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聊吧>书库>穿越>快穿之掠夺金手指> 快穿之掠夺金手指_分卷阅读_14

快穿之掠夺金手指_分卷阅读_14

  康熙本以为说动闻卿认祖归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毕竟皇家身份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没想到她根本油盐不进!甚至说出又不能继承皇位回来干嘛?
  这让他有些苦笑不得,西方有些国家的统治者是女人他也听说过,不过他倒从来没想过大清也会出一个女皇帝,毕竟大清有规定女子不得议政。所以他根本没重视闻卿这句话,只把它当一句玩笑。
  “你当真不愿意认祖归宗?”事到如今,康熙倒是迫切的希望她认祖归宗了,既是出于欣赏,也是希望她那些东西不要落入别人手里。
  “回去当一个被豢养的金丝雀,就算不嫁去和亲,到时候也逃不了一个政治联姻,然后待在后宅相夫教子过一辈子?您觉得合适吗?”闻卿看着他,难得正经的说,“我周游列国十五年,见识、阅历绝非一般人可比。博取各国之长于一身,精通农、政、工、医、兵等各种杂学,你以为的那些‘神秘势力’弄出的东西,全是我一人所做,我能研究出亩产千斤的稻谷,也能研究出威力强大的兵器。所谓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也不外如是。如此,你还觉得让我做一个后宅女子合适吗?”
  康熙震惊不已,既是为她所说的这番话,也是因为那些东西真的全出自她之手。如果这是真的,那她的价值实在不可估量!只让她做一个后宅女子确实太浪费了!
  康熙一时心情复杂,脸色莫名的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叹道,“那你有何想法?”
  “我想入朝为官!”闻卿毫不犹豫的说,先做官,再当皇帝,一步步来,不然怕是别人一下子接受不了。“女子为官也不是没有前例,我既有满腹才华,又不缺见识阅历,为何不能为官?”
  她说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话,康熙并没有惊讶,事实上就在问她之前,他就已经突然想到了她的打算。她从不掩饰自己海外归来的来历,一掷千金买下店铺,售卖各种神秘之物,用噱头吸人眼球,就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怕是她一开始就计划好了要展现足够的价值来与他谈判。
  而他竟然不得不顺着她的意思走,因为他实在舍不得这样一个人才!况且她还是自家孩子。
  当然,康熙没有直接答应她,板着脸让她先回去,这丫头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说,得挫挫她的锐气才行。
  闻卿松了口气,她的目的应当是达成了,若康熙不同意她的提议,她要么悄悄暴毙了,要么被囚禁在宫里了,根本就出不了宫!既然放她出宫,那她的提议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康熙也是沉得住气,平静了一个月宫里才传出来李佳氏小产血崩而亡的消息。李佳氏看到闻卿的那一刻就知道当年的事可能兜不住了,因此用孕子丹紧急怀了第六个孩子,她以为看在皇家骨肉的份上,康熙不会动她,让她有十个月的时间好缓冲一下思考对策,没想到,这一次康熙没按常理出牌。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康熙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只是太子多方维护,康熙不想伤了父子亲情,所以才容忍她到今日。可闻卿的出现正好给了他理由,于是李佳氏就悲剧了。
  她的宫斗系统只能让她变美来诱惑男人,或者发放一些孕子丹之类的争宠物品,并没有什么武力值,康熙想杀她,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做的很干净,让人找不出破绽。
  太子悲痛欲绝,李佳早已把他的好感度刷到了90以上,她死了,他好像也变成了行尸走肉一般。
  康熙看他这样,越发怒其不争,已经有了废太子的想法,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可有些事情一旦起了念头那距离实施也就不远了。又过了半个月,康熙突然宣布接回太子长女——爱新觉罗·文卿。
  官方说法是,当年李佳氏生下的是一对龙凤胎,女孩自然是文卿。她刚一出生就被钦天监批命说——此女贵极,但十六岁之前不可见家人,否则容易早夭,因此便养在了外头,现在平安度过十六岁生辰,自然要接回来。
  大部分人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太子之女十分好奇,不过也仅仅是好奇罢了,不过一个格格,又没什么影响。
  倒是几位便宜叔叔大大震惊了一番,怪不得她这么大胆,坑了皇子也不惧,还称他们为叔,原来是早就知道自己身份!
  “大侄女嘴巴可真严,连十叔都瞒着,还坑了十叔一千两银子,你是不是那时候就偷偷看我们笑话呢?”
  “你那一千两算什么?这丫头前前后后坑了爷十几万两了!”胤禟咬牙切齿瞪着闻卿。
  “九叔这话好没道理,只许你一个铺子坑我十万两,就不许我坑你了?亲戚嘛,越坑感情越深!况且我把肥皂、玻璃的生意都跟你合伙,你赚的也不少了吧?”
  胤禟还没说话,一旁默不作声的胤禛插口道,“九弟要是不愿意做,大侄女可以来找四叔,四叔可不会坑你!”
  “好啊,”闻卿满口答应,“我还真有一个生意想跟四叔合伙呢。”
  “什么生意?大侄女也捎上十三叔呗!”
  “没问题!”闻卿笑眯眯道。
  “我说,你们当着我的面挖墙脚太过分了啊!”胤禟黑着脸道。
  “什么叫挖墙脚?大侄女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你!”
  ……
  总之,闻卿融入皇家宗室的过程十分顺利,所有人都毫无障碍的接纳了她,尤其是跟几位便宜叔叔的感情非常不错。
  十一月,朝堂一片平静的时候,康熙突然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任命闻卿为青县县令。
  此任命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说女子不得议政是祖训,不能违背。但也有以四阿哥为首的几位皇子阿哥表示赞同,他们觉得闻卿才华能力不输男子,何止不输?简直超出他们太多!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该拘在后宅。
  彼时他们还不知道这大侄女将来是要跟他们抢皇位的,才一个一个的都帮她说好话,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闻卿的野心可不止一县之长!
  朝堂上闹腾了几日,不过康熙已经决定的事,自然不会轻易改变,任由朝堂上讨论的热火朝天,等他们说够了,他雷厉风行的让闻卿去上任了!
  闻卿当然是麻溜地收拾东西赴任了,好在青县离京城不远,估计康熙也是出于方便考察才把她放在这里,闻卿琢磨着也有点就近监视的意思。
  虽是七品芝麻官,但闻卿却觉得很好,一步一个脚印来才是正途,她要是一下子空降成京城大员,肯定没人服她。倒不如从地方做起,反正康熙还能活十六年,她有的是时间做出政绩,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闻卿到青县后,一开始还有些波折,不过被她巧妙化解后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事实上底层的百姓根本不会管上位者是谁,他们只关心是否能吃饱穿暖,谁能让他们生活好起来,自然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闻卿上任后先是考察了当地的实际情况,然后研究最适合当地的小麦,以及推广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食物。此时的土豆已经传入中国,只是没有普及推广,要等到乾隆时期才全面推广,所以闻卿把这一步提前了。北方的小麦只能种一季,土豆玉米正好是在收了小麦后种植,两不耽误。
  正好这一年风调雨顺,农民大获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千斤,而土豆更是夸张,均产一千五百斤之多!丰年有余粮,把百姓高兴的直呼闻卿是菩萨转世!
  接下来闻卿又改革农具,革新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一批劳动力。然后兴建纺织厂,招收的大部分都是女工。这部分大多是农村妇女,在农村的时候一样会下地劳作,所以没有什么女子不得抛头露面的顾忌。而且纺织厂基本上都是女工,也没什么要防的。
  纺织厂是闻卿比较重视的,她已经把蒸汽机运用到工厂中了,算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因为机器的运用,工厂的生产效率极高,所生产的布匹、毛衫等物美价廉,精美耐用,畅销全国。
  工厂效益好了,工人们拿的工资也就越多,而经济收入决定家庭地位,在现代时期都如此,在古代也不遑多让。当这些女工的收入成了家庭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时,不需多说,无形中她们的腰杆自然就硬了起来。
  随着工厂工人的收入越来越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那些自诩为阳春白雪的城里人也坐不住了,慢慢的也加入了女工大军。
  与此同时,闻卿又兴建技校,教普通人一技之长。初开始还分为男校女校,后来就在闻卿的有意引导下慢慢融合了。
  闻卿也没有一开始就提出女子当自强,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之类的话,而是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表彰一些自立自强的女子来引导她们。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如同温水煮青蛙般,一点一点改变,等人们察觉的时候,他们竟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
  改革农业,兴建工厂,招女工,建女校……闻卿用五年时间把青县变成了全国的纺织品贸易中心,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女人不一样的力量。
  第22章 宠妃的宫斗系统11
  康熙五十年十月,闻卿被调回京城,任户部侍郎。这一次,朝堂上反对她的声音少了很多。
  李佳去世时,属于她的宫斗系统就被闻卿剥离了。闻卿掌握系统之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引人入梦技能,这一发现让闻卿十分高兴,有了这个技能,她未来称帝就简单多了!
  这个技能的本来作用是让攻略对象梦到宿主编织的梦境,从而让攻略对象对宿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这技能闻卿用来却不是为了勾引谁,而是让康熙看清现实。
  她把大清未来的发展轨迹,以梦境的方式展现给康熙,让他看清大清如何由盛转衰,最后灭亡的。
  于是这几年康熙总是断断续续的梦到未来的片段,从胤禛继位,殚精竭虑,累死案牍;到弘历继位,好大喜功,穷奢极华;再到大清逐渐衰败,八国联军侵华,割地赔款,任人宰割……
  康熙每每看到这里总是从梦中惊醒,一次梦到是意外,那两次三次呢?梦境如此真实让他不敢不重视。他觉得这是祖宗给他的警示,好让他早做打算不能让大清再走上这样一条路。
  两年前废了太子之后,康熙就没再考虑立太子的事,一是想考验一下其他几个儿子谁合适,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梦里发生的事。
  本来他心里确实倾向于老四继位,老四是个好的,有能力有手段,梦中能把他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就证明他没看错。可他子嗣不丰也是事实!梦里不就是如此吗?去世前实在没得选择,所以才没办法选了弘历。
  他从前也觉得弘历这孩子不错,有自己年轻时的风范。可最后证明弘历并没有学到他的那些雄才大略,只学到了好大喜功。每次下江南都必定穷奢极华,大肆铺张。如此败家,也为大清日后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所以不能选老四,因为老四后继无人。可其他几个又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让他很不满意。而且孙子辈中他最看好的弘历都如此不堪,他又如何保证其他人就能让他放心了?说不定还不如弘历呢。
  因此思来想去,康熙也没定下主意,直到闻卿从青县回来。
  闻卿在青县的所做所为,康熙都看在眼里,心里既感慨又忍不住佩服。力排众议让闻卿去青县赴任,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没想到她给了自己这样大的惊喜。如果她是个男孩,一定是他最完美的继承人!让他越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她他都愿意!
  可惜了,她是女孩。
  不过有些事情是不能考虑的,一旦考虑了,这念头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让人不得不注意它的存在。
  闻卿表现的太出色了,出色到经常让人忽略她的性别!如果康熙没有梦到那些事,他估计会把闻卿培养成大清的国师、智囊团一样的存在。可因为那些梦,他就不得不考虑更多。他知道未来,所以他会无条件的信任支持闻卿,可下一任皇帝呢?下下一任皇帝呢?闻卿毕竟只是一个女子,他们不信任她,她又能怎么样?
  梦里的事太过逼真,但并没有闻卿的出现,大清也没有出现她拿出来的那些东西。因此,康熙有理由相信,闻卿是大清必死之局的一个变数。
  或许,她会是大清未来的希望。
  康熙动了心,于是开始不着痕迹的给闻卿铺路,打算把闻卿当做最后的退路,如果他驾崩之前还没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就由闻卿继位;如果找到了,那就把闻卿培养成大清背后的谋士。
  康熙的算盘打得很好,闻卿也愿意配合,主要是因为她不想挑起战争,能和平过渡最好。可耐不住别人不愿意配合。
  康熙五十三年二月,废太子胤礽受人挑唆,起兵造反。他与宫中侍卫勾结,里应外合,逼宫养心殿。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康熙却不慎被伤,缠绵病榻三个月后驾崩。
  临死前,立闻卿为皇太女,等他死后,继位为新皇。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朝野上下一片动荡,闻卿果断出手,火速压下风波。这些年她也培养了不少人手,并且都是思想比较先进的,凡是朝堂上冥顽不化思想迂腐的老不修都被她给撤了下来,换上了自己人。
  这些人还好说,关键是自己的便宜叔叔们,本来他们争皇位正争的你死我活,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还是他们的亲亲大侄女,一时间都心情复杂。
  闻卿也不管他们心情复杂不复杂,该使唤的就使唤,知人善任。大阿哥继续带兵,也没有削他兵权,四阿哥继续掌管户部,连九阿哥她都给了财政大权……她给他们权利,只要敢反,她就有借口杀鸡儆猴了。
  不过没想到的是,最后竟然一个反的也没有。闻卿觉得,他们应该是被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
  朝堂平静后,闻卿选了一个家世不显的汉人皇夫,用系统里的孕女丹生了两个女儿。既然是为了提高女子地位,那下任继承者当然最好也是女子了!
  闻卿在位三十七年,兴农业,开工厂,鼓励改革,发展技术,推广科技,重视教育,大清国力踊跃世界第一!不管是科技、经济还是教育,都是世界顶尖水平,引来无数国家前来学习,观摩。既大唐盛世之后,中国再一次站在世界的最顶端!
  闻卿有雄才伟略,却不贪权,在一切步入正轨后,她主动放权,改革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不再做专职独裁的封建君主。
  闻卿一生只娶了一个皇夫,以身作则倡导一夫一妻,民间渐渐效仿。她又大举任用女官,创建妇女联合会,取消缠脚等封建陋习……至此,女子在经济地位提高后,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女子也终于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
  文德三十七年,闻卿将皇位传给长女后阖然离世。
  闻卿最后看了一眼她所创造的这个太平盛世,然后离开了。
  无尽空间里还是那样安静祥和,许文卿从软榻上起身,朝闻卿施了一礼,“多谢仙子。”她已经从梦中看到了闻卿做的一切。
  “不必谢,你现在可放下执念了?”
  “小女子心愿已了,再无执念。”
  “如此,你便去投胎转世吧。”
  许文卿又施了一礼,转身往转生池走去。而同时一道功德之光从天而降,将闻卿笼罩其中,闻卿心念一动,分出一缕金色的功德之光,送进许文卿的身体消失不见。
  闻卿喜欢这个女子,一生凄惨却不怨天尤人,以己推人,帮助天下被轻贱的女子。她说只想下辈子平安喜乐,闻卿愿意满足她,有功德护身,她下辈子必然一生顺遂。
  闻卿刚送走许文卿,院门口的招魂铃又响了,闻卿先去往生石上看了来人的过往,然后出门迎接。
  一袭白衣,面色清冷的委托人,神色木讷的走过来。闻卿引她到院中坐下,给她倒了杯水,也不着急催她,只等着她自己从无法自拔的情绪中走出来。
  第23章 重生女的逆袭1
  “……断我机缘,阻我大道,我要让她死!让她死!”
  白衣女子神色激动,状若癫狂,闻卿为了让她冷静下来,只好让她先晕过去了,然后她自己走进了无尽虚空的房间。这次的世界是她从未遇见过的修真世界,危险未知,需要小心打算。
  【清源道君】:唉!死神妹子好久没出现了,老道十分的想念她啊!
  【合欢老祖】:哈,你是想念她的鸡翅排骨酱牛肉吧?
  【清源道君】:你不想?
  【华音道君】:我也想念小姐姐,想念麻辣鸭脖,想念红烧牛肉,想念蜜汁鸡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