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灵异>时空特警> 时空特警_分卷阅读_77

时空特警_分卷阅读_77

  牧博明微微欠身,“当时在德国,得知兆麟已经及冠,却无表字,小侄便想着赠他一字。麟者,咏于《诗》,书于《春秋》,为昭昭也,麟之为圣人出耳。《春秋公羊传》曰:‘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小侄便为兆麟取字仁瑞。实没想到他原是卢家子弟,却是小侄僭越了。”
  卢老爷子思忖了一会儿,捻须笑道:“好字,便用这个吧。”
  卢昊苍也觉得很好,“贤弟家学渊源,为犬子费心了。”
  牧博明欠了欠身,“麟弟与我乃莫逆之交,此为应有之谊,姐夫就不必与小弟客气了。”
  卢昊苍非常满意,大儿子还没归宗,便与牧家天才嫡幼子有了这么好的交情,实在是意外之喜。
  第64章认祖归宗(1)
  虽然还没上族谱,许超麟在卢家二老的要求下,与牧博明一起搬进了总督府,更名为卢兆麟,阖府上下皆称呼他为“大少爷”。
  牧博明被称为“三舅老爷”,比卢兆麟大了一辈,让两人都有点啼笑皆非。牧博明表示各论各的,与卢兆麟依然平辈相交。卢家二老与卢昊苍并不反对,都乐见其成。
  四川总督卢大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大公子,这个消息很快便传遍西南,接着传到京城。据说这位大公子酷肖卢大人,而且天姿卓绝,文武双全,曾经留洋多年,学过医,上过军校,曾经打遍洋人无敌手,优秀得无以复加。
  传说越来越走样,都是溢美之词。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天才总督大公子,各方反应都很大,不过大部分都在卢昊苍的掌控之内。
  许家首先被按住,没谁敢在外乱说话。至于许家的姨太太本是总督大人的小妾,这倒没人会说三道四,只会觉得许老大有福气,能买到卢大人出的妾。外头都夸赞许老大好人有好报,明知道买来的小妾已经在肚子里头揣着一个,却仍然大度地让孩子生下来,还费了那么多银钱养大,甚至供他去外国读书。如今可就享福了,前几日才被抓起来,说要斩首,没几天就无罪释放了。现在卢大公子仍然认许老大为义父,叫他“爸爸”。虽没明说,许老大显然是打算全家投效卢大人,将自己的人手培养成卢大公子的班底,以后助他接卢大人的班。当然,许家的老少爷们儿确实是这么想的,卢兆麟也欣然接受了。
  他的确需要有自己的势力,袍哥人多势众,又讲究“义气为先”,只要用得好,那绝对是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光有袍哥还不行,他还需要军队的势力,这样以后才能掌握兵权。
  卢昊苍是真把他当继承人的。这是他少年时真心相爱的女子为他所生的孩子,又天资不凡,比他的所有子女都强上百倍,自然将来是要继承他的事业,引领家族走得更高更远。因此,对于卢兆麟的要求,他很快就同意了。
  卢兆麟和牧博明仔细研究了川军的构成和目前的形势,决定暂时不忙介入,而是独领一军,综合英军和德军的优点,自行训练这支队伍。当然,英军德军什么的都是对外的说辞,实际上卢兆麟打算按他前世在军队中接受的那些训练,再结合现在的国情与民情,当然也要借鉴西方军队的长处,逐步打造出自己的铁军。
  卢昊苍听了他的设想后很高兴,也很期待,于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还派了得力的心腹鼎力相助。
  从腊月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总督府的来客川流不息,大都是前来送礼拜见的文官武将。卢昊苍见客时都带着卢兆麟,将他推到前台,并且表明了自己看望大儿子的意思。那些官员都心领神会,对卢大公子都满口赞誉,积极表示支持。
  这段时间,卢老爷子也给帝都的牧老爷子去信,提出将卢兆麟记在牧氏名下。牧博明也去信劝说,对卢兆麟大加赞扬。牧家考虑到牧氏膝下没有子嗣,将来无人祭祀,九泉之下也是荒凉,于是便同意了卢老爷子的提议。
  卢家开祠堂祭祖,将卢兆麟写进族谱。在礼法上,他便是卢昊苍元配所出的嫡长子,根正苗红。名门望族的牧氏成为他的外家,对他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利。
  除了黄氏愤恨欲狂,两个生下儿子的姨太太心中恼怒,其他人都没意见。
  年前的一个多月里,总督府收到的礼堆山填海,颇有些贵重之物。卢昊苍心疼儿子,想着过去二十五年都没养过他,更没让他享到富贵公子的福,因此很想重重补偿他。凡有礼物到,他都先让管家送到卢兆麟面前,让他先挑喜欢的,然后再分出来,或收进自己的私库,或送到黄氏那里,由她分送各房以及入公中库房。
  卢兆麟并不矫情,将礼物中的玉器和未经雕琢的各种宝石都挑出来收着,另有名贵药材也收了一些,对于绫罗绸缎、各种皮子以及古董字画、文房四宝之类的都不怎么感兴趣。几次之后,便有机灵的人单独送一份礼给大少爷,皆是玉石、玉器。卢兆麟全都笑纳了,让送礼之人心花怒放。卢家二老和卢昊苍得知他特别喜欢各种玉器宝石,便从自己的私房中拿出不少珍器送给他。卢兆麟收获颇丰,分了一半给牧博明,都感到心满意足。
  黄氏恨得咬牙。卢兆麟把大块的宝石全都挑走了,只剩些小粒的送过来。够得上送给西南王的礼物,再小也有限,镶到首饰头上绝不寒酸,只是黄氏习惯了以往十余年的奢华,哪里看得上这些?她和两个亲生女儿年年都要新打首饰,今年却不能像往年那般想怎么使费都可以,必得精打细算才行。
  卢昊苍知道后并没有另外给她补上,只对她说:“今年我要修铁路,还要办银行,开公司,建工厂,经济吃紧,家里得紧一紧了。你们年年买首饰,不做新的也够用了,不然把旧年的首饰送到银楼去重新做过,也就是新的了。你是当家人,手头别那么松,也要正经会经营才好。”言谈间敲打了她一番,好好经营总督府的产业,收入便很可观了,别惦记着倒卖军需,走私贪渎,再这么做,他就不客气了。
  黄氏悚然而惊,不敢再抱怨,心里却更加痛恨卢兆麟,同时也下定决心,不忙拈酸吃醋,好好调理几个通房丫头的身子,等她们生下男孩,便留子去母,将儿子写到自己名下,从小养大,将来好与卢兆麟争家产,然后孝顺自己,给自己养老。
  除夕夜,卢家所有人都在德馨堂汇聚,一起吃团年饭。
  卢昊苍是家里的嫡长子,底下还有弟弟妹妹。两个姑奶奶都已出嫁,全部在外省,等闲见不着面。二老爷和三老爷是嫡出,前几年相继去世,留下妻子儿女,却各有际遇。
  二老爷比卢昊苍小两岁,妻妾通房嫡庶子女皆有。他自小喜武厌文,喜欢浩瀚无际的水,喜欢摆弄船,于是执意加入北洋水师。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导致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当时二老爷是经远舰管带,在战斗中被日舰炮火击沉,壮烈牺牲。二太太非常坚强,遣散了没有生育的小妾通房,带着儿女和三个育有子嗣的姨娘收拾好东西,雇请镖局护送,从山东到四川,跋涉千里,投奔身为总督的大伯。卢昊苍对这位二弟妹非常敬重,对二房子女也很照顾。
  三太太与三老爷非常恩爱,三老爷从没纳过妾收过房,子女皆是嫡出。五年前,三老爷在京城任火器营翼长,八国联军攻进京城时,他率军奋力抵抗,打死打伤各国侵略者上百人,后壮烈殉国。逃到西京的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回銮后,赐三老爷谥号“忠武”,并赏给他的嫡长子二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灵牌得入昭忠祠。但是这些荣誉都弥补不了三太太的丧夫之痛,她很快消瘦下去,不到半年便郁郁而终,留下幼小的子女被卢昊苍派人接到蓉城,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般抚养教导。
  因为两个嫡亲弟弟都死在洋人的枪炮之下,所以卢昊苍对洋人非常痛恨,哪国的都一样,在他眼里都不是好东西。他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却也不过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还是要收拾洋人,为两个弟弟和同样死于洋人之手的同窗同年同乡以及知交好友报仇。
  除了两个去世的嫡出兄弟外,他还有两个庶出弟弟,比他小很多。
  四老爷卢昊洋二十九岁,现在英国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尚未回国。他有一子一女,都不满十岁,一妻两妾带着孩子留在国内,依附兄长生活。
  五老爷卢昊逸二十六岁,生得非常秀美,其生母曾是江南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教出的儿子也是工于诗词,风流倜傥,因性子散漫,不愿被拘束,所以并没有出去做事。他很是怜香惜玉,妻子乃小家碧玉,受不住他的纨绔性子,抑郁成疾,半年前病故。现在他虽说守着妻孝,不能娶填房,实则姨娘通房不少,且都能吟几句诗,画两笔画,让他颇不寂寞。因女人太多,内闱混乱,争风吃醋之余,他的子嗣都被祸害了,现在只有一个嫡女,刚满两岁。
  卢昊苍除正室夫人外,还有六个姨太太、十几个通房丫鬟。除了卢兆麟外,他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长女十五岁,次女十三岁,都是嫡出,其他均是庶出,最小的女儿才三岁。两个儿子分别是十一岁和七岁,已经开蒙读书,进境比较慢,资质都很一般。
  这些孩子都是跟着自己的生母居住,从小娇养着长大,婆子丫鬟一堆侍候着,长得倒是粉雕玉琢,性子却不怎么好,娇骄二气很重,若是不能及时扳正,将来难成大器。当然,卢家显贵,在西南经营数十年,家底厚实,养这些儿孙一辈子是毫无问题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