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六零年代好妈妈>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卷阅读_91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卷阅读_91

  乡下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那些公粮交的多,社员分的少的地方,比如洪兴公社,虽然由于白副县长的倒台,原来的公社书记也被过隔离审查了,但那个时候公粮已经交完了,老百姓家里都缺粮,虽然新上任的书记很认真负责,却也一筹莫展。
  城里的老百姓每个月都要买粮,而且之前限购每次十斤,这个政策导致了家家户户都囤不下粮,没有余粮肯定就要买,但粮店供应不上,买粮变得更加困难了。现在想要顺利买到粮,必须半夜拿着凳子去排队了。
  天冷了,很多人第二天买到粮了却冻感冒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场的那十几万斤粮食被人惦记,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个人就是平城粮站的站长白少平。
  他做事一向大胆直接,没去找张处长,而是写好了书面申请,打听到陈市长有午睡的习惯,吃了午饭早早就在外头等着,秘书一通知立即就进去和陈市长当面汇报工作了。
  陈友松不太喜欢这种越级汇报的下属,不过最近全城闹粮荒,他倒是想听听这位站长能有什么好办法。
  “陈市长!很抱歉打扰你休息了!”
  陈友松看他一眼,问道,“有什么急事儿吗?”
  白少平将自己的工作报告递过去,说道,“最近因为夏秋两季欠收,城里出现了抢粮慌,咱们粮站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很着急,但必须有一定粮食储备,这一部分是不能动的,所以,我想到的是,如何在这个前提之前,找到更多的流动性质的粮食!”
  陈市长已经一目十行的将报告看完,黑着脸问道,“你的意思,就是要调拨青禾农场的粮食?”
  白少平得意的笑了笑,说道,“青禾农场虽然在咱们的辖区内,但实际上是一块飞地,并不隶属于我们,但在建造过程中,咱们平城出钱出力,直到现在相关部门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咱们本来就是吃了亏的,让农场出点粮食,那还不是应该的事情吗?”
  陈市长冷声说道,“你把粮食都调过来了,那农场一万多人吃什么?”
  白少平一愣,这个问题他从来没考虑过,因为在他眼里,犯人就不算是个人了。
  “农场不是有上头拨下来的粮食吗?”
  陈市长的脸更黑了,他不客气的反驳,“你也知道现在到处闹粮荒,若是上头不拨粮食了,农场那些人就会被活活饿死!”
  白少平不觉得犯人的吃饭问题是个问题,他还要再说,陈市长不耐烦了,说道,“你们粮站回去好好商量一下,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白少平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陈市长估计的不错,农场从十二月份开始,收到上头拨过来的粮食数量只有一半了,原来农场有四千多人,现在是一万四千多人,也就是说,现在上面拨来的粮食只够七千人吃的,剩下的七千多人没有饭吃。
  王场长没有办法,只能动用农场仓库里的粮食了。而且食堂的饭菜也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菜里没油那是肯定的,小米粥也不供应了,玉米馍馍早晚各一个,只有中午是两个。
  相比较那些男性壮劳力,女性受到的影响不算也太大,比如吴清芳,本来胃口就小,吃一个玉米馍馍就能饱了,她的儿子腾腾虽然喝不上小米粥了,但有吴启元寄来的炒面,最近一次的包裹里还有一瓶麦乳精,小家伙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最让吴清芳高兴的是,儿子腾腾终于开口说话了。
  “清芳姐,我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啊,不要锁门!”农场住房紧张,林老师还没有被放出来,苗兰兰主动要求和她住在一起,吴清芳虽然不太情愿,但她和农场其他的女性都不熟,也就答应了。
  真住到了一起,吴清芳发现苗兰兰这人虽然人品不怎么一样,卫生习惯倒是很好,也就这样凑合着住下去了。
  “好!你不要回来太晚了啊!”
  吴清芳一开始很纳闷,大晚上的苗兰兰出去干什么,后来她每次回来都带点好吃的回来,在这农场谁能天天吃的这么好?当然只有王场长一个人了。
  “小苗,你尝尝这糖醋鱼,味道很正!”
  昏黄的灯光下,苗兰兰笑得很开心,她夹了一块鱼肉一口咽下,很夸张的说道,“哎呦,这鱼可真好吃!”
  王场长就喜欢看她吃饭时的贪嘴样子,笑着说道,‘小苗慢一点吃啊,鲈鱼也有刺的!”
  苗兰兰乖巧的点了点头。
  吃过夜宵后,苗兰兰高高兴兴的准备走了,王场长从文件柜子里拿出一份申请书,拿给苗兰兰看了看。
  “农场要办学校了?”
  王场长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农场的人越来越多,拖家带口的也不少,我已经统计过了,七岁以下的有一百多个,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有三百多个,十二岁以上的也有一百多个,完全可以办个小学和中学班了,而且看形势农场以后还会不断地有劳改犯进来,咱们办学校,一来可以解决你们女同志的工作问题,第二可以安抚犯人们的情绪,万一这么多人闹起来是非常危险的!”
  苗兰兰又惊又喜,若是真办了小学,她肯定能做小学老师,虽然这样就可以不下地劳动了,但她一个高中教师教小学生,委实有点委屈,就笑着说道,“王场长,你看我来当校长怎么样?”
  王场长摇摇头,这可不是一顿夜宵,他能随便做主的,就说道,“别说现在申请还没有递上去,即便是上头同意了,校长的任命肯定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
  苗兰兰点点头走了。
  一个学校的审批手续是非常繁琐的,再加上申请成功后,所有的校舍都需要新建,这就需要一大笔钱,因此,一直到来年的八月份,农场小学才算是建造好了。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农场里面调过来的,苗兰兰和吴清芳都如愿当上了老师,她们两个学历比较高,是中学班的老师、
  虽然结果一样,但两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吴清芳是高兴激动,苗兰兰当然也高兴,但总有点不甘心。
  她觉得她有资格当校长。
  让她没想到的是,上面调来的校长,不是别人,就是狐狸精赵珍珍。
  与此同时,王文广他们也结束了一年多的推广任务,带着项目组回来了,当然了,不可能回到农场下地劳动了,而是专门成立了农场科技小组,王文广任组长,办公室兼实验室离农场小学仅有一百米左右。
  第84章 (修改)
  “妈妈,我不想转学!”
  一向很懂事的王建民听到妈妈的话,不假思索的就拒绝了。
  赵珍珍并不感到意外,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她和孩子们已经安全适应了惠阳县的生活,建民已经读完四年级,开学就要升五年级了,这孩子虽然跳了一级,但成绩还是非常好,和班里的同学关系也很好,他已经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了,要一起升惠阳一中。
  王建国也摇摇头,说道,“妈妈!我也不想转学!”
  王建昌看看大哥和二哥,也嚷嚷道,“妈妈,我也不走!”
  唯有三岁的小建明看看这个哥哥,再看看那个哥哥,最后看看好像有点不高兴的妈妈,很聪明的闭着嘴巴没说话。
  赵珍珍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将手里的饼干拆开,说道,“那妈妈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到了农场你们能天天见到爸爸,那你们愿意去吗?”
  王建昌嘟着嘴想了数秒,第一个变成了墙头草,他犹豫着问道,“妈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赵珍珍用力点了点头。
  王建昌已经六岁多了,开学就要读一年级了,也就是说,不管他去哪里上小学,必然是要离开现在的幼儿园了,因此不像大宝和二宝那样执着,而且说实话,在幼儿园放学后,很多小朋友是爸爸来接的,他已经仔细观察过了,班上二十多个小朋友,除了他之外,其他的小朋友的爸爸都去接过,来的最多的是李梓恩的爸爸,几乎隔一天就会推着自行车去接他,有时候车把上还绑着一个漂亮的气球!
  “妈妈!我要是去农场上小学,放学后爸爸能去接我吗?”
  赵珍珍一愣,说道,“当然可以啊!”
  王建昌立即高高兴兴的说道,“好啊,那我就去啦!”
  王建明看看三哥,笑嘻嘻的拍了拍手,说道,“四宝也去!”
  王建民看了一眼弟弟和妈妈,紧紧皱着小眉头,王建国看到哥哥不松口,也没有开口说话。
  赵珍珍走过去拍拍大儿子的头,说道,“建民,这个问题咱们先不要讨论了,中午咱们包水饺吃好不好?”
  开春后,平城各地的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了,而且粮店的细粮供应越来越少,粗粮越来越多,相比较细粮,粗粮诸如玉米面,高粱面,地瓜面这些还比较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也比小麦面粉要便宜一些,因此老百姓还是很愿意买的,特别是人口多的人家。
  赵珍珍大早上四点就拎着面袋子去排队,结果只买到了三斤面粉,还有七斤的定额换成了粗粮,买了十五斤地瓜面。
  王建昌一听说吃饺子很高兴,他兴冲冲的说道,“妈妈!咱们包什么馅的饺子啊,要不要我去肉店排队啊?”孩子们见风就长,大宝二宝已经十岁了,个子比赵珍珍还要高了,不但在家里帮着她干家务,出门跑腿的活儿也非常乐意做,尤其是王建国,很喜欢一大早揣着妈妈给的钱和票去肉店副食店排队,这让他有一种自己已经长大的错觉。
  粮食的供应已经紧张了,乡下很多人家磨完面还要把麸子掺进去一块儿吃,自然不可能多养鸡鸭了,因为鸡鸭只靠吃虫子是吃不饱的,必须喂些粗粮才行,养猪本来没受影响,猪这个东西完全吃草也能养的活,只不过是没那么肥就是了,但前不久上头又下了文件,对家畜的饲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生产队可以集体饲养家畜,但每家每户养鸡不能超过五只,养猪必须去生产队报备,年底要作为任务猪上交到公社,禁止个人私养和买卖,否则就是搞资本主义的尾巴。
  郭大姐上个星期揣着钱去郊区转悠了好几个生产队,愣是一两肉也没买到!
  城里的肉店倒是偶尔还有鲜猪肉供应,但每个月下发的肉票越来越少了,早在月初一斤肉票就用完了。
  比起以前,最近几个月,就连过年的时候,孩子也没能痛痛快快的吃一顿肉,平时更是闻不到肉味儿。
  建昌和建明还不太懂事儿,因为没肉吃闹了好几回意见,后来三宝问了其他的小朋友,在家里的也吃不到肉,不但吃不到肉,有的小朋友连鸡蛋也吃不到,小家伙才心理平衡了。
  大宝和二宝虽然吃什么都没有意见,但赵珍珍知道,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特别他俩正处于疯长的年纪,胃口好得很,不馋肉吃才怪呢!看着王建国一脸期待的样子,她有些歉意的说道,“二宝,咱们家的肉票已经用完了,今天咱们包鸡蛋饺子吃好不好?”
  王建国有点失望,不过,哥哥王建民曾经不止一次跟他说过,他家里吃得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好多同学家里吃得已经不是白馍馍了,像他们家这样顿顿大白馍馍或白面条,还有一个煮鸡蛋,简直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其实不用王建民提醒王建国也知道的,他和刘翰林刘翰国兄弟俩已经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受邀请去刘家做客,吃得就是玉米面馍馍,刘家婶子蒸了一碗鸡蛋糕待客,刘翰林不舍得吃,非要让给他吃,可见平时是吃不上的。
  但他们家兄弟四个每天早上一个煮鸡蛋雷打不动,也不光是鸡蛋,妈妈赵珍珍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吃得好一点,周末的时候会骑着自行车跑二三十里的路,去渔船上买些鱼虾给他们改善生活。
  当然了,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她一次不敢买太多。
  王建国点点头,说道,“好啊,妈妈,这次让哥哥擀皮,你教我包饺子好不好?”
  王建昌插嘴道,“妈妈!我也要学包饺子!”
  其实赵珍珍自己已经做好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惠阳县长期生活的准备。
  现在惠阳的形势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具体到县级领导,赵书记是个到点就要退休的人,满打满算最多还能干两年,上次他在县级会议上突然发难,第一是的确为白副县长可惜,第二也是田三彩这个女同志不止一次找他哭诉。
  赵书记虽然是个暴脾气,但政治觉悟还是有的,赵珍珍很给面子的没有计较,他自然也要顺着台阶自己下来,不到那不敢为难,甚至很多次当众表扬他们工会的工作做的非常出色。
  至于县里的二把手李县长,李县长这个人很有意思,虽然他是正职,但在县政府的存在感远不如被关进去的白副县长。
  李县长有工作能力,也有眼光,但他做事情喜欢省力气,绝对不会多管一件份外的事情。他知道现在的工会和以前可不一样,实际上还承担了工作组的职责,很多事情都是直接跟市政府汇报的,但武局长这件事儿他不办也不行,因为他也是受人之托,而且那个人后台非常硬,他一个小县长是惹不起的。出于稳妥起见,他分别找了严大姐和雷振华两个人。
  县政府谁都知道这两个人很缺钱,李县长就承诺事成之后有一百元的奖金。
  也不知道是这两个人太蠢了还是赵珍珍太精明了,反应竟然那么快,而且也的确有两下子,一出手很快说服了武常清写那种主旋律的文章,他都仔细看过了,每一篇都写得很不错,虽然比不上之前的文章犀利独到,但也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平。
  李县长和武局长是高中同学,别人不知道,他李县长是知道的,武常清这个人看起来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实际上很精明想法也很多,他虽然不愿意从政,但又特别关心时局,很善于写一些评论文章,而且内容都是那种大方向似乎没有错误,但仔细一琢磨根本完全不一样。
  通过这件事儿,李县长觉得赵珍珍是个厉害人物,更加不肯趟这个浑水了,每天只管处理县里的日常事务,其余都漠不关心。赵书记最多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按照资历,百分之百是他升上去的。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白费什么力气了,李县长反而庆幸这件事儿没办成。
  再说了,他自己也认为,武常清这个人虽然毛病不少,但的确还不至于坏到要被抄家的地步。
  至于他们工会内部,严大姐和雷振华没能顺利抄了武局长的家,也就没能挣到李县长允诺的一百块奖金,这对于两个很缺钱的人来说,当然是很遗憾了,两个人为此很是消停了一阵子。
  也许这件事让他们意识到,抄家没那么简单,即便是像武局长这样没有根基的人,只要本身没有严重的过失,想要扳倒也没那么容易,所以之后都是默默带着职工去各大单位搞宣传,不再主动提起抄家的事情。
  严大姐和雷振华同为副主席,虽然现在不会出现明争的事情了,但暗斗是不可避免的,本来两个人就鼓着一口气,想要把工作干得更好,赵珍珍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工会所有的同志分为三组,分别由郭大姐,严大姐,和雷振华带队,哪一队的工作比较突出,取得的成绩比较好,月底就会有一笔奖金。
  郭大姐倒还好,自从结婚后,孔云涛每个月的工资只留五块钱,其余都要上缴,而且孔家老爷子特别满意现在的儿媳妇,动不动就要补贴儿子一家,因此她手头上比结婚前还要宽绰。
  严大姐和雷振华就不一样了,一听说有奖金,那干劲儿简直和打了鸡血一样。
  因此,赵珍珍的工作变得异常轻松起来,每天上班开了例会,总结一下前一天的工作,安排一下当天的工作,基本就不用操心什么了,不过闲着是不可能的,往往就是钻进自己的办公室看书去了。
  她开始自学高中课程了,学起来很吃力,但也因此学得特别认真。
  赵珍珍是年底到平城汇报工作的时候,从张处长那里知道了农场要办学校的消息,其实当时她并没有动这个心思,是因为中间发生了几件事儿。
  有一天大宝和二宝放学后。
  “妈妈!我期中考试考了第一名!”
  王建民一进门就兴奋的拿出卷子让她看,小脸上有少年人独有的自豪和骄傲。
  这孩子自从跳级后遇到了对手,他们四年级一班有个很聪明的学生廖灿灿,每次考试都要压王建民一头,要么就是两人并列第一,这一次王建民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全部都考了满分,终于比廖灿灿多一分,成了班里的第一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