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重生之嫡女篡权> 重生之嫡女篡权_分卷阅读_103

重生之嫡女篡权_分卷阅读_103

  容瑾朝外头喊:“去郑小姐的庄子。”
  马车驶到庄子,一干人下了马车,郑青菡朝绵绣使眼色,绵绣心领神会,从庄子叫出护院,正打算把韩光抬回去,便被容瑾拦住。
  郑青菡上前道:“刚才在车上不是说好,候爷为了柳姑娘,愿意让步。”
  “留韩光一条命,已经是最大的让步。”容瑾瞳孔一缩:“你别得寸进尺,想着把人留下来。”
  郑青菡心里直发沉,屏着气道:“候爷不让我留人,是何原因?”
  “万一你冶不好影儿,我就让韩光和李晨一起陪葬,拿捏着他们你才会听话。”
  郑青菡咬牙切齿道:“候爷想的真够周道。”
  容瑾嘴角微扬:“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咱们不过是轮流做庄。”
  郑青菡的手在袖里越攥越紧,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无回旋余地,她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眸间已然风平浪静:“候爷说的是,反正是轮流做庄,各自的筹码握紧便好,柳姑娘的病一日不好,您也一定会好生照顾韩光和李晨的。”
  果真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容瑾望着她,脸上轻轻一笑,那笑轻到瞧不见、看不出。
  韩家姐妹的尸体抬下马车,车夫一鞭策马,候爷府的人在飞尘中越去越远,直到马车看不见,郑青菡强撑的最后气力用尽,眼前一黑,软倒在地。
  第七十五章公主笄礼
  数日后,正午的阳光穿梭过微隙洒进屋里,郑青菡费力挣开眼,手指从黑暗处伸向阳光,一瞬间便感受到温暖四溢开来。
  绵绣正端药进屋,眼睛哭得很肿,像熟透的加应子,脸色憔悴黄瘦,看着阳光里面白净纤长的手指,“哇”地哭出声,大把大把眼泪鼻涕全流进汤药里,场面很是感人和难堪。
  “小姐,你总算醒过来,足足晕迷八天,奴才急的快去上吊了?”
  “瞧你样子,确实像个吊死鬼。”
  “呜呜呜……。”绵绣的眼泪泛滥成灾,哭到被子都能拧出水来:“小姐的箭伤很重,失血过多,大夫都说命难保,好在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您终于从鬼门关回来了。”
  郑青菡温言道:“不是观世音菩萨的保佑,而是因为你尽心尽力的照顾,我才从鬼门关回来的。”
  绵绣一时收不住,接着哭诉:“小姐腰上的古玉真是奇怪,前些日子玉面布满血红色裂隙,这几日慢慢变白,就跟前几回您遇难时一模一样,我真怕它碎裂,您就活不过来。”
  郑青菡摸着古玉,缓缓道:“我可死不成,还有很多事等着要办。”
  绵绣睫毛颤了颤,良久才道:“小姐,您就不能过些平顺安稳的日子吗?”
  “你说一个全家被陷害死无全尸的人,能过平顺安稳的日子吗?”
  绵绣呆了半晌,没明白她话里意思,呐呐地道:“泥人还有三分土性,真要全家被害,只怕睡觉都得睁着眼,把仇人恨出个洞。可是小姐呀,您贵为相国府嫡女,相国大人健在,好生生活着,不用操心这些有的没的……。”
  郑青菡打断她的话:“我昏睡的日子,庄子上有事吗?”
  绵绣停住啜泣,回话道:“倒是有两件事。其一,奴才自作主张,择了块风水宝地,把韩家姐妹的尸体埋了;其二,沛国公府的表小姐来过,月底是公主的及笄礼,国公爷让您跟着去宫里头一趟。”
  “表小姐没见着我,就没多问两句?”
  “奴婢称小姐遭遇贾府变故,情绪低落压抑,到邻县赏花散心去了。”
  郑青菡轻叹:“这么一说,整个沛国公府还不可怜死我。”
  绵绣含泪的眼睛忽闪一下道:“整个京都皆把小姐的婚事看成笑话,外边的人胡乱编排,您好好的闺誉十分也被毁去五分,国公大人能替您着想才好。”
  郑青菡心念转动,便道:“话是你故意透给表妹,目的是让舅父操心我婚事?”
  绵绣神情颇为自得,显然是说对了。
  郑青菡言语不得,有时候吧,有个心智聪明的丫环未必是件好事。
  一晃过月,郑青菡伤重,勉强恢复了四、五成。
  坐在窗前,绵绣替她梳着头,正低低道:“今儿是公主笄礼,小姐身体不适,能否应付?”
  郑青菡道:“近臣称个贺罢了。”
  绵绣嘻嘻笑道:“沛国公是皇上的贴身之人,笄礼场合捎带着小姐,怎会只为称贺,肯定另有用意。”
  郑青菡心里千转百回,沛国公让她参加公主笄礼的理由,不用想也能猜到。
  沛国公以为,她在相国府处境艰难,母亲早逝爹爹不疼,婚事更是荒唐难堪,便在重要场合替她撑起门面,让世人知道,就算没有相国府,沛国公府也会是她永远的挡风港。
  沛国公爷捎带着她,无非是想给她做脸。
  可世上,谁又能为谁挡一辈子的风雨?
  人活着,还得靠自己。
  穿过九重门,行走于宫墙下,郑青菡偏头询问连漪:“妹妹先前可来过宫里?”
  连漪压低声音道:“来过几回。”
  “前面的金顶宫殿,是何处?”
  “是公主大殿,今日设席冠于东房外,坐东向西。”
  郑青菡站住四面看:“妹妹可认识歆和宫?”
  “不远处的琉璃屋檐处是西宫,歆和宫便在那儿。”
  “你们两个少说话多走路,吉时要到了。”沛国公连晋皱眉,扭头提醒两人。
  郑青菡朝连漪浅笑,两人步行百米,便到了公主殿庭。
  内臣并排而立,郑青菡眼尖,看见郑伯绥正站在首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