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 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_分卷阅读_497

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_分卷阅读_497

  萧真微讶:“你怎么知道就我一个人?”
  “小神医昨晚没有回来,我方才进院子里看到吴印用的工具都好好的放着,这个时候了还没去屋基那里,肯定也是出去了。”
  “就凭那些工具你就猜出了这么多?”这回,萧真真被喜丫给惊讶到了。
  喜丫一脸骄傲的道:“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这点观察还是有的。”
  萧真记得自己还在宫中时,喜丫并不是一个这般细致的姑娘,泼辣中带着许些的憨厚,还有一些大大咧咧的,五年的变化真大啊。
  六七月的天气,已经开始有了初夏的热气。
  夜里,也有了一二声夏虫的叫声。
  萧真闲来无事,就开始看起书来,子然酷爱书,但因为没有银子,所以只买了一二本他比较喜爱的书搁在桌上。
  想到他曾说要去考功名的话,萧真笑笑,翻了几页书,发现每一页上子然都认真的备注着他的感悟,还有一些字词的出处。
  看着这些字,萧真想到一个问题,子然爱书,是因为喜欢书,还是内心深处还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当初,他是为了她抛弃了丞相的身份,如今失了那段记忆,对她也没有了从小的那份牵挂,那考取功名是否变成了他的念想呢?
  隔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萧真是被一陈风声给吵醒的,呜咽声很大,听这声音便知道外面风很大。
  穿戴完毕,萧真一出来就被风吹乱了鬓发,没想到今个的风竟有这么大,院子里的东西都被吹得七倒八弯的,天气也是阴沉沉的,看样子,会有场大雨。
  萧真拿了锄头匆匆朝着田里走去,等会要是有雨的话,她就得把田里筑里的水给放了,以兔水太多淹过田地。
  也有很多的村人陆续匆匆去田里。
  萧真和他们都打着招呼,刚出了村子,余光瞧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晃了过去,好像是钱媒婆?
  没想到媒婆做媒也会这么早?正当萧真觉得这精神挺让人敬佩之时,又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朝着钱媒婆去的方向闪过了。
  萧真边想着那身影是谁边朝着田里去走,一会,停下了脚步,她若没记错的话,后来的那道身影应该是上次她和李苗儿一起去镇上时,苗儿被一姓赵的男子调戏,那身影挺像赵姓男子身后跟着的那位小厮。
  难道是那赵姓男子知道了苗儿住在这里?
  没有犹豫,萧真转了个身朝着钱媒婆所在的方向走去,然而,等她到了那地方时,并没有见到这二人。
  萧真又直接朝着秦家走去。
  秦大爷与秦大娘早已起来在做着事,李苗儿因为身怀有孕所以还在睡着,喜丫也起了来在揉着面粉,秦东正拿着锄子准备去田里。
  他们一见到萧真,都热情的招呼着。
  喜丫看到萧真手中拿着的锄头时,张张嘴想说什么,因为顾忌家里人看出什么,只得不说。
  萧真见那小厮并没有来秦家,想来是自己多虑了,毕竟这光天化日的,再加上秦家人都在,做不出什么恶事来。只是不明白那煤婆怎么会与那小厮在一起?是巧合吗?
  打完招呼出来,喜丫也跟了出来,上去就直接拿过了萧真的锄头,说道:“我去,您歇着。”
  第814章 大雨之夜
  萧真看着喜丫这一身的细皮嫩肉,爽朗一笑:“这个,你还真比不过我。行了,你回去吧。给我留点早饭。”说着,拿回锄头。
  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确实不如夫人,喜丫想了想也就不坚持了,道:“我会给您多煮二个鸡蛋。”
  “不用了,留着给苗儿吃。”萧真说道,二个鸡蛋做早饭对乡下人来说是种奢侈啊。
  半个时辰之后,萧真刚从田里回来就下起了大雨,黄豆般大的雨珠霹雳啪啦的落下来,溅起了地上的沙泥。
  萧真回到家时,衣裳都基本都湿了。
  正要进屋换衣裳,便听得隔壁秦家隐隐传来了喜丫的骂声,听得还颇有节奏,萧真挑了挑眉,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惹得喜丫这般生怒的。
  赶紧换好衣裳去秦家蹭早饭,还没进门,就见到一大早上看到的钱媒婆和那小厮被喜丫拿着扫把赶了出来。
  “这姑娘还说是从宫里头出来的,怎么这般的不识好歹。”钱媒婆被打出来显得狼狈万分。
  那小厮冷哼一声,高声朝秦家喊道:“我家公子能看上你,纳你为妾那是你的福气,也不看看你的年纪,要不是念你是宫里出来的,就你这把年纪,我家公子根本就不会看你一眼。”
  秦家的门关了又开,喜丫直接拿了锄头出来砍人。
  那煤婆和小厮见状,吓得赶紧跑人了。
  喜丫气得脸色铁青,秦家人则是被喜丫吓得脸色铁青。
  回身时,喜丫看到笑眯眯看着自己的萧真,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进了秦家,萧真刚坐下来吃早饭,就听到秦大娘开始说自个的女儿。
  萧真静静的吃着,秦大娘要教训自个女儿,她也说不了什么,看了看周围,发现秦家小娘子李苗儿并没有在,应该是方才看到那小厮吓得藏起来了。
  秦大爷坐在门口抽着烟,秦东从妹妹的凶悍劲回过神后就进里屋,应该是陪李苗儿去了。
  “喜丫,那小厮虽然让人气愤,可看看你方才那样,要是传出去了,哪还有人敢来娶你啊?”秦大娘还一个劲的在说着喜丫,喜丫低着头不发一语。
  “秦大娘。”萧真吃下了最后一口饭后,笑对着秦母说道:“如果喜丫方才不这般凶的话,那厮看着你们好欺负,只会越发的过份。”
  “我知道,这不是担心喜丫名誉有损,怕到最后再也没人敢来提亲吗?”秦母叹了口气。
  “姻缘自有天定,喜欢喜丫的人,不管喜丫性子如何都会喜欢的,反之,为了维护名誉而忍气吞生,日后就算有人来提亲了,这样的姻缘也不会幸福的。”
  “这……”秦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可又觉得似乎不是这样的。
  “苗儿,你怎么了?”秦东惊惶的声音突然从里屋传来。
  秦大娘与喜丫都愣了下,赶紧进屋看去。
  萧真早已与秦家相熟,又与李苗儿交好,也就不避开了,跟着进了屋。
  秦家穷,里面也就只有桌椅与床而已,李苗儿蜷缩在床上,双手捂着肚子,一脸的苍白,秦东吓得手脚都不知道放哪。
  “嫂子,怎么了?”喜丫赶紧走过去。
  “我,我肚子疼。”李苗儿颤抖着声音说,看到后面的萧真时,嘴唇动动,似想说什么又顾忌着什么最终没有开口。
  萧真心里头闪过一个想法,难不成李苗儿这般是因为看到了方才的小厮引起的?果然,就听得李苗儿抓着喜丫的手问:“方才那小,小厮离开了,了没?”
  喜丫不明白这个时候了,嫂子怎么会问起那人,点点头:“被我赶跑了。”
  李苗儿顿时松了口气。
  “嫂子,我去叫大夫。”喜丫道。
  “我没事。”李苗儿摇摇头,虚弱的道:“就是方才太过紧张肚子痉挛了一下,去叫大夫还得花钱,这钱能省就省吧。”
  “那怎么行?”
  “我真的没事。”
  李苗儿一再保证自己没事,喜丫才歇了去叫大夫的心。
  萧真打量着秦家一家人,除了喜丫说要去请大夫,秦大娘,秦大爷,甚至秦东都没有开口,三个人脸上明明很是担忧的模样,但依然没有说出要去请大夫,并非他们薄情,而是穷啊。
  这雨下得大,但不过一会功夫,太阳就出来了。
  雨后的泥味和着这阳光的热度,瞬间天地变得异常的湿热。
  萧真从秦家回来,就想着一件事,那便是李苗儿经常与之说起的生意,也难怪李苗儿一直有着想多赚点银子的想法,这样的秦家,只靠秦东一人,要想好好的活着确实很艰难。
  那她呢?是不是也该找点事情做?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今天应该不会再下雨,傍晚时,倾盆大雨突袭。
  萧真看着天色,这个时候,子然应该是在回来的路上了,子然去的时候带了伞的,可这样的大雨,伞恐怕也是没什么用。
  喜丫撑着伞进院子时,就见到夫人蹲在屋檐下面望着天空发着呆。
  “夫人,可以吃晚饭了,方才在对面叫了您几声,也不见你回个话。”喜丫收了伞说道。
  “你说这么大的雨,我要不要去接夫子?”萧真是在问着喜丫,但目光却是看着天空。
  “当然不能去。”喜丫想也不想就说:“这么大的雨,您哪也别去,在家里就成。”
  喜丫的话刚落,铜锣声突然从不远处传来。
  喜丫与萧真对视了一眼,就听得铜锣声越来越近,一名穿着蓑衣的男子边打着铜锣边跑着喊:“秀江泛堤了,秀江泛堤了,大家赶紧上秀江筑坝去。”
  “秀江泛堤?”萧真微讶,秀江的源头是时氏一族那边的湖泊,弯弯绕绕的流过多个县镇,而独秀村与周围几个村子农田的灌溉也是来自这条秀江,只不过秀江离村子还有较远的路,水势再猛,也不可能猛到这里吧。
  就见秦大爷与秦东已经披上蓑衣,急匆匆的到村头去了。
  喜丫说道:“秀江泛堤,虽不至于淹至咱们的村子,但农田必然会淹没,最主要的是秀江周围的村子就危险了。村里人去筑堤,其实也是帮着那边的村子保住家园而已。”
  萧真拧了拧眉:“朝廷不派兵筑堤吗?我要是没记错,针对水汛,朝廷有着一系列的措施。”曾经为了水汛一事,皇帝还在御书房大骂过管理这些事的朝臣。
  “早上下雨时,我爹娘还在担心水汛这个问题,说是县老爷也曾派过兵筑堤,可衙门的兵实在有限,镇守边境的将领说边境最为重要,不肯派兵出过增援,所以筑堤的事,一直是咱们几个村子里的壮丁去的。”
  “秀江的水涝厉害吗?”
  喜丫摇摇头:“不清楚,但秀江这么大的一条江,若真泛了水涝,应该挺严重的吧。”
  萧真站了起来,低头对着喜丫道:“我想去看看。”
  喜丫一愣:“您去做什么?就算严重,您也做不了什么呀。”以为萧真是在担心夫子,便说:“夫子那般聪明的人,这会要是从县城回来了,一定是在镇上住下了。您就别担心了。”
  萧真并不担心韩子然,他一定会没事的,倒是这水患让她颇为忧心,但如喜丫所说,现在的她也做不了什么。
  这一夜,秀村的所有人都没有入睡,壮丁们都去筑堤了,剩下的老弱妇孺又如何睡得着。
  半夜之时,雨量又开始增大。
  萧真不时的听到外面有人跑过来跑过去的脚步声,好像村人都在说着自家屋顶在漏了。
  喜丫静静的坐在萧真身边。
  “看来咱们二家的屋顶还是做得挺牢固的。”萧真看了眼秦家和自已家的屋顶,笑笑说。
  第815章 秀才身份
  一夜的担忧,天明之时,雨势停了。
  村民陆续回来,这一个个都精疲力尽的。
  韩子然没有回来,应该是被这雨水给挡在了镇上,萧真洗了个脸就要出去,现在雨水停了,子然应该也在回来的路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