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溪水人家绕> 溪水人家绕_分卷阅读_74

溪水人家绕_分卷阅读_74

  一旁站着的江二娘子鼻子差点没有歪掉,心里直骂:什么不去想那些好处?私下也不知贪了继子多少银钱肥了自家的荷囊,江石这白眼狼,亲爹亲娘不认,亲兄亲弟不亲,反倒心甘情愿拿钱养着无有关系的继子,心偏得没有边,全天下都无有这样的道义。
  还有施寡妇一家,削尖的脑门儿,收春蕈时帮着挑挑菇子,动动指头,张张嘴,也不知占了多少的好处去。
  江二家的大儿病后体弱胆也细,光立着看码头处的阵仗两腿肚子都打着抖。他见爹娘脚底生根似钉在原地,他娘又眼打眼地剜着江大,生怕惹出事家中不得好,拿手扯扯江二娘子的袖子,低声道:“阿娘,大伯家也不知识得什么人家,船上又有仆役又有打手的,我们何苦讨来没趣……”
  江二娘子回手就给了大儿一巴掌,哭道:“你哪有脸面来说这话,家中还不是因你没了积攒,要不是命歹,家里怎到这田地。”
  江二家的大儿没提防,生生挨了一记,蠕动嘴唇不发一语,闷头要回家。
  江二娘子将他死死扯住,泣道:“为你操了半世的心,如今倒甩脸色给我看,我将你兄长过继,还不是为了余口口粮将你养活,我好苦的命啊……”
  里正气得手直发抖,怒喝道:“你要骂子打儿的,家去打,在这兴什么风作什么浪。”
  江二娘子一屁股坐地上,悲声道:“这世道还让不让活,我连着教子都不许的,这是生生要挫磨死我,我真是苦水汤子里泡着,连着骨头都是苦的。”
  江大将拳头捏得咯咯响,瞪眼看着江二,江二将头一缩,身一矮,躲在后面不出声气。江大憋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这当口出手伤人,实在不像样;就这般放过,肚里的火有几尺来高,烧得心肝脾肺都疼。
  施老娘也气得要死,好好一桩事,愣是让江二娘子撑和了。
  江石的眼底攒着冰冷彻骨的寒霜,看着自己的亲娘像是看着一个死人,将手背在背后,心底闪过千百个念头:他天性凉薄,江二娘子于只有仇无有恩情,然,世人只看子不孝,不见母不贤,自己左右是没有名声,就是不知会不会连累萁娘。
  沈家重情生诺重义之家,不然,也不会十多年都还记挂着不知身在何处的施翎,他们一腔滚烫热血,他却只有一管冰凉血水,欺他辱他件件记在心中,只等秋后算账。
  沈越翎机敏,看江石神色不对,又看岸上一个胖妇人在那撒泼闹事,口内嚷得一字一句传到耳里分分明明,他凑过低声问道:“江阿兄,那妇人?”
  江石也不隐瞒,道:“她是我生身之母。”
  沈越翎虽知江石是过继的,却不知竟是个景况。无子之家从兄弟家过继一子来承香火,不常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如江家这般两家结成仇的却是百个也挑不出一家来。他踮起脚,远打远又看了江二娘子的几眼,那妇人正一身泥地坐在地上,抹泪揩鼻涕咒骂不休,不由份外同情地拍拍江石的肩:“江阿兄……唉!”
  阿萁心下十分恼怒,她也是个偏心,村人没少背后说江石为人寡情,谤他铁石心肠,亲娘纵有不对,哪能这般刻薄相待的?这如何怨得江阿兄,几亩良田早清了生恩,于江阿兄,只有江伯父与江伯娘的养恩可报。
  她藏在江石身后,看他背在后背的手,青筋暴起,便知他心中的恼怒愤恨,偷偷伸手用小指勾住江石的小指轻轻晃了晃。
  江石一愣,微微回首,看到阿萁担忧的双眸,他的唇边不由挂上一抹笑,那些难堪愤恨狂怒慢慢消了下去,蜷成一团,能被他安生地攥在手中。
  沈娘子看见,轻笑了一声。
  阿萁被这一笑笑得满面通红,忙挣开手,退到沈娘子身边,道:“娘子……”
  江石这只一会的功夫已经平缓了暴戾之态,朝沈娘子揖一礼,苦笑道:“沈娘子见谅,因我之故,未下船就撞见不堪之事。”
  沈娘子道:“人不可择父母,与你何干。”她的话轻来清风,带着一丝叹息。
  岸上里正脸都气青了,低声威胁道:“这一亩三分地,我且做得几分主,你只管闹,闹到了,看能得什么好?”
  江二吓得快缩成了一个球,忙去拉江二娘子的手。江二娘子哭嚎收了收,她也光棍,自知村人不待见自己,这个里正更是偏拐江大家的,不知背地给自家穿了多少小鞋,闹与不闹既都不得好,索性大家没脸。她想得通透,一把夺回自己的手,重又大放悲声。什么生江石时九死一生,胎中带弱又挖空米缸为他治病,养得起色心疼大伯无子忍痛将子过继,结果呢,她一片好心喂了狗。
  施大三子三媳也还不曾走,看着江二娘子闹得这般不堪入目,莫明竟有几分窃喜。江石与施萁这臭丫头也不知得了什么机缘,识得这般富豪人家,拔根毫毛下来比腰还粗,随便得些好处,都够偷乐一年半载的。也不知那富贵人家听了江二娘子的哭骂,还会不会对江石与施萁另眼相待。
  一个不认母,一个不知羞,臭鱼烂虾哪得贵人的帮提。
  他们一个一个心怀鬼胎、幸灾乐祸的,巴不得将事闹散,谁知,沈娘子牵了女儿,带着奶娘侍婢健仆,由江石阿萁领路,若无其事地与里正施老娘寒暄几句,一行人闲逸惬意地往施家走去。
  江二娘子一声干嚎卡在喉在,扭着一张脸,白唱半晶的独角戏。
  第117章 客来上待
  农家小院泥夯土垒,鸡犬互戏,院角一株香椽树枝繁叶茂,细碎白花香气扑人。
  阿叶生怕拿着扫把将院中扫了又扫,一边柴棚张着的蛛网都离她拿掸子搅了去。陈氏将小四娘交给阿豆抱着,翻出陪嫁来的碗碟装了几样的糕点吃食,左看右看,总是寒酸,轻叹一口气,这里头还有一二是江家拿过来的。
  阿豆咽了口唾沫,再馋也知道不是吵着要吃的当口,还是陈氏心疼女儿,拈了一颗糖梅子塞进了阿豆嘴里。阿豆嚼了,笑眯了眼,心满意足地抱着小四娘去院中玩耍。小四娘贪睡,被她抱着晃晃悠悠就睡了过去,阿豆更加高兴了。她四妹是个缠人精,叫她不得闲到外头玩耍,今日有客,她无论如何也要凑凑热闹,天可怜见,小四娘睡了过去。
  阿豆将小四娘放回屋中,搬了张小凳子出来守在院中,一门心思寸步不离地等着客来。阿叶将鸡笼搬到柴棚一角,仔细看看院内再无不妥处,这才放下心拭了拭额上细汗,笑问阿豆:“豆娘,四妹睡着了,怎不去村里玩耍。”
  阿豆大为奇怪睁大眼:“阿姊,不是说有贵客上门?自是要看看贵客怎个贵法?出去外,错过了几时还能再看?”
  阿叶理理她的发鬓,细声道:“只你胆大,我倒是害怕得紧,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阿豆挤出一个鬼脸:“又不是山中大虫会吃人,我才不怕哩。”
  阿叶道:“萁娘托人带来的口信,说是沈家来客呢,他们与我们完全不同。”
  阿豆眨眨眼,半点都没听懂,闻得院外声喧,忙从矮凳上跳将起来,往门外跑去,果看到一行人慢慢往自家走来。当中女娘头戴幂篱,长长的纱巾掩去了袅娜的身形,唯有露在外头裙摆流水般漾出流波,她手里还牵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娘。她走得不疾不徐,有如闲庭信步,身后侍婢使女健仆拥簇。
  阿豆傻呆呆地看着,想着这贵人娘子也不曾披金戴银,偏偏身上衣裳看着就那般与众不同,她牵着的小女娘,好似一根头发丝都要比寻常人细巧。阿豆不由自主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衣,布粗色旧,扎得人整个心慌,再伸出手细细端详,不白不嫩还有细细的刮擦,所幸还算干净。
  阿豆呆立在门口,早被施老娘看个正着,半是嫌弃半是开脱,一指家门口与沈娘子道:“这是我的三孙女,性子顽野,又有些呆傻,不比萁娘,岁大些,又懂事又明礼。”
  沈娘子轻笑道:“婶娘养得好孙女,这个生得也俊俏,小儿家性子活泼一点才好。”
  施老娘摇头叹道:“唉哟,她生淘得很,先前家中还没生下四孙女,她是最小的一个,人又小,忙时哪里看顾得她,由她在外头撒野,真是狗儿似得到处闹腾,没少招来埋怨。这两月多了小孙女,使她帮忙看顾她四妹,倒能把她拘在家中。”
  沈娘子便道:“这般懂事,实属难得,不似我这一子一女,一个比一个令人操心。”
  施老娘连连摆手:“这话可使不得,我们农野田家,胡打海摔惯了,可比不得娘子家中娇养的小郎君小娘子。”
  沈娘子笑:“吃得一般五谷杂粮,一般头疼脑热,一般婚丧嫁娶,哪里又比不得。”
  施老娘也笑起来,又叹道:“常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真个操不完的心。”
  沈娘子微点头:“一年四季,各有喜忧。”一旁沈越翎摸摸鼻子,识趣地不吭气。
  阿萁和江石对视一眼,在旁插科打诨笑道:“娘子难得来,我们这处虽无十分风光,山野中也有几分意趣,好些果子花草,山溪清澈,还能消暑呢。”
  沈娘子笑道:“只听你说得有趣,既然来了,定要去走走。”
  沈越翎惦着溪鱼,忙问江石:“江阿兄,施阿姊说溪中产的溪坑鱼鲜香异常,你得闲领我去捉些来。”他笑嘻嘻道,“也好叫我借花献佛,给我阿娘尽尽孝心。”
  江石笑起来,道:“领你去自不在话下,只是,我不是捕溪坑鱼的好手,到时空手而归,你别扫兴便是。”他的目光留出一丝绕在阿萁身上,心道:萁娘才是捕鱼好手。
  阿萁抿嘴一笑,道:“阿弟问错了人,你要溪坑鱼请教我才是正理,江阿兄只会在河中张网,山溪水浅多溪石,哪有网给他张去?”
  施老娘一拍她的肩:“你只说花花话,到家你把那些家伙什拿去埋山溪里,晚些说不得就能陷来鱼。”
  江大在旁笑:“小郎君要是凑热闹,待会我领你去下鱼笼套鱼,要是想吃酥鱼,我养得一罐在家中呢。”
  沈越翎跃跃欲试,道:“自去捉来才有滋味。”
  沈娘子听后笑道:“我知你坐不住,届时你跟着你江阿叔去,只有一件,你要将你妹妹带上。”
  沈越翎心大如斗,一挥手道:“不妨事,我领着她去便是。”
  他们边走边说笑,一会就到施家小院前,阿豆将手汗往衣上一揩,上前几步要迎,不知怎的,一扭头往院内跑去,一边跑一边喊:“阿姊,阿娘,人客来了,人客来了……”
  一行人一时有些怔愣,纷纷笑出声来,里正笑道:“小儿逗趣。”
  陈氏与阿叶被阿豆一嗓子哄得心发慌,阿豆还跳着脚直嚷着来了好些人,屋中闷热地窄,阿叶大着胆子将桌椅全搬到了香橼树下,母女二人慌里慌张地到院门口迎人。
  里正煞是知趣,与施老娘道:“婶娘有客,自忙,有事只管使人唤我一声。”
  施老娘谢过,又让吃茶,里正不肯,推笑道:“婶娘待客婶娘待客。”
  沈娘子慢声细语道:“里正留步,我冒冒然前来,惊了村里邻舍,心下大为不安。村中小童有趣,备了些果子小玩意儿,烦劳里正分散给他们,添些玩趣。”
  里正愣了一下,连声谢过,自有两个健仆听了使唤,去船上搬了两个箱子下来。里正在老樟树下敲了敲锣,将村中顽童一并聚来,在码头将那些糕饼小玩物一一分了。
  第118章 相商香事
  陈氏怯生生地跟阿叶端茶倒水,沈娘子一行侍婢健奴连同江石江大父子顿将小院挤个满满当当,家中能搬来的长短木凳,竹椅,马扎全都搬了来还不尽够。
  施老娘连声让座,老脸上也有些羞惭,道:“沈娘子莫见怪,家中穷简得很,也没个像样椅凳。”说罢,又将那张最为舒适的藤椅推给沈娘子。
  沈娘子也知越推让施家人越不安,笑着坐下,说道:“婶娘有所不知,我也是贫家出身,昔时家院窄小,又养了好些花草,只剩一寸地摆矮桌竹椅。我那时身量不足,竹椅低矮恰恰合宜,阿爹瘦高,越显不适。”
  施老娘忙笑:“娘子果是有福人呢,往日吃些苦,日后都是甜。”
  沈娘子道:“托婶娘的吉言。”
  一边陈氏与阿叶提着气,小着声,又拉众人坐下,阿素忙谢过,又推到:“多谢施家娘子,我们却不好坐。”
  陈氏呆了呆,一时手足无措,也不知自己哪里说错话做错事,抖着唇又端茶与阿素他们。阿素与几个健仆也一一拒了不吃,陈氏愈加惶恐,白着脸看向阿萁,不明白自己好生让座倒茶,坐也不肯坐,吃也不肯吃的。
  施老娘知晓这些大户人家规矩的,主坐仆不坐,主吃仆不吃,各尽自己的本份。阿萁扶住陈氏,笑道:“阿娘也坐下,这位是沈娘子,女儿在沈家不知得了多少照顾呢。”
  陈氏哪敢坐下,连连摆手,话都说不囫囵,道:“不不不,你……你坐……我……去灶间看看。”
  沈娘子一照面便知陈氏的心性,知她胆小不敢理事,强留她在座中更不自在,笑着解围道:“多谢嫂子相,我们冒冒失失一伙人上门,倒累嫂子辛劳。”
  陈氏活了小半辈子,就没与沈娘子这样的人物打过交道,只觉浑身都陪着小心,看她和善,勉强笑应道:“不敢不敢。”
  施老娘暗暗一撇嘴,笑着对沈娘子道:“我儿媳成日窝在家中绣花,胆细得很,又怯生,嘴笨舌拙,心却是好的。人孝顺,也关家,手脚也勤快。”
  陈氏没想到竟得了施老娘的夸赞,一时受宠惊,又是感激又是激动地看着施老娘。施老娘噎了噎,堆起假,打发道:“儿媳自去灶间忙。”
  陈氏暗舒一口气,火烧屁股逃也似地避进了灶间。
  施老娘又拉阿叶叫她见沈娘子。阿叶低头垂眸,好歹比陈氏能抵事一些,轻声叫了人。
  沈娘子见她生得秀美,性子温软,倒有几分喜欢,阿素递过见面礼,却是一串真珠手串。阿叶发愣间,只感一只温软的手轻轻地携着自己的手腕,微微一凉,一串浑圆的真珠手串已套在了自己手腕间。
  施老娘早年跟着丈夫卖过杂货,还有几分眼力,唉哟一声,忙道:“可使不得,哪里能叫沈娘子这般破费的,不好不好。”
  沈娘子将阿叶要退珠串的手轻拦一记,笑道:“婶娘当是我早贺你家大娘子及笄。”
  施老娘道:“娘子一片真情,只礼太重,我们这……一家泥腿的,这这……真珠也只贵人配戴。我听闻这捞珠大不晚,一颗好珠子更是难得。”
  沈娘子道:“婶娘不要推辞,我这珠子是自家养的,不比野外采来的名贵。”
  施老娘这便不懂了,想着既是自家养的,便不算难得,易得就不贵,这才心下稍安叫阿叶收了起来。江石与阿萁虽不大通,仍知这串珠子其价不菲。
  唯江大立在一边皱紧了浓眉,他走南闯北深知采珠养珠都不易,沈家与施萁与江石投缘,些许照拂也说得通,但如这般厚礼相赠,沈娘子这趟来必是有事。他斜一眼江石,他儿子连个眉稍都没有动一动,半点诧异之色都没有。这小子定有事瞒着他。
  江石察觉他爹偷给他使眼色,微有些心虚,别开头,当没看到,气得江大直翻白眼。
  那边施老娘又拉了阿豆过来,道:“这是我三孙女儿。”
  阿豆走到沈娘子跟前,阿叶得了一串珠子,轮到了她,定也有礼可拿,因此阿豆唤了一声后,满心想着沈娘子能给自己什么稀罕物。沈娘子摸摸她的脑袋,给了一朵玉片穿的珠花。阿豆接过后攥在自己的手里,露出一个欢喜的笑,像模像样地谢过沈娘子,要阿叶帮她扎在头上,拿手摸摸,好不得意。
  施老娘看珠花贵重,有心想帮她收起来,偏阿豆以为施老娘要扣她的珠花,躲得远远的。她倒是恩怨分明,得了沈娘子的礼,一心一意与鳐鳐戏耍。鳐鳐难得有年岁仿佛的玩伴,自也欢喜雀跃,只累得奶娘和侍婢追在后面直擦汗。
  沈娘子又拉着阿萁在自己身边坐下,与施老娘说起家常闲话,施老娘也有几分纳罕,暗想沈家家中积得金山银山,却是没有半点架子,不比那些乍富的,床底下埋了一罐银,连着头发丝都抖起来。
  施老娘年老,有心说话,那真是从春种说到秋收,从山野奇闻说到古寺怪谭,从人情世故说到冷暖咸淡。
  江大与沈越翎听得两眼直冒金星,双双打了个哈欠,一老一小一个对视,江大会意,遂起身出声,要带沈越翎去山溪捕鱼。
  沈娘子当下应允,阿豆与鳐鳐一并也跟了去,阿豆还拍着胸口请功:定会照顾好小妹妹。鳐鳐的奶娘哪里放心,带了一个小婢女两个健奴跟了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