个男人后,后悔之情更甚。她感觉自己被卷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甚至连累了自己的母亲。
  崔行迪变脸威胁了廉苪兰后,又慢慢恢复他惯常的斯文,看着廉苪兰歇斯底里,微笑着道:“你母亲一直觉得我这个王府庶子配不上她精心栽培的女儿,既然如此她自然要尽一份心力,让我配得上廉家了……事已至此,还请娘子继续委屈一二,不然如果崔行舟那对夫妻知道了背后作梗的是我,你猜他俩会轻饶了你这不值钱的表妹吗?”
  廉苪兰听得肩膀一耸,整个人如霜打的茄子。眼前的这个男人不光长得肖似崔行舟,就连狠毒六亲不认的心性也是一样。
  她驾驭不了这样的男人,只是他手中的工具棋子罢了。
  说完这话,崔行迪只拍拍手便叫来了门外的部下:“夫人身子不适,这些时日就不要出门了,也不可见人……准备好船,我今夜就出发,赶在崔行舟之前到达京城。”
  眞州的事情已经无望。既然崔行舟不必丁忧守孝,想来他这个九弟不久就会启程前往京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