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民国路人甲> 民国路人甲_分卷阅读_74

民国路人甲_分卷阅读_74

  老大爷:你说什么?陈什么秀啊!
  记者:江冬秀~老大爷:什么冬秀啊?
  记者:江冬秀~老大爷:秀什么啊?
  记者(抹汗三连):没什么,我说大爷您这鸟儿养得可真好,叫声真清脆!
  老大爷:那可不,我跟你说,我这鸟儿可不是那寻常的百灵啊、八哥啊、虎皮鹦鹉啊什么的,这可是正宗的红点颏,你知道什么是红点颏么,我告儿你说啊……
  我们总共随机街访了100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普通百姓,这其中只有下面三位女生听说过江冬秀这个名字。
  记者:请问你听说过江冬秀这个名字吗?
  女生甲:听说过啊,你说的是那个文化大师胡竞之的老婆江冬秀吧,我记得她也是叫这个名字的。
  记者:那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她呢?
  女生甲:一开始我是看了最近很火的那个电影《xx伟业》,你知道吧,里面胡竞之先生的扮演者是我男神啊,然后我去搜我男神那张穿着长袍、帅裂苍穹的照片时,无意中看到了胡竞之先生本人年轻时候的照片,啊啊啊,简直是太帅了啊,瞬间就让我爬墙了,果然,我们教科书上的照片都是毁人不倦的,要是当初放了这张照片,我觉得我的高考语文还能再多得20分……然后我就顺手搜了吴先生的生平,然后就知道了他老婆,话说他老婆江冬秀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的人吧,老公这么帅这么有才就算了,连儿子也这么帅这么有才啊,不仅儿子,就连孙子也那么帅那么有才啊,还有重孙子也是……
  (记者遁走)
  记者:请问你听说过江冬秀这个名字吗?
  女生乙:江冬秀啊,嗯,听说过的!
  记者:那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她呢?
  女生乙:哦,因为我最近选修了一门叫做《近代通俗文学发展史》的选修课,我们那位老教授是胡竞之先生的铁粉,最近正讲到他呢,我们就被科普了不少关于他的事,其中就有他的旧式婚姻和他的妻子……
  记者:请问你听说过江冬秀这个名字吗?
  女生丙:听说过啊,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河东狮嘛!虽然是个旧派的封建小脚女人,性情却十分剽悍泼辣,对丈夫非打即骂,把丈夫管得死死的,十分不贤惠啊……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的?
  女生丙:因为我最近正在追一本网络小说,里面的男主角就是她的丈夫,而她就是里面的反派炮灰,各种撒泼耍赖的阻挠男女主相爱,真是超讨厌的,希望作者大大能快点让她领盒饭,不要再让这种自私无知的毒妇来恶心我了……
  好的,通过这段街访视频我们可以知道,普通民众们对江冬秀这个人基本是一无所知的,就算是有所了解,也是十分有限、十分片面的,相信同学们也是如此。
  而恰恰相反,“宝先生”这个名头却时至今日都还赫赫有名,同学们请再看下一段的街访视频。
  记者:你好,请问你知道“宝先生”这个人吗?
  路人甲:知道啊,他不就是现在最火最正规的母婴科普杂志《连心》的创始人嘛,当初我怀我们家老大的时候,可是期期不落,靠着它恶补了不少知识呢,我跟老公还一起学着写了本《宝贝日记》呢,我把它发到那个妈咪宝贝群里,可受欢迎了!
  记者:你好,请问你知道“宝先生”这个人吗?
  路人乙:知道啊,今年央视爸爸主推的那部热播剧《提刑官宋慈》,不就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嘛,真是太精彩太刺激了,一开始还以为是专业的法医写的呢,真想不到这居然是民国时期的人写的,也太有才了吧,不过他这个名字很怪啊,居然姓宝,叫先生,那别人喊他的时候不是被占便宜了吗,哈哈哈……
  记者:您好,请问您知道“宝先生”这个人吗?
  路人丙:那怎么不知道,我们五六十年代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他的,那时候国家主张“破四旧”,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要反封建啊,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我们知识青年就要去给他们做思想宣传啊,怎么宣传涅,那时候农民都不识字啊,思想又不开化,你跟他们讲大道理,讲科学他们是听不懂的,那时候国家就采取了个办法,给我们免费发放了一本《科学怪谈》,让我们把里面的故事讲给村里人听,那时候娱乐业匮乏,谁不喜欢看戏听故事啊,我们就通过那广播大喇叭给他们做科学宣讲,极受老乡的欢迎,现在我去那时候下乡的地方,还有人叫我“故事李”呢,这本《科学怪谈》就是这位宝先生写的呀,原先是登载在报纸上的小短文,后来才集结成册,成了本专门的杂志,这可是我们那时候为数不多的能看的书籍!
  记者:您好,请问您知道“宝先生”这个人吗?
  路人丁:知道知道,就是那个巨有名的民国小说家嘛,我们国家的连载漫画就是他首先发起的呀,听说著名的漫画家叶浅予就是他一手发掘提拔的,为我们国家的漫画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听我爷爷说,他们那时候上幼儿园,最喜欢的就是他们俩合作出来的漫画书了,那是最早的文学启蒙……
  通过这两段街访视频,我们可以知道,绝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宝先生这个人的,即便不知道的人,也表示看过他的童话故事书和小说,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宝先生这个人虽然生平事迹不详,但是作品魅力却不容置疑,经过时间和时代的考验,不仅没有失色,反而越加可贵了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可以说是风头无两,风靡整个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小说家,却始终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少数几个知道实情的报社人员,例如报业大拿唐才常、御用编辑王稚萍等人,为了保护他的人生安全,对此始终守口如瓶,且没留下任何通信或合约等凭证,后来有几经战乱和离散,等有心人再想追寻此事时,已然无从探究了,宝先生的身份至此十分巧合的被历史给掩藏了起来。
  倘若不是胡镞暀先生将他母亲的遗物公之于众,只怕这桩“疑案”就将永久的被时间给尘封起来了。
  揭开这层神秘的马甲,真实的“宝先生”江冬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又为何要苦心隐瞒自己知名小说家的身份呢?请同学们随我一道步入下一个展厅:低调的知名作家。
  第116章 番外二
  大家请看面前的这座雕像,这便是胡竞之夫妇及他们儿子胡镞暀先生,这是根据他们一家拍的满月纪念照所雕刻而成的,据说还请胡镞暀先生亲自监督审核过,他曾经在采访里说过,他的母亲江冬秀是极爱摄影留念的一个人,可偏偏不怎么上相,每每与父亲站在一起便会衬托得他格外英俊年轻,使得两人看着有些不相配,因此很是怨念。
  我们看这尊江冬秀先生的雕像,的确是比照片中的人要好看许多的,对不对,可能是刚生产完的缘故,她身上还略显几分丰腴,很有几分红楼梦中宝姐姐的风采,想来她当年也一定是个美貌出众的小妇人,这点我们从吴先生日记里对她屡次的不吝赞美就能看得出来,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大家熟知的陈大家的日记,当时胡竞之夫妇新婚回京,邀请他们去吃新婚宴,他便是在那时候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大龄、小脚、老土、不识字”的胡太太,然后便被她的风姿所折服了,说她是“如崔莺莺一般可爱的古典美女”,虽不如新式女性那般张扬健谈,却也行事妥帖大方,更有一手好厨艺,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想来江冬秀是个十分内秀的女子,大家看,这就是他们新婚宴上拍摄的照片,这位抿嘴浅笑的便是江冬秀先生,旁边是胡竞之先生……
  同学们请继续向前走,不要掉队,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便是“宝先生”当年创作的手稿。
  大家请看,这本《提刑官宋慈》是她第一部 在报上进行连载的作品,每一页上面都有她标注的写作日期,我们对此统计了一下,发现她平均一天能写到三千字左右,除了她在日记记载的要去走亲戚啦,要去学女红啦,要过节啦等等特殊情况之外,基本是从无间歇的,这是十分难得的,我们现代人觉得一天写三千个字不算什么,快速的敲一敲电脑上的键盘,顶多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了,可放到清末那个使用毛笔的年代就十分难得了,练过毛笔字的同学都知道,写毛笔字是极其考验人的定力、视力和腕力的,基本上写百多个字手就会累得发颤了,所以,大家可以想见,当时这位与你们同龄的少女是何等的有毅力……大家再请看这些信件,我们将其进行了分类,一个是她与家人的通信,其中包括346封她与丈夫胡竞之先生的信件,亦或是,她俩互相写的情书,里面的“土味情话”便是现在网络上最火热的话题,引发了许多年轻网友的关注和模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略有耳闻,第二个分类就是她与合作伙伴唐才常、王稚萍等人的通信,也正是这些信件和她本人的日记解释了她为什么要披着马甲写小说的原因,我们纪念馆特别做了纪录片来为大家解析她当年做出这样抉择的心路历程,请同学们现在随我进入放映厅观看影片。江冬秀出生于清朝末年,那时候正值国家风雨飘摇、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可是徽州这个地方,却因为其独特的林莽密布、山脉纵横的地理条件,使得其隔绝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的战乱洗劫,得以安享乱世中那可贵的太平。
  偏僻封闭而又宁静无波的环境,造成了当地独特的学风浓厚和礼教森严的矛盾氛围,人们既重视文化教育,又极其墨守陈规,这就导致了与外界的严重脱节,据说清朝取消科举取士后的许多年,这里的学子却仍在摇头晃脑的念四书五经,企图一朝中第,改换门庭。
  江冬秀是徽州一个小村庄里当地望族陈家四房的第二个孩子,不久后她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吕氏便带着她和哥哥过起了深居简出的守寡生活。
  江冬秀便是在这样和平而保守的氛围中长大的。
  那时候还十分盛行给女孩子们裹脚,当地甚至还有专门的赛脚会,用来品评女孩子们的小脚,给她们定个名次,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赛脚会的名次,一个好的名次往往便是女孩子最好的嫁妆和资本,因此,这是件人人都极重视的大事,能裹的绝对会裹,不能裹的也要想方设法的裹,没裹脚的姑娘便是低人一等,要被人瞧不起的另类。
  而江冬秀先生那时候正是这样一位另类的姑娘,她是没有裹脚的,大家可以从这几张照片上看出来,她的脚型线条流畅、尺寸合理,是正常的天足,并不是裹了又放开的解放脚。
  关于她当初为什么能够逃过裹脚,时间久远已不可考,或许是她的母亲吕氏不忍女儿受苦,或许是年幼的她抵不过疼痛进行了激烈的抗争,但不论是哪种原因,都证明了她的幸运,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保全了双脚,这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暗示了她将来会走得比别人更远更高。
  而在那个没有个人自由,家族至上的年代,一双脚的好坏甚至能关系到门楣的荣辱,仅靠一时的幸运显然是不行的。
  从江冬秀先生自己的日记和她早期与胡竞之先生的通信中可知,她虽不是小脚,却一直都在装小脚,以此来杜绝流言蜚语和不必要的麻烦,后来还十分机智果断的借用未婚夫胡竞之的名义,实行了“放脚”,从此真正解放了自己的双足。
  从这件事中,我们就能知道江冬秀自小便是个极有主见和想法的姑娘,当发现自己与大环境恰然相反时,不是想着去随波逐流,亦或是破罐子破摔,而是十分勇敢的,在不与既定规则发生冲撞的前提下,选择了坚持内心,是个真正外圆内方的人。
  可能正是这份与众不同,让她在与母亲幽居一隅的时候,没有像其他闺秀一般去学习女红女德,而得以自由的翻阅了家中大量的藏书,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一个寒冬,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少女江冬秀与往常一般随母亲去舅母家拜年兼看出神赛会,不想却遇到了两件直接改变了她终身命运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定下了她与胡竞之的婚约,当然,这件事是在双方母亲的主张下完成的,两个年纪尚小的男女主人公在事成之前是一点也不知情的,这桩典型的旧式婚约,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波折不断,并且很不为人所看好,可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幸福美满,以至于后世有人将他们这桩旧式婚姻称作“民国第七大奇事”。
  江冬秀在舅母家遇到的第二件事,便是从当时在沪县新学堂进学的表兄处接触到了报纸这样一件新鲜的事物,由此打开了她展望新世界的窗口,也开启了她传奇的写作之路。
  我们在查阅她的手稿时发现,《提刑官宋慈》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她的处女作,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应该是一部叫做《新包公案》的同人小说,也是当时最为火热流行的侦探破案题材,内容及其精彩,丝毫不亚于《提刑官宋慈》,只是不知为什么没有见诸于报端,有学者推测,这应该是她用来练手的一部作品,毕竟她当时才不过15岁,又从没写过小说,想来对自己的水平并不自信……
  《提刑官宋慈》能够顺利发表在报纸上造成轰动和追捧,除了江冬秀先生的天纵奇才、妙笔生花之外,还要归功于一个人的全力支持,那就是她嫡亲的哥哥陈瑞耕,大家请看,就是照片中这个手握自己辫稍作展示状的青年男子,根据照片上的留言,这张照片拍摄于1912年,是他的“剪辫纪念照”。
  陈瑞耕此人在历史上毫无记载,搜索百度百科也是显示不出任何消息来的,但就是这个默默无名的人的倾力相助,才使得江冬秀能够在很长的一段待嫁的时间里进行自由的创作,需知那时候的礼教之森严,像她那样的大家小姐,是极其没有自由的,整日被拘在家里,轻易不得与外界接触,如果没有陈瑞耕的帮助和掩护,江冬秀的小说很有可能会尘封箱底,只能拿来自娱自乐。
  按现代人的说法,陈瑞耕就相当于江冬秀的一个马甲号,给了她很大的保护。
  在看到妹妹写的小说时,这个并没有多大见识的青年不仅没有呵斥妹妹不务正业,视其为歪门邪道,反而一下子被小说所吸引,主动给妹妹做起了誊抄员、牵线者,我们从兄妹俩大量的往来家书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这可能是因为幼年时期他们与寡母相依为命的那段经历所造成的……
  不可否认,长达二十七年的山村闺阁生活对江冬秀谨慎而又淡泊的性格起了很大的影响,比起三四十年代涌现出的那些个性鲜明、张扬肆意的知名才女或女作家们,她的确是分外的低调而安静的,可正是这份低调,却也使得她不为名利所扰,能够始终坚持本心进行创作。
  通过我们的统计,这位宝先生一生共经历过七次绑架勒索和牢狱之灾,因为他那时候不仅名气十分之大,而且还十分的有钱,如果给那时候的作家做一个财富排行榜,不用想,她绝对是榜首,至于她一生到底靠写作赚了多少钱,我们将会在后期专门开一个专题来告诉观众朋友们,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江冬秀虽然是一位最能赚钱的作家,却绝不是最高产的作家,一开始甚至算得上是一位“佛系作家”,写作量全凭心情,在她待嫁的十多年里,拢共就完结了三篇小说,有学者分析,这可能与她当时那种慢节奏的山村悠闲生活方式有关,与其他急欲表达、意在呐喊的作家们不同,她这时候的写作可能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无聊时间的打发,和对外界小心翼翼的试探……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合作一生的编辑唐才常,唐才常此人眼光独到、才干过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报界奇才,曾两次成功创办了当时销量第一的副刊,也是第一个创办华文报海外分社并大获成功的人,并且此人品行十分端正,在长时间的合作中,终于取得了江冬秀的信任,在江冬秀婚后入京,没有哥哥做掩护后,两人终于“奔现”了。
  唐才常当时有多么的震惊我们不得而知,只怕一点也不小于上次胡镞暀先生爆出这个新闻时我们的吃惊程度吧,毕竟“宝先生”这个名号在当时已经极其响亮了,基本可以说是通俗小说界第一人了,任谁也想不到她居然会是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年轻的美妇人,知名女作家在三四十年代尚且算得上是稀奇,何况是清末民初,女权意识刚刚萌芽发展的时候呢,她简直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枚硕果。
  以前我们提到民国时期的才女,第一反应便会想到萧、张、林、石四位女性作家,而这四位声名鹊起的辉煌期,无一例外都是在四十年代,以至于前面的一二十年代的文学史上,女性基本是处于失声状态的,江冬秀的出现为这空白的地方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当时到底多有名呢,毫不夸张的说,有人不知道总统姓甚名谁,却绝对听过“宝先生”的故事,上至老妇,下至孩童,无论学者教授,还是走卒白丁,就没有不知道她的,也正是这样的名气,给她带来了牢狱之灾,幸亏唐才常此人十分的守信正直,对她多番维护,使了许多的手段才使得她能够避过多次灾难,江冬秀也因此十分感激,投桃报李,终此一生没有换过编辑,成全了彼此……
  相信看过纪录片,同学们对江冬秀先生已经有了很深刻细致的了解了,可如果她只有大家所知道的国内知名通俗小说家“宝先生”,那她的人生还远算不上传奇,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下一个展厅:名扬世界的marry sue,一起看看这位低调的女作家是如何成为世界知名小说家的。
  第117章 番外三
  相信同学们都读过《对角巷的秘密》和《来自氪星的你》这两部火爆全球的小说吧,特别是我们的男同学们,即使没看过,那也肯定看过根据它们改编而成的各种版本的系列电影,作为曾经连续蝉联三届的最受欧美人民喜爱的两部小说,迄今为止它们已被翻译成了至少96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了5亿多册,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
  那你们知道这部两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
  可能有同学立马就能回答我,知道啊,这两部小说都是一个叫marry sue的美国女作家写的!
  表面上看来,的确是这样没错,可你们知道这位marry sue到底是谁吗,多大年纪,家住哪里,长什么样?这下肯定没人知道了对不对,因为即使在这两部小说的封面内页的作者简介上也只有这样的一幅作者自画小像、作者的名字和一段寄语而已,其他的信息则是一概没有。
  在摄影条件和信息沟通已经十分发达的四五十年代,但凡是个稍有名气的人,你就一定能在网上找到十分明确的关于他的各种照片和生平事迹的介绍,但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去搜索这位marry sue时,出来的最多的词条却是那场关于始终没有定论的“真假marry sue”的官司,有许多关于marry sue真实身份揣测的小道消息,五十年前,美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将其著作权归与了这个自画小像,并宣称会将这两部小说之后的所有出版及影视等所得巨大款项全部用于全球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大家也都已经默认了这个神秘的marry sue为这个自画小像的事实,直到不久之前胡镞暀先生捐赠的关于他母亲的遗物的出现。
  大家请看这几部手稿,看英文名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那我就将他们的中文译名告诉大家,这些分别是童话故事《爱吃蜂蜜的小熊》、《离家出走的玩具》、《小火车迪迪的旅途》、《丛林之王乃恩》……是不是觉得如雷贯耳,分外亲切,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八零后九零后和你们零零后的所有人的童年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并不是外国人所写的,而是一位伟大的华人女性,一位誉满全球,却名不见经传的低调小说家,是的,她就是江冬秀女士。
  我们根据这些手稿上标注的日期,和她本人的日记记录,已经可以确定,这些小说及那两部长篇连载外文小说的原作者,正是这位在民国三十六年被政府无情封杀的知名小说家宝先生,大家熟知的玛丽苏和支付宝正是同一个人。
  至于她为什么会从一个国内知名小说家,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当时国外炙手可热的新锐作家,这就要从民国十二年,他们一家三口的一场游历行动说起了。
  当时,胡竞之先生受到国外几所大学关于世界性新文化崛起交流的邀请,恰缝江冬秀在写作上遇到了瓶颈期,急于提高见识、增广见闻,两人经过商议后,便决定带着刚满两岁的儿子出去游学。
  他们用三年的时间走遍了华国泰半的土地,同学们请看这个地图,这就是他们当年的游历路线图,在此期间,他们不仅游历了名山大川,拜访了亲朋至交,还十分深入接触了华国当时黑暗残酷的底层社会,这次的游学活动给了胡竞之和江冬秀十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以至于一向以好好先生的形象示人的胡竞之先生在后期写了十分多批判痛骂腐朽国民政府的文章,而江冬秀先生则是文风大改,将以往那些幽默诙谐、儿女情长的笔触变成了尖刻深入、鞭辟入里的嘲讽。
  这种转变我们可以十分清晰的在她的《娘惹的命运》这本小说里读到,这正是她在那场旅途中完成一部连载长篇小说,小说的时间跨度十分之大,甫一在新加坡面世便立即征服了当地人民的心,也使得唐才常的海外分社得以迅速的在当地站稳脚跟,成为第一个具有巨大海外影响力的华文分社。
  这部小说一开始,便是以宝先生一向擅长的缠绵爱情为主线,讲述几个大家族的恩怨情仇的纠纷,越到后期,爱情线便越发的淡了,转而开始描述女性的艰难、人性的黑暗,乃至后期大量的关于生离死别、民生疾苦、战争残酷等等的讲述,使得原本一部以几代人爱情为噱头言情小说,升华为了一部反映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人民在遭受侵略和战火时的顽强奋争史。
  这本小说完结的时侯,正是江冬秀一家三口海外游学归来之日,当时北伐战争的成功,已然使得纷乱腐败的北洋政府倒台,换了以国民党为领导的国民政府上位。
  我们从胡竞之先生和江冬秀先生的日记里,可以十分明显的感到胡竞之先生对新政府的满怀期待和寄望,这与当时的社会主流看法是一致的,反倒是江冬秀先生,字里行间颇有些不以为意,她甚至还劝胡竞之先生“不要期望民国政府比北洋政府能好到哪里去”,关于她的这种迥然的态度,现在的专家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她本人具有高超的政治嗅觉和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这从她的一些小说,特别是未来世界那本书里就可见一斑;还有一种是说她本人早就有了鲜明的党派立场,她本人虽然没有加入xx党,但是从很早以前开始,她就在不间断的通过党内人士向其组织提供财务支持,大家面前展柜里的汇票就是证据,党的旅欧支部能够那么顺利的成立和开展工作,也离不开她的大力资助,所以有人说,她不是xx党胜是xx党,因此才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国民政府……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继续说回江冬秀,可能是那段游历过程给了她太多的触动和灵感,回国后她创作了大量的以底层社会穷苦劳动人民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比如写纤夫的《活在麻绳下的人》、写车夫的《长跑冠军》、写铁匠的《短命的健美先生》……这是她一生中作品的井喷期,这些内容沉重的作品虽不如她以往的小说受民众欢迎,可却意外的博得了文人学者们的一致赞誉,同时也引起了政府方面的不满。
  我们现代有个很火的表情包,就是一只白鹭在海边,面对海浪做出伸腿试探的动作,有许多网友给它加了解说词,叫做“在xx的边缘试探”,同学们肯定都用过,你可以说“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在生气的边缘试探”等等,我们纪念馆也给那时候的江冬秀女士做了一张类似的表情包,大家请看:在被捕的边缘试探。
  在第二期节目中我们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相比于那些勇猛不羁,甚至敢于舍身成仁的斗士们,江冬秀先生算是个十分谨慎而又低调的文人,最爱披着马甲搞事情!
  她那一系列的短文,从开始的调侃,到后来的讽刺,再到最后明晃晃的批判,便是在一步步的试探社会和政府各方面对此的包容度,不过那时候正值民国政府与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蜜月期,因此江冬秀女士并未受到任何的刁难,于是,她十分放心的写了一部中长篇连载小说《穆斯林的朝圣之旅》。
  这部小说在后来曾同时荣获第三届xx文学奖和yy文学奖,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反应社会黑暗的小说。
  我们从早期的《自由谈》报刊中发现,这部小说是江冬秀很早之前就准备要写的,当时她第一次在小说后面缀上了“番外”,备受读者欢迎,报社为此开展了以“出行的那些事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江冬秀便从海量的读者来信里挑中了两篇自己很感兴趣的,一篇是夜遇鬼火,根据江冬秀的改编和后来的发展,变成了走进科学专题栏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学怪谈》的前身,还有一篇是麦加朝圣,只是那时候她苦于自己阅历浅薄、知识储备也不够,便一直搁浅了,直到她有了游历的经历和写这类故事的经验才开始动笔。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真主的信徒,要完成麦加朝圣这个最圣洁最伟大的梦想,而一路东行,徒步从家乡走到沪县,再从沪县乘轮船经香港、新加坡到吉达港……历时一年的艰难旅程。
  朝圣者一路上不仅要经过无人沙漠、翻越荒山野岭、横渡凶险黄河……还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土匪、强盗、兵痞甚至战争,江冬秀以朝圣者一路的遭遇和见闻,将当时社会的民不聊生、黑暗残酷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时候,恰好是民国政府展露獠牙,开始大肆逮捕甚至暗杀进步文人的时候,江冬秀本人及她的这篇小说自然一下子上了民国政府的黑名单,成了被用来杀鸡儆猴的打压对象。
  于是,“宝先生”第二次进了监狱,当然,这位“宝先生”也是唐才常事先请人假扮的。
  幸而她的丈夫胡竞之先生交游广阔,朋友极多,报社方面也是一力维护,经过多番斡旋,总算将“宝先生”解救了出来,但是她的这个笔名也从此被封杀了……
  在政府的高压下,此后大概一两年的时间里,宝先生确实是销声匿迹了,但我们知道,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完成了《穆斯林的朝圣之旅》这部小说,并由唐才常继续在新加坡的分社进行了刊载……
  之后,胡竞之先生因写文章批判政府,甚至指名道姓的痛骂政府领导xxx,受到了政府全面的封杀和攻讦,为了避免遭到迫害,甚至是暗杀,胡竞之夫妇只得暂时带着儿子前往美国避祸……
  从江冬秀先生的履历上来看,她是一个于写作上十分有天分,并且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即使寓居国外,也不甘寂寞,很快就又开始了她的写作之路,而这次的写作,于她又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和突破,因为她开始了外文写作。
  通过之前的纪录片,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了,江冬秀先生原本只是一个上过几年私塾的人,此后凭着着自己的天资和勤奋,不仅自读了大量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她的钢笔字,自从曝光以来便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市面上甚至已经出现了以她的钢笔字为摹本的字帖,她还通过几本音律教材,自学了拼音注字法,由此可见,她虽然学历低,但是学习能力却十分之高。
  在与胡竞之先生成婚后,她便有意识的开始向丈夫学习英语,据胡竞之先生日记里的记载,他们第一次游历出国时,仅仅月余,江冬秀先生便能与外国人进行基本交流了,游历回国前,她的英文水平已然十分高超,不仅可以做到顺畅交流和无障碍阅读,偶尔还能自己动笔写写东西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